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宣澄
摘要:當前,互聯網電子商業業務呈現不斷擴大趨勢,金融在市場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互聯網電商平臺和金融機構優勢互補,互通有無。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的業務在不斷拓展,主要集中在資金的存儲網絡支付平臺和網上借款。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在金融市場異軍突起,備受關注。而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引起了政府及其相關專家學者的擔憂。處于當今“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行業可謂是一把雙刃劍。筆者通過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監管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 金融風險
從目前筆者所查的資料來看,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在歷時十年的發展之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迎來重大轉機—余額寶,這一隸屬于阿里巴巴集團之下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業務,為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正如歷史上每一次新興產業的發展一樣,新產業的發展必然會對傳統行業造成重大沖擊。在這一社會發展轉型時期,促使社會發展的各種因素在不斷轉變中,如在資本投資領域,許多投資人將投資方向轉向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互聯網金融行業高利潤的驅使下,眾多投資人為了獲得高收益,準備在互聯網金融產品方面大干一場。在金融投資方面,收益和風險是并存的,在這一輪投資浪潮的推動下,互聯網金融風險狀況再次被人們所關注。為建設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健康運行體制,需要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策略有效途徑進行探討。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現狀分析
(一)過度依賴第三方支付平臺,缺乏獨立的行業運作系統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時代備受青睞的支付形式,‘第三方”是通過與國內外各大銀行簽約,形成某一種協議的獨立機構。目前在中國影響力巨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有四個,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在線、匯付天下,其中支付寶依托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和企業實力,成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的霸主。第三方支付的金融活動是由非金融機構進行的資金支付的服務活動。其中,支付寶、財付通主要是用于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上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支付。
一般情況下,買賣雙方基于對第三方平臺的信任,買方在網站上選購物品,然后賣方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賬戶支付貨款。在這一背景下,就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性提出了極大的挑戰。目前,支付平臺主要有兩個風險。第一,平臺難以控制用戶數量的變化,在短時間內用戶急劇增加的話,第三方支付系統運行壓力就會加大甚至有系統崩潰的可能。第二,目前,第三方支付系統沒有獨立的安全保護系統,而且部分第三方支付系統本身就存在著弊端。到現在為止,中國已經有30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而彼此之間的發展差異,也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風險所在。立足于余額寶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的獲益于銀監會的利率管制。余額寶為了獲得更多的用戶,其為客戶提供的利息率一定要足夠吸引人,導致存在的風險具有結構性的特征。有朝一日,金融領域實現了利率市場化,余額寶的收益的出現結構性風險就會進一步增大。
(二)網絡貸款的安全性較低,眾籌模式易偏離方向
網上借款業務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的主要業務之一,目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網絡貸款模式就是人人貸、點對點信貸等。相對于傳統的借款模式,網絡貸款模式具有操作簡單,風險共擔的優點。具體而言,網絡貸款模式會有人在網上發布借款信息及借款利率,當然,這個借款利率是高于銀行利率的。借款人這么做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的關注。網絡借款模式是雙向的,簡言之,貸款人通過發布信息尋找借款人,借款人通過發布信息尋找貸款人。根據筆者所查閱的資料,目前,我國互聯網網絡貸款平臺已經超過了五百家的規模,并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涉及資金達上千億元。但是,這種網絡平臺運營的風險在于不具有阻礙黑客攻擊的能力,導致網絡平臺上用戶信息的泄露和資金的損失。
此外, 眾籌模式也是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的主要業務之一,其業務運行形式主要是“團購”和“預購”。眾籌模式要想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下去,集資人之間信的息共享和彼此信任是其發展的重要條件。但在實際的籌資過程中,投資人和借款人不對稱的信息輸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形式就會出現較多非法集資的行為。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有效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基本原則
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立法工作,確定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的基本原則。第一,嚴于律己。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巨大收益面前,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嚴于律己,遵守行業規范和法律法規。第二,服務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行業產品主要是網上虛擬經濟形態,必須立足于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一原則,才能確保網上金融產品的可持續發展。第三,公平公正。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公平公正的行業環境,只有,互聯網金融行業才能抵制住惡性競爭,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健康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基本策略
首先,建立完善的監測互聯網金融系統風險體系。目前對互聯網金融系統處于初始階段,尚不完善。在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的現實條件下,制度管人便顯得尤為重要。其次, 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安全護航,強化政府監管部門的作用。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產品不斷受到的黑客攻擊,我們目前專業的網絡安全專家相對不足,培養、專業的網絡安全人員勢在必行。最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的風險識別能力。網絡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凝聚共識,加大對互聯網的詐騙手段的宣傳,防患于未然。
三、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行業已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牽涉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加大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的監管,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創造健康的發展空間已成為時代的呼喚。
參考文獻:
[1]李淼焱,呂蓮菊.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監管策略[J].經濟縱橫,2014,08:87-91
[2]洪娟,曹彬,李鑫.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特殊性及其監管策略研究[N].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09:42-46
[3]莊維強.P2P網貸金融的運行模型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
[4]許雯.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