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強
微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因其操作靈活簡便、針對性強深受師生喜愛。本文結合高中數學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探討,談談對微課的認識以及論述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力求讓微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有力幫手。
高中數學微課策略一、微課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高中數學許多知識點與生活息息相關,微課以某一概念、定理、案例為中心展開教學,模擬現實生活情境,將學生帶到感興趣的問題探索中,微課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教學知識點零碎,表現形式直觀,聲音、圖形、文字相結合,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可以有一個自定進度的學習,即利用視頻的暫停、重播,有利于學習者根據個人情況,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防止學困生出現學習困難。微課雖小,但知識內涵豐富,教學意義巨大,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穩步推進,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通過微知識、微學習,形成大道理、大智慧。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信息,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2.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高中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重點、難點是學生建構知識結構的障礙,為了強調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將重難點問題設計成微課程的形式展示出來,微課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到八分鐘時間,播放音頻或視頻,針對性地講解一個知識點,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象間的關系”教學,教師借助幾何畫板,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種函數的圖象,讓學生觀察互為反函數的函數圖象的動態轉化過程,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具體,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利用微課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高中數學微課制作
高中數學微課的制作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根據學生的需求,展開調查研究,進行預設,選定微課制作內容,微課資料的選取,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取圖片、音樂、影視資料,創設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微課教學設計要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語言要簡明扼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想象力,趣味性要強,使學生的印象深刻,微課的教學內容少,聚集問題,突出主題,突出課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加強某個教學環節,內容精簡,資源容量大,微課制作要考慮動畫的整體效果,根據主題內容體現圖片和文字以及動畫效果、圖片和文字的處理,避免過于花哨,要突出知識點。
2.利用微課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研究、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師選擇、設計數學問題是教學活動的關鍵,數學問題產生于數學情境,在教學活動中,要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素養。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拓展豐富教材內容,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微課程情境的創設,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引入課題。例如,“空間四邊形”有關問題的教學,教師只在黑板上作出空間四邊形的平面直觀圖,一些學生認為“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是相交的”。教師利用三維立體幾何畫板,制作微課課件,展示旋轉運動的空間四邊形圖形,讓學生真切感受空間立體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觀察過程中,理解了“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不相交”,在體驗過程中發現了“異面直線”,為“異面直線”的教學埋下伏筆,通過創設情境,微課產生了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3.利用微課建構數學活動
微課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利用微課構建教與學的協作環境,師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課上時,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利用微課教學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函數的圖象、三角函數的性質、等比數列、解斜三角形、立體幾何用空間向量的解法等知識點,都是數學中的難題,教師把這些專題制作成微課程,讓學生仔細探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養,通過開展微型探究活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引導學生圍繞數學問題,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參與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挖掘探究的因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學生的自主建構,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傊⒄n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為教師課堂教學創造了便捷條件,微課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環境,創設情境,再現生活,使學生融入問題環境,動態展示數學知識的發展和變化,變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建構知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突破教學重難點,體驗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傅衛軍.新教育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新課程,2015.
[2]黃欽梅.淺析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讀寫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