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坤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關于作文教學問題,實際上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但是卻有重提它的必要。我試圖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創設條件,促成學生主動參與,努力探索一條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問題;對策
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創造性的勞動,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思維的主要渠道。通過大量調查,我發現現在的小學生普遍對寫作不感興趣,教師視作文教學為煩惱。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我試圖改進方法,積極創設條件,促成學生主動參與,努力探索一條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方面
1.視野狹窄、積累不足。雖然學生有較自由的支配時間,但活動往往存在著盲目性、單調性、膚淺性,缺乏有意識的指導。比如寫“秋天的景物”,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不少學生來自農村,但是缺乏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使文章過于單調枯燥。
2.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現在學生作文的內容都有了固定的模式,寫好人好事就寫自己怎樣給老奶奶讓座,寫感動的事情就寫自己生病,媽媽怎樣照顧自己等。此外,形式也十分單一,不少學生的作文有著相同的開頭、結尾。
3.感情失真,虛假造作。多學生認為寫作是一套,真實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虛話假話連篇,真實情感不在作文里表露,這是由于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忽視了學生豐富的現實生活,忽視了現實生活對學生的意義,總是習慣控制他們的思想與情感,限制他們表達的順序、方式與方法。于是,他們開始胡編亂造,不敢流露真情實感。空話、大話、套話、假話充斥在學生的文章中。學生的異想天開和童言無忌都被趕到了作文習作之外。
(二)教師方面
1.教師指導欠科學。不少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指導方法不清楚,沒有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作文教學這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對作文教學的策略和評價很模糊,過于強調寫作技巧,不能接受有個性的思想、寫作風格。教師這種只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經驗來進行教學的觀念,帶有盲目性和不科學性。
2.教師評價不當。作文教學的目標不是培養作家,而是使學生能文從字順,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文采,有思想性當然好,沒有也沒關系。對小學生作文寫作的要求過高,特別在初始階段,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不少教師評價學生作文只寫個日期或者“閱”、“查”或者“優”“良”“中”“差”,這種“冷情批閱”無疑會大大挫傷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
3.教師急功近利。由于“應試”的壓力以及我校教學的相對封閉,作文教學單一、枯燥,作文指導機械化。作文教學形成了“兩周一次,教師命題,指導學生寫,教師批改”的僵化的傳統教學模式。甚至為了應對全城區小學統一測試而押題、猜題、套題;讓學生讀背范文,于是,出現了“應試作文教學”的局面,忽略了對學生應有的作文能力的培養,抑制了學生個性,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學水平。首先要明確習作教學的任務,是指導學生睜大慧眼觀察生活,用慧心去感受生活,然后用筆記下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感,說真話,道真情。教師應經常反思審問自己:我們給了孩子什么?孩子會不會表達?他們能表達什么?他們是怎樣表達的?千萬不要把功利性的東西強加給孩子。這樣,社會賦予我們的沉甸甸的責任,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強具體指導,引導學生樂寫、善寫。首先教師要滿懷熱情,千方百計激發孩子的習作興趣,培養他們的習作意識。特別是對怕寫作文的一些學生,要循循善誘,啟發引導,不可聽之任之。應指導學生學會小練筆,這是一個簡單又行之有效的辦法。開始學生可能不樂意寫,怕寫不好。但教師要具有明確而富有激勵性評價的指向,善于對學生習作中反映出的,即使是一星一絲的閃光點給予充分激勵。對學生習作的充分肯定,這種最初最直接的贊賞,會強化他們繼續表達。如在培養興趣的基礎上,再提出一些新的具體要求,效果會更好。
(三)豐富學生寫作文的源頭。葉圣陶先生說:“寫作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再沒有更可靠的預備方法。”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努力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主動深入生活、參與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從“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中走出來,用真情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事、物等,就能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感,積累更多的生活材料。讓學生們的世界變得精彩起來、豐富起來,視野也開拓寬起來,這樣也就豐富了寫作文的源頭。
(四)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日記是一種自由的文體,寫不寫,寫什么,都可由作者自己做主。每天寫一篇日記比每周寫一篇日記更容易堅持,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也越快。學生一周寫三篇文章很難堅持,每天寫一篇卻能堅持下來。……多寫比少寫強;少寫比不寫強;三言兩語即可,500字更好。實在寫不出,抄一篇好詩文也比不寫強。
(五)重視學生作文的評價
1.作文評價不宜量化。小學生的作文是不自覺的,很不成熟的,需要教師來幫助。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體的感受,肯定每一個個體的言說,讓學生感到自己的文章是有價值的,被教師所看重所喜愛的。對于學生來說,哪怕“繼續努力!”之類的簡單的鼓勵也比僅僅打個分數或等級要有用的多,學生覺得老師的那四個字里有無窮深意、無限關注。
2.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在作文教學評價中,教師要記住作文是“練筆”,應充分尊重學生,多圈少改,盡量發掘其閃光點。諸如可從多個角度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或是選材立意,或是布局謀篇,或是細節選擇,或是遣詞造句等。順其自然,不要給學生人為的壓力,否則會把他們“嚇”得縮手縮腳不敢寫。
以上手段均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