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虹 羅 英 薛杏娟
?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手術器械滅菌后濕包發生率中的應用
張彩虹 羅 英 薛杏娟
目的:探討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降低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率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1年7月~2012年11月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932個器械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手術室器械進行管理后852個器械包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率和醫師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發生濕包數14個,發生率為1.64%;而對照組發生濕包62個,發生率為6.65%。觀察組的濕包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醫師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率,提高手術器械的管理質量。
器械;滅菌;濕包;品管圈
手術器械的準備是保證手術順利進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隨著各種疾病發生率的上升,各醫院的手術量迅速增長,手術項目也不斷增多,給手術器械的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1]。濕包是消毒周期完成后,在消毒包表面或包內出現以潮濕、水滴和水團形式存在的水分,濕包不能作為無菌物品使用,均為滅菌失敗[2]。目前,手術器械的管理多采用傳統的以經驗為主的管理模式,導致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率劇增,容易造成器械調配失誤,耽誤手術的順利開展。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我院自2012年12月以來,在手術室器械的管理中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管理質量,降低了濕包發生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7月~2012年11月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932個器械包作為對照組,發生濕包62個;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間,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手術室器械進行管理后852個器械包作為觀察組。兩組均采用脈動真空滅菌器的正常操作流程運行1個滅菌周期。
1.2 管理方法
1.2.1 組圈及確定主題 首先組建由護理部主任任項目圈長,由相關科室護士長和工作經驗豐富的護師組成品管圈項目團隊,能勝任器械準備班工作的護理人員組成的項目管理團隊,制定詳細的培訓和管理計劃。本次品管圈共16名成員,其中護理部主任1名,護士長4名,護師4名,護士9名。在護理部主任的輔導下,針對目前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如何提高手術器械管理水平進行充分的討論和論證,最終確定“降低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率”為本次品管圈的主題。
1.2.2 分析階段 在圈長的帶領下,圈員綜合應用文獻查找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分析影響手術器械濕包的因素,對手術器械管理過程中可能影響手術器械濕包的因素進行評估。 根據流程改進前從人員、機器、環境、物品、方法5個方面對導致器械管理中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評估,并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方法和目標。通過查閱文獻,并對現行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最終確定影響器械濕包發生率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包裝不合理、爐內冷卻時間不足、裝載不合理、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滅菌消毒爐操作不熟練等,應根據影響因素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及改進措施。
1.2.3 改進階段 對器械管理流程,發放、回收、清洗滅菌等流程進行改進,從而保證整個器械供應流程的順利運轉,保障器械管理質量。其具體改進措施主要包括:(1)改進器械清洗流程,科學包裝促進冷凝水的排出。(2)將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和工勤人員進行重新整合、調配,實施人性化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責任心。(3)在器械的消毒和包裝過程中,設立質檢員,對各個環節的質量進行監督,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做到持續改進。(4)保證冷凝水排出通暢,包裹冷卻后出爐避免冷凝發生濕包,同時對器械消毒質量實施追溯制度,從而保障消毒滅菌的質量。
1.3 效果評價 分別從手術器械濕包的發生率和醫師滿意度等方面對效果進行評價。濕包的判定標準為敷料包經過滅菌后,重量較滅菌前高出3%,則判定為濕包[3]。醫師滿意度在每個季度對手術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對照組參與調查醫師20名,觀察組參與調查醫師22名。問卷采用自行設計,并按照滿意度不同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等3個等級。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濕包發生率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濕包發生率的比較(個)
2.2 兩組醫師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醫護人員滿意度比較(名)
手術器械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手術的順利開展,如何提高手術器械的管理水平,是現形勢下各醫院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尋找一種高效的管理方法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4]。品管圈模式作為一種將工作流程化的新型管理方法,體現的是一種集體力量、團隊精神,就是由從事相同或者是相近工作的人組成幾個人的小團體,然后通過整體的合作,積極開動腦筋,運用集體的智慧,從各個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品管圈的工作方式比較靈活,并且強調的是人員的有效結合,利用少量的人員,發揮最大的功效。品管圈管理模式通過系統的分析影響管理質量的關鍵因素,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和控制措施,合理配置人力,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管理質量[5]。相關研究顯示,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手術器械進行管理,優化管理流程,能夠保障手術器械的高效、順利運轉,降低運轉中手術器械濕包發生的不良事件,從而提高管理水平[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濕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醫師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器械的管理質量,降低不良手術器械的濕包率,提高醫務人員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1] 何慧芬.手術器械模塊化管理模式的建立[J].全科護理,2011,9(9):2309-2310.
[2] 黃 群,周凱云.品管圈在提高燒傷病人床單元舒適度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4):1692-1693.
[3] 陳曉燕,談紹峰.高壓蒸汽滅菌包原因分析及控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273-274.
[4] 蔣菊英.淺談規范化管理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5):524-526.
[5] 汪四花,林 芬,沈國霞.品質管理活動在病房用藥安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60-61.
[6] 肖素文.品管圈在手術室與供應室一體化模式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3,9(1):172-173.
(本文編輯 陳景景)
529000 江門市 廣東省江門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張彩虹:女,大專,主管護師
2014-11-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