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武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要適應新課程標準方式、方法上的轉變.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樹立從“知識課堂”向“生命課堂”轉變的觀念.生命課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識,從學生的生活世界出發,連接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共同創設出新的生活經驗,使生命融入新質,從而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為了適應新課程的發展,我們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學習中必須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記憶、學會思考,才能真正把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在課本中又沒有專門講述的推理論證及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如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等)適時適度地教給學生,盡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包括數學思想方法在內的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這都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在講授“同底數的冪的乘法”中對于公式的推導中就滲透了歸納思想方法,促進其思維能力的形成.又如習題:“在直角坐標系中,有四個點A(-6,3),B(-2,5),C(0,m),D(n,0).當四邊形ABCD的周長最短時,m、n的值分別是什么?解答本題的思維方法可以是:排異法,演繹推理法,或分析歸納法都可以.分析不同的解題方法,可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不同程度的提升.這樣不但能拓寬學生思維領域,也使他們學到的不僅是一道習題的解法,而且還學到了解答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
著名數學家哈爾斯曾說過:“最好的教學方法不光是講清事實,而應該是激勵學生去思索,自己去動手.”傳授知識是我們教學重要目的之一,但不能算是最重要的目的,我們的任務應該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數學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直是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今后我們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有自我再學習、具有開拓和創造能力的學生,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關注師生情感交流
對于教師而言,生命教育就是有思想的教育,是教師用自身的生命體驗去接受、同化教材,獲得屬于自己的靈魂認識,即有自己的教學思想,自己的生命真切體會,用自己的生命表達方式,去與學生交流、碰撞,使雙方都得到感悟,從而提高生命的質量.教師要以情激情,以情帶語,以情發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用“師之愛”激發“生之情”.教師要用真摯的感情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阻礙,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只有創設融洽的情感氛圍,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如沐春風”,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當一個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你這個教師,當然他就會喜歡上你所教的這門課.
對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具體表現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勉勵,以及互相交流.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師可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及時消除學生之間的誤會及隔閡,使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達到學生之間的互相理解,增進團結,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促進生命發展的教學評價
(一)對學習態度的評價
評價學生是否遵守上下課的時間,是否尊重教師的勞動,做到認真聽講,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學生能否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認真做學習筆記,勤于思考,積極舉手發言;學生是否具有探索數學問題的靈活性,愿意嘗試各種解決問題方法;對從事數學活動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并富有一定創造性,有強烈成功欲望等等.
(二)對任務完成的評價
分為課前預習和完成課業兩個方面.課前預習評價學生能否認真完成預習筆記,帶全學習用具,包括書、本等;課前要把當堂教學用具齊放在桌面上;完成課業評價學生是否按時、準確完成課后大練習考試及是否認真完成作業,按時上交作業,等等.
(三)對數學思考的評價
對數學思考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情境時,能否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否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并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要關注學生在數感與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意識、推理能力、應用數學的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情況,面對現實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維方法去解決問題的策略,具有統計的觀念.
四、進行情感智力教育、培養創新個性品質
美國學者阿瑞提在《創造的秘密》一書中提出:“盡管創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創造力的先決條件.”可見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以良好的個性品質做后盾.平時在數學教學中,要激勵學生樹立以周恩來同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應具有像愛迪生發明燈絲一樣的堅定信念.在“問題數學”中培養學生具有敢于求異、勇于創新的氣魄、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利用“錯析教學”,培養學生堅韌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難和挫折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創新情感和個性品質.
課程改革已經轟轟烈烈地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主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成為在新課改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課題;我在教學工作中,體會到課程改革后的數學課堂應創設富有探索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和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生命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的耐心、細心和恒心.目前,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已不同程度參與到生命教育中來,但還要力爭擴大社會教育的參與力度.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其教育內容要通力挖掘,應全面營造生命教育的良好環境.每位教師都有生命教育的責任,都要確立生命教育的意識,不斷拓展生命教育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