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技術創新成為了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從而使得科技研發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命脈,但研發工作需要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大,如何合理有效的把控研發工作的支出呢?這成為了目前高新技術行業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從財務角度對研發支出工作進行細化分析,重點關注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現狀、原因、應對及信息披露等問題。
關鍵詞:管理高新技術企業 研發費用 會計
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現狀
(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現狀
根據目前我國最新頒布并實施的會計準則要求,高新技術企業對于研發支出的費用進行會計處理過程中,應當根據研發費用發生的不同時段,進行區別分類,即調研階段的費用支出,需要進行歸集并計入損益中,而在實際開發階段中發生的費用,在滿足特點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資本化處理,最終計入無形資產。但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沒有按照要求將符合研發費用資本化條件的費用支出進行資本化處理,而是通過將全部的研發費用支出費用化,這部分企業一般研發費用支出較少。
(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現狀的原因
1、研發項目過多,項目成本歸集困難
研發項目的成本構成主要為人工成本、研發耗材成本、研發設備使用成本,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講,技術的先進性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為了提升競爭力,這些企業往往需要同時進行多個研發項目,為減少研發成本,很多研發人員都身兼多個研發項目,因此很難對每個項目成本進行有效的歸集。
2、研發過程各階段區分困難
財務人員在實際研發費用會計處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進行區分,否則無法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判斷,而一個項目的研發過程中,從開始到最終獲取成果,需要經歷很多階段,且不確定有明顯的先后關系,這樣,對于沒有任何相關技術知識的人員來講,區分過程確實非常困難。
3、開發階段資本化條件無量化標準,判斷困難
企業技術開發階段的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需要滿足會計準則提出的五個必要條件,但從這五個條件的具體描述來看,并沒有制定具體的量化標準,而是描述性語言,需要企業自行進行判斷。比如,在技術層面上完成研發活動的可行性,這種條件在研發成果沒有最終投入使用前,無法進行有效的判斷,只能靠企業的主觀判斷,取決于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發展和市場的判斷和偏好,所以在沒有具體量化標準的情況下,企業財務人員很難進行準確的判斷。
4、會計準則對研發費用的管理未制定強制性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并沒有制定嚴格的規定,用以制約研發費用會計處理過程,使得企業往往選擇對企業有利的會計處理方式,而不是依據實際情況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還是費用化作出客觀的判斷。
5、當期可加計扣除的金額受資本化影響
根據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相關政策的要求,當期費用化的研發費用在稅前可以按照150%進行扣除,如果研發費用最終形成無形資產,應該在不短于10年的期間內將無形資產的成本進行攤銷,雖然研發費用最終都能在稅前進行抵扣,因為扣除的時間點不同,對于稅收優惠的幅度也會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研發費用高的企業為了獲取盡可能大的稅收優惠政策,而選擇將研發支出費用化,以降低資本化對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
6、高新技術企業利潤率較高,利潤操縱的動機小
雖然企業可以通過研發支出費用化獲得較高的稅收優惠,但由于研發費用較高,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也會影響企業的當期利潤,使得這部分研發支出并不能給企業的當期帶來更多的利益。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講,其自身的收益與企業的業績息息相關,因此,企業管理者通過將當期損益中的研發費用減少的方式來提升利潤的動機較小。
7、資產負債率受資本化影響
資產負債率對于不同行業來講,標準也各有不同,而資產負債率較高的企業受到的相關債務契約的制約較多,由于企業研發費用資本化可以影響企業的當期利潤,從而給企業帶來無形資產,使得其間接的影響到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因此,這部分企業具備較強的動機提高資產總額,降低財務風險,最終達到降低債務成本的目的。
8、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關注度不夠
無形資產是研發費用資本化的產物,但從目前我國企業對無形資產的關注度來看,其遠遠低于對有形資產的關注度,主要是由于我國企業管理者對于知識產權的了解較晚,保護意識比較落后,沒有意識到無形資產的發展潛能,使得我國企業管理者對于無形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直接影響對于研發費用資本化的積極性。
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現狀的應對建議
(一)加強對企業會計準則實際運用的指導,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
導致企業會計準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的主要客觀因素有項目成本歸集困難、研發過程各階段區分困難、開發階段資本化條件無量化標準判斷困難。因此,會計準則委員會應當根據企業實際面臨的問題,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相應的調整,對于常見的情況作出明確的規定,具體執行條件進行量化,同時,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會計準則的宣傳工作,到企業進行實地的考察和指導,協助企業財務人員提升自主判斷能力。
