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蕓 溫秀梅 陳尚杰 方 梅 王海霞 余 碧
?
空調環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關系初探與護理干預對策
程小蕓 溫秀梅 陳尚杰 方 梅 王海霞 余 碧
目的:探討空調環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之間的關系以及與其相對應護理措施。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100例腰間盤突出癥確診患者(觀察組)以及100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為研究對象,對所有研究對象的空調環境下生活概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在空調環境下生活、工作的概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空調環境與腰間盤突出癥密切相關,應適當減少患者在空調環境工作、生活的概率,以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空調環境;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干預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骨科疾病,該病發病慢,病程長,其發病機理在于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破裂或刺激相應水平的神經根、馬尾神經或脊髓所表現的綜合征[1]。臨床表現為反復的腰腿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骨骼變形,長期的疼痛折磨往往導致患者對疾病的絕望、煩躁、焦慮,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2]。為了避免或降低該病的發生,本研究應用統計學軟件探討空調環境與腰間盤突出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的100例腰間盤突出癥確診患者(觀察組)以及100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為研究對象,年齡25~61歲,平均(40.21±10.18)歲,男女性別比例接近2∶1。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與內容 采用面對面問卷調查方式,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以下內容的調查。(1)一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和地點、文化程度、身高、體重等。(2)空調環境。經常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定義為:夏天800 h以上的工作時間呆在制冷狀態的空調環境中。(3)是否有腰部夜間痛。
1.2.2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對象的生活環境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觀察對象空調環境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觀察對象空調環境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觀察對象夜間痛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觀察對象夜間痛情況比較(例)
有研究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與遺傳、重體力作業、吸煙、肥胖及單一工作姿勢持續時間長等因素有關[3],甚至有文獻報道,辛辣食物也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大病因[4]。對于該種疾病的發病機制目前臨床認為與患者年齡的增長、腰椎間盤纖維、髓核衰老、細胞損傷修復能力的下降、腰椎間盤椎間隙變狹窄、變薄、周圍腰椎韌帶的老化松弛以及患者腰椎間盤的突出有關,這些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終引起了腰椎間盤突出癥[5]。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壓力增大、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腰椎間盤疾病的發病年齡段有下降的趨勢。該疾臨床表現為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學習、生活以及心理的健康[6]。尋找一種積極高效的治療方案,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該種疾病發病率尤為重要[7]。
本研究中,通過患者與正常志愿者生活情況對比發現,空調環境是腰椎間盤疾病的一大危險因素,長期生活工作在空調環境下能夠大大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同時也會增大腰椎間盤夜間痛的發生風險。這可能與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生活人群運動量少,長時間維持端坐姿勢,且長期處于較低溫的環境中,增大了身體受濕邪寒毒入侵的概率有關,很容易引起患者腰椎部氣血不暢,肌肉痙攣,加之這類患者一般較為年長,腰椎組織衰老,修復能力下降,進而導致患者腰椎氣血不暢,引發炎癥、水腫進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8]。當然外傷、風濕、軟組織疾病也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為此,對該病患者要加強健康宣教,指導其采用固定腰圍、采用正確的腰背肌鍛煉方式,注意患病早期的臥床休息,注意日常驅寒、防寒,同時為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生活計劃,盡量避免患者在空調環境下生活工作,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保證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對于不可避免的空調環境下作業,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避免腰部遭受風、寒、雨、濕侵襲。 醫護人員還要為患者制定一整套溫熱保暖措施,如紅外線、蠟療、艾灸、中藥熏洗、鹽包敷貼等中醫療法,另外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白天進行,然而患者的疼痛一般是在夜間加重,因此做好患者夜間痛的防護措施同樣重要。
綜上所述,空調環境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很大的關系(P<0.05),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從事工作生活的人群是該類疾病的高發人群,日常生活中應提高這類人群的危險防范意識,增加其日常防御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意識,注意日常防護保暖工作,經常去醫院體檢,避免患者淋雨,盡量保持生活環境的干燥,不睡地板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及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疾病知識灌輸,使患者充分了解該病的病理、病因,緩解其由于病痛帶來的焦慮、煩躁心理,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以及治療、用藥的依從性。
[1] 張翠霞.綜合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中的應用[J].湖北中醫雜志,2011,33(12):53-54.
[2] 田艷艷.綜合性分期護理康復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4):47-48.
[3] Choi BI,Lee HJ,Han JK,et al.Detection of hypervascular nodular hepatocellur carcinomas:value of triph a sic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iodized oil CT[J].2010,157(2):219-224.
[4] 盛 放.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10):119-120.
[5] 營新民,周建華,胡亞威,等.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15):2875-2876.
[6] 楊 潔,馬方方,郝 冰,等.個性化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杰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6):138-139.
[7] 黃曉紅.腰間盤突出的外科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34-335.
[8] 溫秀梅,陳尚杰,方 梅,等.空調環境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5,25(6):1994-1995.
(本文編輯 肖向莉)
Initial exploration of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correlations between 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 an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CHENG Xiao-yun,WEN Xiu-mei,CHEN Shang-jie,et al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 518101)
Objective:To discuss correlations between 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 an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thods based on them.Methods: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0 healthy volunteers from February 2013 to July 2014 as study objects, and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probabilities of all study objects to live in 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Results:Prob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to live or work in 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Therefore, it is advisable to properly reduce the opportunity for patients to live or work in air-conditioned environment, so as to improve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Air condition environment;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518101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程小蕓:女,本科,主管護師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計劃項目(2013042)
2015-10-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