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媚霞
[摘 要]邊讀邊寫的方法,不失為小學作文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將讀作為打開小學生認識作文的突破口,讓學生從讀作文中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并靈活運用于寫作中,這樣能有效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 作文 讀 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08
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領悟讀、寫兩種方法的精妙,并將這兩種方法化為己用,真正理解其精髓,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讀作文對于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學生剛接觸寫作,沒有素材,沒有寫作技巧,沒有寫作習慣,使得學生寫好作文難上加難。將讀作為打開小學生認識作文的突破口,讓學生從讀作文中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并靈活運用于寫作中,就可以為學生寫好作文奠定基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讀故事,為學生寫作鋪路
小學生初次接觸作文,對作文這種語言表達形式沒有形成一定的認識,使得學生“下筆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將讀作文作為突破口,讓學生閱讀大量的作文,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而讀何種類型的作文,顯然成為教師作文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對于沒有接觸過作文的學生來講,故事性作文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讀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真正實現小學作文的教學目標。
現以《小鷹學飛》為例,從題目可以看出,教材內容屬于故事性內容。課前,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對課文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明白教學內容蘊含的道理。為此,教師提問:“小鷹學飛講述了什么道理呢?”經過教師對課文的剖析,學生認真回答教師的問題“小鷹學飛講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也使學生明白了要虛心受教的道理。課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由于學生還不懂在作文中蘊藏道理,只是簡單描寫,大部分學生都寫自己養的小寵物以及與小寵物之間的感情。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能夠接受和理解的內容難度不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簡化作文的理解難度,先從閱讀故事性作文出發,讓學生對讀作文產生興趣,從而讓學生成功過渡到寫作文。
二、讀作文,積累豐富素材
作文素材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寫作質量,學生寫不好作文、不知道怎么寫作文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作文素材儲備少,導致學生寫作時沒有辦法對作文題目展開論述。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閱讀作文,不斷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奠定基礎。
現以《微笑著承受一切》為例,學習課文之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微笑的力量”為主題進行寫作。在此之前,教師要求學生閱讀作文,并將其作為一項作業任務,每周定期抽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如名言警句、好詞好句的記錄情況等。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將閱讀中積累的素材用到作文中。有學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句名言“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價值?!边@學生的作文主要寫的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用這一句名言畫龍點睛,使得文章的觀點更具說服力。同時,有學生在寫作中巧妙運用自己摘錄的好詞好句,使得作文語言更加優美。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素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作文中有更多的話可以說,又可以為學生寫好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讀方法,借鑒寫作方法和技巧
寫作文時,如果已經確定主題、素材,決定作文是否優秀的關鍵就在于方法。采用恰當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對整篇作文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讓整篇作文讀起來猶如行云流水,其作文布局緊湊完整,就可以讓作文大大加分。所以,運用讀作文的方法,讓學生更加容易寫作文,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讀方法,學會借鑒寫作方法和技巧。
現以《第一次抱母親》為例,課文首先交代“我”抱母親的原因——母親生病了,其次寫“我”抱母親的感悟以及“我”對母親的回憶,再次寫母親對“我”抱她這一舉動的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對課文進行分段,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剖析,讓學生了解文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習課文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大部分學生按照文章的格式寫了自己與父母、教師之間的故事,并且在作文中也實現了對課文寫作方法的靈活運用。
總之,讓學生喜歡閱讀,理解閱讀的真正目的,從閱讀中積累豐富素材,找到寫作方法和技巧,通過對這些寫作方法和技巧的借鑒,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