對于成本歸集困難的問題,企業可以通過事先立項的方式,根據研發人員在每個項目花費的工作時間來分配成本,也可以通過分配制造費用的方式對研發費用進行分配,這樣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歸集難度。另外,由于很大一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并沒有進行復雜歸集成本和費用的能力,因此,相關部門的培訓和指導顯得更加重要了。
(二)加強稅收優惠的管控,做出一定的調整
從稅負公平的角度來講,在研發費用相同的情況下,研發費用資本化的企業和費用化的企業應當獲得相同的稅收優惠,但從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研發支出費用化的企業,可以更多地獲得稅收優惠,而研發費用資本化的企業卻不能,顯然,這樣并不符合稅負公平原則,會使企業將所有的研發支出或很大一部分研發支出進行費用化,而并不是按照準則要求滿足條件的進行資本化。因此,進行稅收優惠的調整工作,是引導企業按照會計準則要求進行執行的必要措施,相關政策的調整,應當充分考慮到時間價值對于企業稅收優惠的影響。
(三)企業應加強研發費用的管理核算
高新技術企業應當根據企業自身的管理特點,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研發支出費用核算管理體系,做到從預算的編制、執行到驗收的整個環節的實時把控,加大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培訓力度,從而提升財務人員業務能力,保證研發費用會計核算質量。
(四)企業應對根據具體研發項目進行單獨核算
研發項目較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制定明確財務核算制度,在研發項目立項前期,針對各具體研發項目單獨進行財務核算,確保各研發項目的研發費用會計處理合理、清晰。尤其對于有國家資金補助的研發項目,更應做到專款專用,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中規定內容進行細化管理,處理過程可選擇按照資本發和收益法兩種會計核算方法之一進行處理。
三、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信息披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建議
(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信息披露過程中的問題
1、存在準則執行不到位,披露形式不規范的情況
在我國會計法和會計準則的要求中,對于會計信息披露的格式、信息披露的層次性、結構性等內容均作了詳細的說明,但從企業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公示的財務報告內容差異較大,尤其是對研發支出費用的披露內容更是沒有按照要求執行,即沒有對 “當期損益”和“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費用進行分別披露。
2、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
從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報告來看,大部分企業由于對無形資產的認識和關注度不夠,導致對無形資產的確認方式不完整,進而出現財務報表對無形資產的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
3、信息披露內容比較隨意
根據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報告的研究發現,部分企業并沒有按照準則的要求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和費用化的區分,而是將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直接計入了“研發費用”,使得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時,嚴謹性不足,隨意性很強。
(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信息披露問題的應對建議
1、加強研發支出信息披露管理工作
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新技術企業并不愿意對公司研發的相關信息進行披露,主要是從商業信息泄密的角度考慮,但研發信息具有其特殊性,一部分信息內容從性質講屬于商業秘密,在信息披露過程中進行控制是正常的,但企業也應當考慮研發信息披露的有益價值,如可以向企業投資者或合作伙伴展示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多的外部融資,因此企業應當加強研發支出信息披露的管理工作,合理有效的控制披露的內容和數量,使信息披露發揮最大的價值。
2、增加研發項目非財務信息的披露,增加信息的傳遞性
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通常只對當年發生的研發費用信息進行披露,對于未來的信息預測并沒有進行任何工作,對外傳遞的信息量也不夠充分和全面。這樣外界就很難通過披露信息了解項目的進展程度及在未來可能面對的潛在變化和風險,對企業融資及未來的發展不利,因此我們在進行研發項目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應當增加非財務信息的相關披露,從而增加信息的傳遞性,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3、相關部門應當加強法律法規的完善與監管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信息的披露存在商業秘密泄露的可能性,使得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對研發信息披露的積極性不高,因此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加強監管力度,協助企業正確認識研發信息披露的積極意義,高新技術企業內部也應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對于披露信息進行嚴格把控,確保使研發信息披露工作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J].(財會 [2006]3 號).
[2]王蕾.高新技術企業 R&D; 支出會計處理與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大學 .2009
[3]王小寧 陸軍 曹禮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對企業研發費用的影響[J].會計之友.2009(7) 下
[4]谷豐華.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的會計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