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顯杰
【摘要】會計信息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真實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生產生活,關系社會的安定和諧,關系到我們社會經濟的發展,如何解決好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怎樣才能反映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這是一項系統工程。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 成因 對策
我國會計準則中客觀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合法憑證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然而現實生活中多數企業的操作會與此準則相反,形成了會計信息失真,造成國家稅收或企業財產損失。
所謂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的形成與提供違背了客觀的真實性原則,不能正確反映會計主體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它包含以下三個層次:一是會計處理對象的失真,如虛構或掩飾經濟業務事項,篡改、偽造、變造原始憑證等。二是會計處理過程的失真,即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沒有遵循或者沒有恰當遵守會計核算制度和其他有關法規的規定,如錯誤地理解和運用了會計核算制度,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會計估計等進行有利于自己的會計操作,會計人員對會計事項的判斷不準確,以及進行違反會計法規制度的其他會計操作等等。三是會計處理結果失真.
根據會計信息失真的概念我對企業中的會計信息失真狀況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監管不嚴,制裁乏力
由于監管部門或主管單位與企業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從而導致對企業的松散監督或根本不追究。有些企業的負責人受利益驅動制造虛假會計信息,常見的形式如:使用發票虛開項目套取現金用于“小金庫”或實施虛列收入、虛增資產、少攤少計費用、少計負債,或漏列收入、少計資產、多攤多計費用和多計負債的會計處理;更有甚者干脆編制多套虛假報表,用以滿足企業或企業負責人的“贏虧需要”或“財務狀況需要”。
2、虛報業績
目前,根據《證券法》的規定發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須具備連續三年盈利的經營效益,然而,真正做到連續三年盈利的企業很少,一些企業為了上市,通過造假,虛增利潤,人為操縱利潤,本來是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惡化,將按有關規定不能上市或停止上市,卻虛報出一個利潤神話,把會計信息造假當作維護公司利益的手段,用以欺騙投資者。
3、減少稅收
企業報出的會計信息是稅務機關對企業進行稅務征管的主要依據。許多部門受利益的驅動采用不正當的方法虛減利潤偷逃國家稅收。企業常常通過減少收入或者加大成本費用來減少所得稅支出。
4、會計人員素質較低
對于專業素質較低的財務人員可能會對會計準則與法規理解不深、學習不足,從而無意中造成會計信息出錯;也有一些會計人員與企業領導串通,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采用各種違反紀律的手段和方法,對會計資料和數據進行了修改,從而形成了有意的會計失真。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1、完善會計法制法規建設
首先,雖然我國現在已具備完善的《會計法》,但仍需要用法律手段加強會計工作的管理。要維護《會計法》的權威,保護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要使相關人員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必須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了解自己在會計工作或與之有關的工作中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其次,要建立健全單位內部制約機制是各單位的法定義務,為了保證經濟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法定程序,《會計法》強調,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單位的制約機制,即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2、加大打擊會計信息失真的力度,提高會計造假的違法成本。
通過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加大對造假失信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高于造假的預期收益。對外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給投資者、債權人等使用者從而造成其失誤決策并且造成損失的告假企業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承擔刑事責任,讓造假者無利可圖甚至傾家當產。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遏制操縱會計信息行為的發生。
3、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
各級財政部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在職會計人員進行培訓。要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同專業知識培訓結合起來,促進會計人員素質的全面提高,使廣大會計人員真正按照有關制度的要求,正確使用會計方法編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企業會計報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同時,大力推廣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表彰獎勵制度,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財會人員的積極性。
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有較強的法制觀念,這樣才能在國家會計法律體系下真正履行會計人員的職責:其次是要具備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用行為規范來自我約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譽。這樣的會計人員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會計職業本身賴以生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再次,會計人員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綜合能力。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的高低決定著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繼續提高,提供機會給他們進行繼續教育。最后會計人員還要有較高的風險管理的能力,會計人員面臨的經濟事項會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會計人員能夠在保持職業的謹慎性和規范性的同時,能從整體的角度,用科學的縫隙方法,用明確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找出解決的辦法和思路。
所以提高會計人員素質要從以下兩方面做起:第一,提高職業道德。第二,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術素質。此外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考核,并定期對其進行培訓與考核,使其知識不斷更新,適應生產經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