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 教育是科學的藝術,需要老師不斷學習思考、總結提高,尋找更高效的教育方法。實現高效教育,要有針對性、有重點,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習慣是關鍵,建立高效的班級管理機制是保障,把握重要節點超前預見超前指導是技巧,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教育威力是重要推動力。
關鍵詞 習慣 班級管理機制 超前預見指導 教育威力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3-0055-02
每一位老師都是教育者,忽視教育的教學與缺乏教育的班級管理一樣,都是很困難的。教育是科學的藝術,講智慧,講技巧,講謀略。教育方法的差異關鍵是效率的差異,擁有更高效的教育方法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教育關鍵不是憑經驗,而是善于在實踐中學習、思考、總結、提高。我個人贊賞:不斷進行學習、思考,尋找更高效的教育方法達到“增效”,進而為自己和學生“減負”。下邊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與教學實踐感悟,就高中高效教學作一探討。
一、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是關鍵
陶行知說:“簡單地說,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主要包含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學校應該積極動員全體老師、家長、宿舍管理員、保安等共抓學生習慣。一般來說,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生活經歷熟悉、適應、調整、提高的過程。在初期的一兩個月時間里,一些同學首次遠離家和親人,成為心理上的一塊不適。我們可以告訴學生,終究要離開家,離不開家的孩子心理幼稚,離不開家的孩子長不大,早離開比晚離開成長快。老師要給脆弱的同學心理撫慰和疏導。還有一些同學沒住過集體宿舍,也不習慣這么多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我告訴同學們,人生就是在不斷適應新環境,不斷接交新朋友,這都是人生寶貴財富呀!我們寄宿制學校要高度關注宿舍,宿舍容易成為不良習氣的瘟床,惡習的避難所。一些學生課堂上困乏、瞌睡,可能是晚上在被窩里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的結果,也可能是一些好學的同學本末倒置,晚上用燈學習的結果,瞌睡的根扎在宿舍,寄宿制學校管理的根就在宿舍。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管理,營造文明溫馨如家的宿舍環境,讓學生從喜歡宿舍開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學習習慣培養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習慣+科學的方法+勤奮=成功,指導落實各個學習環節,養成自覺預習——認真聽課——積極筆記——善思多問積極回答——及時復習 —— 按時作業的習慣,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二、建立高效的班級管理機制是保障
為了給學生的進步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我從新學期初開始就迅速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機制,著力加強班干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并不斷發展形成可持續的更好的管理機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1.選拔培養優秀的班干團隊
班主任應與任課老師密切協作,共同培養班干部,有優秀的班干隊伍,才可能有優秀的集體,水漲船高,方能有優秀的學習成績以及各方面的優異表現。班干的確定,先鼓勵個人自薦,再集體推薦,并聽取任課老師的意見,最后由班主任權衡,結合個性、能力、特長等安排班干崗位,力爭最優組合。制定班干周量化考評制度,每周根據工作表現給予加減分,落實工作職責并規范個人行為。不定期對班干集體和個人培訓指導,讓班干部努力達到優秀班干的三個主要標準:思想積極,班干工作出色,學習成績優秀或進步。對于科代表職責還指出,要協助老師管理作業、復習、課堂以至于推動這門課的學習,同時,代表要該學科成績優秀或進步,或學習方法習慣好,對同學們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做到這些就是優秀的科代表。讓班干成為班集體正義的化身和正氣的先鋒與維護者,真正起到示范、輻射、帶動的作用。
