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茹
摘 要:社會呼喚具有個性與合作精神的建設者,為使學生將來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教師必須從培養合作意識,開展合作活動、擴大合作效益、增強合作積極性等多方面來給學生提供一個相互合作的機會,在課堂中為他們構建合作的平臺,讓他們在合作中發展,使課堂更富生命力。
關鍵詞:合作;語文;課堂;生命力
教師在語文語文課堂中構建合作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充分發揮,增強合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地合作學習呢?
一、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競爭實力
眾所周知,當今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與人們之間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與他人合作,不善于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那么,就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說:“學校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場所,他們必須同甘苦,甘苦共嘗才能得到精神的溝通、感情的融洽。”我想這“共甘苦”也正是合作的真諦。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另外,合作學習是以團體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強調組內合作,小組成員優勢互補,相互配合,在組內合作及與他組的競爭中,既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增強集體榮譽感,有效地增強了互助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優化組合學習小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所謂合作學習,是創設生生交流機會,在團結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最佳學習形式。法國作家莫阿里有這樣一句名言:“學校里的同學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因此在教學中,我覺得應綜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個性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調和諧”的原則,再根據不同的課型和問題的需要創建合適的學習小組,并由學生自己制定小組內各成員的分工和相應的紀律。比如在上習作《給——的一封信》時,某教師讓學生按寫信對象的不同進行了分組,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十分高漲,小組成員之間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兒討論信的內容,一會兒討論詞語的用法,兩節作文課下來,信寫得都很成功,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對寫作水平差的學生更是一次很好的幫助。
三、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目標
(一)精心選擇合作的內容
眾所周知,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需要5分鐘以上,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占用的時間比較多。如果不精心選擇合作的內容,那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所以在確定小組合作內容時,我首先考慮的是,選擇的內容學生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不同的發現。這些問題應該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思考出現困難時,意見發生分歧時,問題涉及面廣、學生回答不全面時,或者是學生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我們最好都能及時地安排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會收到相互啟發的功效。
(二)準確把握合作的規則
任何一項活動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果沒有規則的制約,活動就會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序性、有效性,我覺得應事先幫助學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規則。
下面以小組討論為例:
四、加強組織與引導,保證有效合作
創建了學習小組后,教師便可根據教學的具體需要適時地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在組織過程中,教師應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地定位:作為合作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善于調控,捕捉學生在交流中出現的共同性問題和疑難雜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詳細調控合作的每一細節,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切實保障合作的實效性
五、交流擴大合作學習的效益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把小組學習的成果向全班進行展示,增大學生的信息量,擴大合作學習的效益,其主要形式有小組的匯報發言、表演等,往往還結合競賽的形式進行。在每節課末我經常引導學生模仿課文自編對話,然后進行小組間的短劇表演大賽。學生在準備短劇的過程中,為使自己小組的表演獲勝,每個組員都獻計獻策,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發揮想象,不斷精心編排,在表演時惟妙惟肖,常讓人耳目一新。通過這樣的組際交流、組際競賽,他們學會了把其他小組表演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充實到自己的對話內容中去,使自己的表演更真實,更生動,從而也發展了語言。
六、積極評價、調動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一)重視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
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是不現實的,所以,我想運用小組成員自評或互評的形式,能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促,有利于培養學生友好相處的人際關系,更利于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
(二)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
我覺得在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多地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以及參與程度,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并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適應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恰當地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煥發課堂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9(2).68—72.
[4]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