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芬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每一個美術教育工作者都應關心的問題,因為有了想象力明天才會變得更加美好,一切本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才可能成為現實。因此,我們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須在如何引導方面進行想象上多下功夫,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我對培養學生學習的想象能力談一些體會。
一、通過興趣提高想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一進入課堂,就要根據學生好奇、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興趣點,憑借一定的教學手段,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揮,充分想象的氛圍,使學生獲得知識、表現繪畫的欲望,從而主動自覺地進入想象氛圍,在想象創造中得到快樂。教《假如我是巨人》時,我先通過播放《格列弗游記》把學生帶入神奇的動畫中,天性好奇的孩子平時就喜歡看動畫片,特別是當這么一個巨人出現在畫面中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此時我再利用出示巨人讓學生想想巨人能幫助我們什么,通過討論,孩子們腦海中的記憶就啟發了出來,準確而鮮明,產生強烈的表現力。還可用謎語激趣,教《漂亮的小鬧鐘》一課我通過出示謎語,讓學生猜一猜,使學生主動自覺地進入想象的氛圍,接著訴說鬧鐘形狀時,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漲,自覺地隨著記憶進入了想象世界。因而,激發學生豐富的興趣,為想象插上飛翔的翅膀,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就能很好地培養提供他們的創造想象和再創造想象能力。當然借助童話來培養和發展兒童想象力也非常重要,因為童話最突出特點就是想象。在教《童話城堡》中,我利用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童話故事導入,從而引出城堡,讓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童話的想象優勢,借助童話來培養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在童話曲折的故事情節中,我們通過借助生動的語言、表情及藝術形象的描繪,可以使孩子聯想到真實的形象,通過形象的聯想,從而發展想象。
二、通過圖案去想象
色彩鮮艷的圖案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案不像文字那樣單調,它可以開拓兒童的想象。因此,指導學生描繪圖案時,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揮想象力,把單一的圖案變成豐富多彩紋樣。例如:教學《多姿多彩的靠墊》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靠墊畫面,想象一下靠墊的紋樣,說一說你會畫些什么?學生就會想到汽車、蝴蝶、花朵、蘋果、杯子、西瓜、蘑菇、樹木、動物等,因而圖案是我們開發想象的好方法。每個人的理解、想象力都是不同的,最終的表現結果自然也是豐富多彩的。
三、通過優美音樂激發想象
音樂和美術是一對兄弟,相互交融、滲透。它容易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浮想翩翩,因此通過音樂的欣賞讓孩子去想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通過欣賞優美的音樂,那種詩情畫意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如《小橋流水》一課中,欣賞水、橋等特點圖片,配上一段動聽的音樂,學生陶醉在美景中,仿佛親自游覽了全國各地家鄉的美貌一般。此時,音樂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如,在上《虎頭飾》這一課時,我提前跟音樂老師打好招呼,那么在美術課上學生隨著音樂唱歌,通過學生邊唱邊說,那么學生腦中就順其自然地想起了老虎的特征,在教學中,我們不僅開拓學生思維,從而激發了想象,學生可以自然感受,自我體驗,自由想象唱自己所想的畫,并在音樂的過程中找到興趣,這對他們學習美術是如此的快樂,自己也就很樂意投入到美術課中去。
四、通過觀察去想象
觀察是基礎,當孩子學會了去觀察周圍的一切,并通過觀察去聯想,那么想象就很自然地實現了。比如《手型的聯想》一課就很有趣,我從“觀手”這一活動一步一步進行,同學們有的說自己的手像老姜,有的說像山峰,有的說像楓葉,有的說像仙人掌,有的說像珊瑚,有的說像鹿角,這么多有新意的想法從孩子們的口中脫口而出,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中,我知道他們嘗到了想象的甜頭。在作品展示時,他們給了我更多的驚喜,使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想象力,簡單的手型被他們變成了小雞、小狗、渾身是花紋的魚、長滿果子的樹、電話機……十分鐘前他們的白紙上還只有一只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手呢。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就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讓他們去異想天開,讓他們用心靈去畫畫,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因而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培養學生想象能力這一關鍵問題,要善于啟發引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引發聯想,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的想象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畫面上大膽表現自我,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表現出來。使學生愉快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在美術的大海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