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敏,宋青梅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在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
范麗敏,宋青梅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以我校2012級護理專業4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訓練為主線的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以護理技能實踐課考試成績和問卷調查為考核準則,驗證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在護理技能教學中的適用性。
護理學基礎;護理技能;角色扮演法
護理學基礎是高等護理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護理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1]。護理技能是護理學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日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實施臨床護理能力和教學、管理、科研能力的全面培養,是護理教育改革的方向[2]。角色扮演法(RPT)是美國精神病學家莫雷諾(Moreno)于1960年創建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它使人暫時置于他人的社會位置,并按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態度處事,以增進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從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職責[3~5]。目前,情景模擬成為護理教學的一種標準手段,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護理教學中。
1.1 研究對象
以我校2012級護理專業4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1、2班設為對照班,3、4班設為實驗班,共200人。學生均為當年中考統招生,根據入學成績在相同分數段隨機分配至各個班級。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學設計 根據護理學基礎技能實踐課課時安排,對照班學生按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實驗班根據出入院護理、生命體征的評估和護理、冷熱療法、鼻飼法、導尿術、靜脈輸液輸血6項具體的護理技能操作步驟、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編制教學方案,展開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教學。
1.2.2 教學實施 根據護理技能教學目標要求,學生預習并查閱與本實驗有關的文獻。理論課結束后,隨機組合學生進行演示,目的是讓學生在對護理理論知識理解、應用的同時,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并產生“共情”,更深刻地領會課堂所授內容。學生之間也可就相關技能操作進行討論,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教師也可適時講解重點、難點、不同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根據護理操作原則,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自己設計操作內容,從不同角度進行操作訓練。
1.2.3 評價方法(1)期末考試。比較兩班護理技能期末考試成績。筆試成績占50%,試題從題庫中隨機抽取,以選擇題為主;課堂成績占50%,主要是評價學生在扮演過程中的表現及課后報告成績。
(2)問卷調查。期末向實驗班學生發放自制調查問卷,進行教學效果及其對自身綜合能力提高作用的評價,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統一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1 期末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班各項護理技能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班各項護理技能考試成績比較(±s,分)
班別 出入院護理實驗班對照班t值P值生命體征的評估和護理 冷熱療法 鼻飼法 導尿術 靜脈輸液輸血91.90±9.93 88.69±5.92 -1.73 0.005 91.60±8.95 84.45±4.68 -3.48 0.002 90.62±12.18 82.60±4.41 2.82 0.009 83.20±5.24 87.31±9.90 2.01 0.059 82.86±11.31 74.40±12.15 2.78 0.010 87.60±12.21 79.69±7.38 -3.39 0.002
2.2 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實驗班對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教學效果的評價(%)
由表2可知,90%以上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理解并掌握操作技能的原理與培養臨床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80%以上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操作技能學習積極性、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其余3項的認可比例也在75%以上。因此,可以認為學生對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是持肯定態度并予以認可的。
3.1 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當前教育已由傳統的傳授知識向素質教育發展。這種發展趨勢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應用角色扮演法,能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培養和提高,達到素質教育要求。
3.2 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贊可夫曾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的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角色扮演法模擬了臨床護理情景,通過扮演護士和病人,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易于理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角色扮演法模擬了臨床護理情景,課堂上通過角色扮演,主動參與討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體驗到作為一名護士應具備的責任心和愛心,從而樹立愛傷觀念,掌握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確立整體護理理念。另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特長,使學生勇于探索,敢于標新立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在護理技能教學過程中,采用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訓練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與臨床護理實踐零距離對接。但由于護理技能教學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還需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多角度、全方位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1]龍霖.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2]尢黎明,張美芬,羅志民,等.注重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護理學本科教育模式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09,6(2):65-67.
[3]萬學紅,孫靜.現代醫學模擬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
[4]章志光,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董萍華.《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醫學,2009,30(18):2160-2161.
G424.1
B
1671-1246(2016)11-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