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文
摘 要: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中,將受到幾下的挑戰:學校作息時間安排問題;學科的適用性問題;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支持;教師專業能力的挑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信息素養的要求;教學評價方式的改變。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讓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隨著國家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提高,班班通、人人通和電子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廣泛使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成為今后的主流教學模式,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迎來挑戰。
一、學校作息時間安排問題
國家一直在強調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但限于中、高考的升學壓力,很多學校仍以應試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實施“翻轉課堂”這種需要學生在課后花費大量時間的教學模式,需要學校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予以支持。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占有學生晚上學習的時間,應該讓其有時間觀看教學視頻。對于不上晚自習的學校,教師要嚴格控制作業量,學生課后的主要學習任務是觀看教學視頻和完成少量的針對性練習。對于需要上晚自習的學校,在晚自習的期間教師也不要講課,讓學生在自習課完成翻轉課堂的課前環節。
二、學科的適用性問題
目前國外開展“翻轉課堂”教學試驗的學科多為理科類課程。理科知識點明確,很多教學內容只需要清楚地講授一個概念、一道公式、一道例題、一個實驗,其學科特點便于“翻轉課堂”的實施。而在文科類課程中,如政治、歷史、語文等人文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學科的內容,而且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溝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么,如何在文科課程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對文科教師的一個重大挑戰,那就是提高微課的質量,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微課概括課程中所講授的基本知識點,闡述相關理論,讓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并進行思考,然后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探討,逐步深化理解。寶積中學高中在語文學科實施了翻轉課堂教學,在《短歌行》詩歌鑒賞課中,教師收集了影視作品中的視頻片段、名家朗讀,做了針對這一課的導學案,視頻課中除了對詩歌內容本身的鑒賞,還介紹了曹操招攬、愛惜、尊重人才的一些實例。最終,翻轉式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對于不同的學科,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策略來完成翻轉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推進教學改革。
三、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支持
“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從教師制作教學微課、學生在家觀看微課到個性化與協作化學習環境的構建都需要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支持。
網絡速度較慢是當今制約眾多學校開展網絡教學的負面因素之一。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解決這一問題,例如配置高性能服務器,增大網絡寬帶的接入量。學生在課后是需要通過電腦和網絡進行學習的。對于一些缺乏硬件條件的學生,學校應該提供相應的設備支持,例如學校機房應在課余時間內仍對學生開放。
微課制作的質量對學生課后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從前期的拍攝到后期的剪輯需要有專業人士的技術支持,不同學科的錄像設計也會有不同的風格。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實驗的學校需要給授課教師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并在制作授課錄像過程中形成流程化的發布范式,為后續教學微課提供經驗。流程化的發布過程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運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取決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程度。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個性化與協作化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其中涉及到教學平臺的支持。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教學活動的設計選擇不同的課程平臺。
四、教師專業能力的挑戰
將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高效地應用在教學之中,教師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學錄制視頻的質量、學生進行交流的指導、學習時間的安排、課堂活動的組織,都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
加強對教師信息素質能力的培訓,在視頻錄制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錄制情感豐富、生動活潑的教學視頻,避免死板、單調的講述。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中要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交流。通過基于問題、項目的探究式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性。課堂活動的組織也需要教師根據學科特點來設計。
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信息素養的要求
學生在課余觀看教學微課后,自己完成課余練習并在互聯網中查找資料,總結問題,然后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學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通過教學視頻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在課前練習中找到自己的疑問,并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在網絡中進行資源檢索,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信息素養的提升。
六、教學評價方式的改變
以紙質筆試的傳統測試方式是無法測試出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全部的學習效果,因為“翻轉課堂”還涉及到學生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個人時間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等。教師必須轉變評價方式。
此外,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評價方式的改變需要學校在政策體制上的支持。
最后,隨著計算機逐步普及到每個家庭及云計算機的到來,加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廣泛使用,以及學校老師們精心設計、錄制微課程、學習系列教學軟件及相關的專題信息資源上傳到學校的校園網平臺,“翻轉課堂”定能華麗轉身,將成為學生學習的主流模式,給新課程改革帶生機,對全面提升學生21世紀技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