葉森+張臺凡+唐博
【摘要】噪聲監測在處理各地噪聲擾民的案例中的作用十分關鍵,本文就環境監測中噪聲污染監測的背景、影響噪聲監測結果的因素和不同類別噪聲污染的監測要求進行了簡要的概述。
【關鍵詞】噪聲污染;噪聲監測;廠界噪聲;交通噪聲
通常所說的噪聲是指人為造成的干擾人們正常生活、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污染。噪聲污染有感覺性、區域性和隨機性等特點。
一、噪聲污染監測的基礎背景
近年來噪聲擾民的案例呈層出不窮,環保部門和其他行政機關在處理此類案件時主要依據環境監測部門的監測結果。這一既定現實對噪聲監測工作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里,筆者通過查詢相關方面資料以及總結多年監測工作實踐經驗,提出噪聲監測的一些影響噪聲監測結果的因素。
二、影響噪聲監測結果的因素
影響噪聲監測結果有效性的因素包括:監測儀器設備和人員素質、氣象條件、環境標準的選擇、監測技術規范要求等等。
1、監測儀器設備和人員素質
一般的噪聲監測采用手持式噪聲監測儀,精度為Ⅱ級以上,要求定期由計量部門核定,在測量前后要進行校準,靈敏度相差小于0.5dBA;測量40分貝以下的聲音時,一般應使用I型以上的聲級計測量低噪聲;傳聲器距地面1.2米以上,遠離其它反射體1米以上,采樣時間間隔不大于1s。
監測人員必須經過省級技術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證書,監測時必須有兩名以上監測人員。同時,為避免糾紛,監測時最好要求利益關系人同行。
2、氣象環境條件
監測要求無雨、無雪天氣,風力小于5.0米/秒;測量時間分為晝間和夜間兩個階段,晝間為6:00—22:00,夜間為22:00—次日凌晨6:00,白天測量應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進行。
3、噪聲監測的環境標準的選擇
我國現行的主要噪聲環境標準包括:適用于工業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團體噪聲評價的《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適用于營利性文化娛樂場所和商業性場所噪聲評價的《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適用于五類聲環境功能區和交通噪聲評價的《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適用于建筑施工噪聲評價的《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24-19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1990自2012年7月1日起將被《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替代);控制監測規范要求的《聲環境質量常規監測暫行技術規定》(新的國家標準《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聲環境質量常規監測》頒布后《聲環境質量常規監測暫行技術規定》將廢止)。對于不同聲源種類的噪聲污染,我們要選擇不同的環境標準來監測和評價。
4、噪聲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
(1)廠界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監測
廠界噪聲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在正常生產或工作過程中其邊界線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噪聲。社會生活噪聲是指營利性文化娛樂場所和商業性場所使用設備和設施產生的噪聲。兩者的測量要求大體相同。
工況調查:核對主要設備開機臺數,運行情況等;調查噪聲排放特征,如穩態噪聲、非穩態周期性噪聲還是非穩態非周期性噪聲等;噪聲治理設施運行情況。
測點布置:在敏感點一側的邊界布點,采用等聲級布點法,兩點之間等效聲級值差值不超過3.0dB(A)。也可在所有邊界平均布點,測點數目可根據驗收項目規模而確定。對項目外環境可能會造成影響的地段,應作為測量重點。邊界噪聲變化較大的地段(起伏值大于3—5dB(A))可適當加密布點。
測量采樣時間:對于穩態聲源,連續測量1分鐘,取等效聲級值評價;對于周期性聲源連續測量1個周期,取等效聲級值評價;對于針對非穩態非周期性噪聲,測量被測聲源有代表性時段的等效聲級,必要時連續測量整個工作時段,取等效聲級值評價。
對于邊界外環境敏感性測點的監測建議用數據采集器進行24小時連續監測,也可以晝夜進行數次監測,每次監測10分鐘,監測一晝夜以上。
對環境敏感建筑如為樓房建筑應進行聲環境垂直分布監測并進行評價。可間隔1—3層布設一個監測點,也可逐層布點監測。環境敏感點噪聲如主要來源于建設項目通過固體傳聲(如一墻之隔)不得不在室內測量時,室內噪聲限值低于所在區域標準10dB(A)。測點距墻和其它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米,距地面1.2—1.5米,離窗戶1.5米(如窗口也同時傳來建設項目噪聲,應開窗測量;如果窗口傳來的為其它背景噪聲應關窗測量)。
背景值修正:根據各邊界評價點背景值修正后得出邊界監測點噪聲排放值。
(2)交通噪聲監測
目前交通噪聲監測中運行車輛一般分為小型車、中行車和重型車,即2噸以下、2噸~8噸、8噸以上三類。車流量一般以小型車為標準值,將中型車、重型車折算成小型車進行統計。
監測前,了解本段公路車輛運營的時間分布特點,以便客觀地選擇出監測時間。交通噪聲的監測,應該在其有代表性的時間段內進行。
監測點選則:選取60米以內的有代表性的居民點和100米以內的學校及醫院。選取的測點應具備監測條件,無外界噪聲干擾,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監測頻次:每天監測4次(白天上下午高峰期2次,夜間2次),每次監測20分鐘,連續監測2天,監測時間按交通特點確定。
監測量及數據分析:每次分別監測Leq、L10、L50、L90、Lmax、Lmin,并同時記錄車流量(按小型、中型、大型車分類統計)。
三、結論
噪聲監測和評價是有著一套嚴格的技術要求,監測者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技術規范進行監測,這樣才能確保監測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公正性。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部,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22337-2008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S].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