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英
摘 要:目前“以學生為主體”成為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提高升學率,現在很多學校仍然采取傳統教學方式,只注重學習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課堂上,教師強制性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不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課堂氣氛古板枯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下降,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課堂質量不高。事實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創設自學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
一、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氣氛
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知識還未充分掌握,處于懵懂階段,這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增強自信心,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在課本解讀時,單詞往往很多,篇幅較大,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其轉換為圖像形式,用學生感興趣的視頻方式,讓學生輕松理解課本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還可組織學生根據課本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表演完后充滿成就感,對英語學習充滿自信,自愿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營造出愉快輕松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產生主動知的心理沖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要記憶的單詞和語法較多,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避免學生因為覺得學習比較無聊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這樣十分的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教師應該嘗試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針對初中生喜歡吃糕點的特點,介紹各種糕點的英文名稱,并告訴學生在蛋糕店購買東西時,應該怎樣與店員交流,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學習完畢后還可鼓勵學生熱炒熱賣,將自己剛才所學語法運用到生活中,鞏固基礎,在實踐中提升學習興趣,自主投身于英語學習中。
三、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傳統課堂上,學生對教師充滿敬畏心理,對于教師的要求都會順從,很多時候,學生學習是一個被動的過程,是迫于老師的壓力,而“教”與“學”是師生間的雙向活動,需要雙方的配合,且學生的認知活動受老師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建立與學生的和諧關系,才能在引導學生自覺學習時讓學生欣然接受。如果某位學生對教師不喜歡,在教師走進教室上課時,必然會對他教的課產生厭煩心理,不會接受教師的幫助,更不要說自覺學習,反之,如果師生關系融洽,在教師剛走進教室的時候,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這時教師及時發揮自己的引導性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
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內容是需要學生思考并討論的,作為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在自主學習中是很重要的。教師在為學生簡單講解課文內容,學生對于有疑惑的知識點做好筆記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展開分組討論的方式尋找答案,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于學生的分析,不予與否定,教師只需要引導學生探索,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起到輔助學習的作用。
五、提供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增強自主學習的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提供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讓學生自己掌握了如何更好的進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辦法,學生才能夠得到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上,將學生如何預習、做好課堂筆記、復習功課等學生常見問題成為教師日常教學的一部分,經常與學生進行學習交流,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及時解決并傳授經驗,提供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六、經常使用激勵性評價
學生在學習中如果得到表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大大提高。在課堂上,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教師應該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差、表現不好就忽略他提出的問題。在英語課文朗讀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學生朗讀效果不理想也應該通過“you are best”等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在激勵中不斷進步,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興趣。激勵,是一種促進自主學習的力量,教師經常試用激勵性評價,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和自覺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響應新課標的提倡,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各種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塊適合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土壤,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握有學習主動權,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以此促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莊雅仁.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82-183.
[2]王靜麗.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英語天地),2014(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