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斌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要,決定了應試教育必須向素質教育轉變。要通過素質教育地不斷推進,來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各個學科中如何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使各學科教學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服務,這是當前乃至今后中學教學改革的中心議題。下面是本人在長期中學物理教學中推行素質教育的一些嘗試。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學生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他們都處于成長期,可塑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苛求他們,應不斷地給他們以自信心,起碼要尊重他們的人格。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可以說他們正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影響他們的成長可能就在您的一念之間或一言一行之中。記得有一次我叫一位中下程度的學生到黑板上做習題,并說:“李青同學最適合做這道題,這道題是基本的題?!碑敃r這個同學漲紅著臉上來了,思考了一會兒,做了一半,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叫他先回到座位上去。沒想到放學后,這個同學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您叫我到黑板上做習題時為什么要講這句話,難道我就做不了難題?希望老師今后不要傷我的自尊心?!笨戳诉@張紙條,我心里有很多感觸。很多教育家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睅熒g不僅要講究民主、平等、還需要溝通,需要理解,需要建立正常的師生友誼,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
二、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不僅能使抽象的概念、定律形象化、具體化,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還能啟發思維,開拓智力。實驗教學中應盡量采用過程教學法。例如“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每桌發給一套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的實驗器材,學生像使用桿秤一樣使杠桿平衡,“如果把杠桿一端的鉤碼向外移一點,杠桿還會平衡嗎?”學生回答不平衡?!耙垢軛U重新平衡,有什么辦法?”90%的學生只回答把杠桿另一端的鉤碼也向外移一點這樣一種方法,很簡單,實際上還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增加另一端鉤碼的質量?!叭绻靡瞥鲆稽c的辦法到底移出多少,有沒有確定的值;如果用增加質量的方法,又到底增加多少?”啟發學生要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把具體數據記錄下來研究一下,等學生把結論得出,這節課也就完成了。實驗前,教師要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對于一些不容易成功或現象不太明顯的演示實驗,教師需要不斷改進,爭取每一個實驗在課堂教學中都形成一個高潮呢。對課本中的探究性試驗或需要驗證的實驗,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反復的實驗,對實驗中可能或應該出現的現象、問題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教師才能得心應手,靈活地駕馭實驗課的課堂,使學生在實驗室里,輕松快樂的學習,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
三、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關鍵在四十五分鐘課堂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及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全方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良性循環。例如:分析試卷,一般教法是由教師全講,這樣學生就容易疲勞。我的做法是,備課時排出重點題與非重點題,對于重點題,哪怕是填空題也要變成計算題讓學生到黑板上做,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一些涉及到重點知識點較多或得分率較低的選擇題,要求學生不但能選出正確答案,而且還要說出理由,讓學生充分的講述,教師進行適時的引導。講實驗題時,對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實驗類型題,但它涉及到的知識點又很多,我先讓學生自己就地取材,動手把實驗現象展現給大家,然后學生間相互交流、討論。有一個實驗題:在開口的礦泉水瓶側壁偏上方扎一個小孔,水便從小孔噴出,隨著瓶內水面的降低,水噴出的距離越來越小,是因為小孔處水的壓強逐漸變 。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時瓶內水面上方的氣壓比瓶外大氣壓 。通過親自試驗大家得出正確答案:“小、小”。并且說出了理由:因為小孔離液面的深度逐漸變小,小孔處的壓強逐漸變小,水噴出的距離越來越小;堵住瓶口后,水逐漸往外流出,瓶內水面上方空間逐漸增大,瓶內氣壓逐漸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強,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很快就停止流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踐證明這種教法效果很好。另外布置作業時要根據課本中所講知識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地布置作業,切勿搞題海戰術,這對提高學生成績沒有一點好處。還有教學中巧妙的講一些物理小故事,現代科技成就等,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傊袑嵦岣?5分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當今社會乃至今后人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一點一滴的培養學生的這種精神。例如,許多物理習題有多種解法,學生自己能做的應盡量讓學生自己做,教師不要講的太多,只要最后盡心總結一下就可以了,這樣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能活躍課堂氣氛。還有許多習題的解題技巧,恰當利用這種技巧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講解時教師要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有一道大家都熟悉的列題;一列100米長的隊伍正以2米/秒速度在行進,由于有緊急任務,隊尾的通訊員騎馬跑到隊伍的最前面,又以同樣的速度回到隊尾,一共化去56秒,不計通訊員在隊首的停留時間,求通訊員騎馬的的速度。一般的解法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列方程求解,這種解法很復雜,也容易錯。這里如果以隊伍為參照物,方程就很簡單。另外教師對課后的小實驗要親自做,為學生做表率,例如講了《電磁鐵》后,我就做了一只電鈴,拿給學生看,興趣很高。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的迫切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