2.“人治”與“法制”結合,形成競爭自律風尚
老師教育和班干管理與科學完善的制度規范約束相結合才能產生良好教育效果。那些整天泡在學生中的年輕老師,人治肯定多一些。好多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有制度,但太籠統也缺乏可操作性,沒有具體落實,或者不夠科學完善,對學生的指導性不好。一個好的班級制度可以孕育出一個優秀的集體,一個不好的制度也完全可以敗壞一個集體。我們依據學校相關制度,以班主任為主導,征求師生意見,經班干部討論,制訂全面、科學、激勵、人性的班級量化管理制度,從道德風尚、學習、生活(宿舍)、紀律、衛生、三操、競賽、活動八個方面對學生進綜合量化,將量化打分表張貼于教室墻上,各主管班干部做記錄,全體同學監督,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每周初對上周小結,班主任對得分高的學生給予表揚,對落在后面的學生找其談話分析促其進步。學期末總結,把它作為平時和期末評優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等的重要依據。這樣,激發了學生的競爭熱潮,規范了道德行為,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全體同學尤其是后進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當然,還要適時根據發展變化和學生反饋靈活調整制度,同時,結合班級制度充分發揮老師的教育功能,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批評指導、跟蹤指導等,以更好地規范行為,形成良好習慣,指引學生全面發展,重點發展。
三、把握重要節點,超前預見、超前指導是技巧
閱歷豐富的老師往往能夠掌握學生思想行為起伏的脈搏,知道學生何時在想什么,干什么,適時施加合適的引導。學生在成績進步時、缺乏動力時,周末周初、放假、考完試時,情緒波動時、缺乏動力時,思想、學習、行為會松懈,老師應提前預知并加強引導,防微杜漸,讓學生張弛有度。如果把一周分為四季,則學生的學習存在春乏、夏壯、秋肥、冬瘦的現狀,周初周末學習疲軟,效率低下,其根本往往在于周末熬夜玩或外出活動頻繁,勞民傷財。在學生情緒消沉、士氣低落時,勿讓這種情緒成為習慣,及時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追求進步的熱情,為學生加油、點火、助推。如學生成績退步了,要讓學生認識到進退乃常態,事物是在波動中前進的。老師的作用就是讓進步更大,讓退步更小,甚至能夠拗退為進。在情緒高漲、得意忘形時,要指出不足,確立更高奮斗目標,樹立危機感、緊迫感。如學生成績進步了才比退步了更危險,這時候我們可以再去忽悠、吆喝,讓火力更猛。做老師的要不斷地適時去為學生吶喊、加油、助威。隨著學生的節拍起舞,按部就班、約定俗成的教育,常常是錯位教育、低效教育,事倍功半,勞神勞體,效果不佳。
四、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教育威力是推動力
宏揚正氣,樹立威信。學校、班級是講正氣、公平、正義的凈土,教師的言行是否公正、公平、正義,你看學生的視角是否全方位,你的胸懷能否容得下學生,你的用人觀是否帶有色彩,你教育教學是否惠及被遺忘的學生,決定了你的班級管理體制和你的教育是否被學生認同,直接決定教育效果。能把能力突出、思想積極,而你不感冒的學生,甚至觸犯過你的學生,給予高度重視,給予班干等展示的機會,該學生會用一生感激你,全體同學佩服你,正氣之風自然上升,同學們由敬重老師,進而延伸至敬重你教的學科、你主持制定的班級制度,會積極向著你指引的方向奮勇向前,學風濃,班風正,無往而不勝。
挖掘教育資源,合理脅迫教育。學生帶的手機、MP4等電子產品均可作為教育資源。學生在午晚休、課堂上違規使用時,可說服他交來,并口頭制定君子協定,之后學習、表現進步大時來拿回;如果成績、表現退步了再交回來,一直循環;還可以恐嚇他,若退步大,就把它拍賣,你可以優先。尤其對于頑皮的學生,老師可用這些學生心愛的物品進行脅迫教育。上次有個年輕老師說,前天課堂上發現一個同學玩手機,我告訴他下次發現開除你,結果今天又發現他在玩手機,怎么辦呢?我們老師平時要針對具體學生案例捉摸教育之道,胸中有預案,教育學生時,還要給自己留退路,留下教育的空間,同時,收手機要巧取不能強奪,避免學生的沖動傷害自己。
善于激發狠心,適度逼迫教育。狠心有多大,干勁就有多足,進步就有多快。網上熱傳的“狼爸”將三個孩子打進北大,還有“鷹爸”“虎媽”,他們的教育方式雖然頗受爭議,這里也不是支持老師家長做狼、做虎、做鷹,但是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學生的進步是需要逼迫的,需要家長老師的適度逼迫,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個人敢下狠心,自己逼迫,自己奮進。如每次考完試指導學生定出下次目標,激發學生為實現目標暗自發誓,痛下決心;激發實施目標的信心和斗志;明白進步光榮,大退可恥,刺激進步。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