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媚
創新思維是作文能力的重要表現,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時,應注意激發他們的情趣,引發創新欲望;引導他們觀察生活,培養創造精神;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啟迪創造思維;鼓勵他們求新求異,培養創造思維。在作文教學中應以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那么,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一、激發情趣,引發創新欲望
情趣是學生積極學習知識的心理狀態,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選擇有趣的素材,設計有趣的情境,將有助于激發創作欲望,使學生有話可說。教學中,除充分利用和挖掘現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外,還可以緊扣教學訓練項目,大膽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為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情景,解決習作難的問題。如我在一次習作教學時,先用電教媒體播放一段月夜的畫面: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下面是朦朧的村莊、河流,還有閃爍的螢火蟲,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開始,隨著悠揚的樂曲,學生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大自然,突然音樂陡轉變化,烏云密布、雷聲隆隆。看完畫面之后,全班同學自由發揮,暢談自己的想象;接著小組討論,每人練說,然后全班交流再下筆成文。正因為這種習作形式靈活,課堂氣氛活躍,情境生動,寓玩、樂、笑于一體,因此,學生思維活躍,參與積極,能暢所欲言,達到預期目的。以趣引入的方式不僅使學生輕松作文,還會插上想象的雙翼,打開思維,在最佳的精神狀態中完成作文。
二、觀察生活,培養創造精神
中小學生習作是對生活的實踐反映,生活實踐是學生習作材料的源頭。如果不留心觀察生活,捕捉習作素材,他們就會無話可說。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我就引導他們接觸自然,熱愛生活,要睜大眼睛去看,用自己靈敏的耳朵去聽,開動自己的腦筋去想。在實踐中,我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生活進入學生作文。例如:下雪了,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指導觀察校園中、田野里的雪景,學生情緒高漲,有的三三兩兩談論雪,有的用雙手去接雪,有的跑到雪地里捏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然后,我讓學生把觀察到的雪景說一說,再寫下來。學生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從遠到近寫了雪中景色,有的只抓住樹上的雪進行描寫,有的則寫了雪給他帶來的樂趣……這樣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尋找習作的素材,文章才真實感人。可見,只有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進行合理想象,寫出的文章才會形象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三、激發想象,啟迪創造思維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創新離不開想象,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在作文教學中,注重選材的新奇和獨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寫一點新內容,發表一點新思想,吐露一點新見解,這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非常有益的。不少課文的結尾言雖盡,意未窮。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及時順著作者思路讓學生進行續寫練習。如:學習《散步》之后,可以提出問題,開始“我”是怎樣決定走大路的?后來又是什么原因讓“我”改變了主意?什么事讓“我”改變了主意?當“我”背著母親、妻子牽著兒子走在小路上時,“我”和妻子都都感受到了什么?可以以《大路小路》為題,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先口頭敘述,再進行續寫。也有些課文省略了文中的一些內容讓讀者去猜測。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并沒有寫出我們一家逃離哲爾賽島回到家后的情形,學完課文以后,啟發學生猜想我們一家回去后面對親戚朋友、街坊鄰居詢問的內容,想象父母虛榮的心理,虛榮的表演;也可以逆向作文,想象我們一家在船上遇到的是成了富翁的于勒,父母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再進行書面練習。由于練習是閱讀之后進行的想象練筆,練筆內容遷移適時,學生易于接受。此時,孩子們的思維在撞擊,智慧的火花在閃耀,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四、鼓勵求異,塑造創造靈魂
求異也是創造的一個重要特點。作文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培養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拓展思路,敢于標新立異,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前提。如一位同學在習作《我心目中的唐僧》中說:“唐僧的本領不大,脾氣不小,每次遇到危險,都是在眾徒弟的幫助下才能化險為夷,卻忠奸不辨,經常給孫悟空念緊箍咒。”這可真是與眾不同。我在作文評賞課中,專門為這篇作文中唐僧的形象提出來讓大家共同評議。學生們有的說唐僧就是本領大,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有的說唐僧胸懷大愛,用慈悲之心對待別人,是最善良的人;有的說他用緊箍咒管制徒弟孫悟空,是教徒有方,是愛弟子的表現……同學們各抒己見,養成求異思維的習慣,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總之,作文教學是個系統工程,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教會學生感受生活,熱愛生活,積累生活的素材,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才能寫得出生動有趣、活潑鮮靈的作文。教師要利用作文教學這個有利條件,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