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新
【摘要】 目的 分析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方法。方法 選取84例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及同期84例汽化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手術均成功, 手術時間30~86 min, 平均手術時間(52.1±11.5)min, 術中切除的腺體質量為32~144 g, 手術后對患者的膀胱進行12~72 h的沖洗, 尿管的留置時間為2~5 d, 平均留置時間3 d。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出血量(78.2±1.8) ml、住院時間(3.5±0.8)d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8%均優于汽化切除術患者的(156.2±1.3) ml、(7.0±0.6)d和14.3%(P<0.05)。結論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后的并發癥可以通過護理來避免和預防。
【關鍵詞】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并發癥;預防;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55
在老年男性的泌尿系統疾病中, 前列腺增生十分常見,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是當前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 該治療手段有著創傷小、恢復速度快等優勢[1-3]。但是該手術后的并發癥較為常見, 有的并發癥甚至會危害到患者的生命, 因而該項手術后的并發癥引起了臨床工作者的關注, 本次研究將本院泌尿男科接收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結合患者不同的并發癥以及病因, 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最終收獲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泌尿男科2014年3月~ 2015年3月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84例, 年齡52~85歲, 平年齡均68.5歲。臨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排尿障礙、夜尿頻繁或尿潴留等, 其中部分患者存在輕重不一的內科疾病, 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和冠心病等。患者在入院后經過肛門指診及B超檢測進行確診。另選同期84例行汽化切除術患者作為對照。
1. 2 手術方法 患者均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 隨后截取石位, 通過尿道口將電切鏡插入其中, 并在電視監視系統的作用下, 觀察膀胱三角區和增大前列腺之間的聯系, 將后尿道的精阜位置和前列腺的增生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沖洗液選擇5%葡萄糖, 灌注壓力保持在4.9~5.9 kPa, 隨后實施電切手術, 術后將22~24號三腔導尿管防止在其中實施導尿管引流, 氣囊采用15~20 ml生理鹽水進行填充, 然后在導尿管中的接一定量的沖洗液, 隨后送入病房中。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手術均成功, 手術時間30~ 86 min, 平均手術時間(52.1±11.5)min, 術中切除的腺體質量為32~144 g, 手術后對患者的膀胱進行12~72 h的沖洗, 尿管的留置時間為2~5 d, 平均留置時間3 d, 手術后有1例患者出現膀胱痙攣現象, 但在實施了良好的護理后, 痊愈出院, 有2例患者出現暫時性尿失禁現象, 在護理人員正確的縮肛訓練后得到回復, 最終達到正常的排尿功能, 其他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并發癥情況。
2. 2 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出血量(78.2±1.8) ml、住院時間(3.5±0.8)d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8%均優于汽化切除術患者出血量(156.2±1.3) ml、住院時間(7.0±0.6)d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4.3%(P<0.05)。見表1。
3 討論
3. 1 電切綜合征和循環超負荷的觀察與護理 電切綜合征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手術中沖洗液在經過了手術創面, 引起了大量的吸收造成的稀釋性低鈉血癥以及血溶量增多。患者在手術后的幾個小時中存在煩躁、嘔吐、惡性甚至昏睡的現象, 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腦水腫和心力衰竭, 該種并發生的發生幾率在2%左右[4, 5]。本次手術治療中使用的沖洗液是滲鹽水, 并為出現該類不良并發癥。但是此類手術治療中的對象主要是年老體弱的患者, 有的患者存在心臟疾病, 同術前存在禁食和術中體液吸收過量等情況, 十分容易造成循環超負荷和心力衰竭的癥狀, 因此在術后的這段時間內要嚴密觀察患者有無胸悶、急促、心率過快和惡心嘔吐等癥狀, 同時還要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血氣、心率等變化, 實現對不良并發癥的先兆可以及時發現, 一旦出現以上癥狀, 要及時給予患者吸氧, 并按照醫囑給予靜脈不重高滲鹽水和尿劑。在持續沖洗過程中要保證采用滲鹽水等液體, 液面要高于患者恥骨平面, 避免造成血塊淤積, 導致引流不暢, 進而出現患者吸收沖洗液的現象。
3. 2 出血情況的觀察和護理 術后的出血主要分為早期、近期和遠期三個階段, 各個階段的出血原因、外部表現和護理方式是不同的。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前列腺部位的血管密集, 術中沒有徹底實現止血, 腹部的壓力增大, 膀胱出現痙攣以及體位出現改變和術后凝血功能不足等造成的。術后可以進行有效止痛, 幫助減輕出血量。由于術后會有較為強烈的疼痛感, 因此患者會經常的活動, 造成出血情況的進一步惡化, 增加了創面的出血嚴重程度, 造成大量的出血和血塊的形成, 極易引起尿管的堵塞, 造成膀胱的痙攣現象, 導致患者出現更加嚴重的癥狀[6, 7]。因此要保證膀胱沖洗管時刻通常, 對引流管要進行經常的沖洗和擠壓, 防止出現扭曲和阻塞管道壓迫的現象。在沖洗過程中要觀察沖洗液的顏色和形狀, 在開始沖洗的階段要快速, 隨后結合沖洗液的顏色調整沖洗速度, 在此期間要密切觀察沖洗液的顏色和患者是否存在血壓下降和脈搏加快等癥狀。若血量較多, 則需要及時報告給醫生, 對患者及時采取止血治療。近遠期的出血是患者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排便用力過大, 騎跨過程中造成了損傷以及電凝結痂后創面出血等, 同時便秘、用力咳嗽引起的腹內壓強升高或是劇烈運動都會導致出血。因此術后要保證排便通暢, 并在手術后的3個月內禁止騎車、久坐和劇烈運動, 拔管后避免提前下床活動, 造成手術創面的繼發性出血。
3. 3 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患者留置尿管連續膀胱沖洗, 容易造成尿路的感染, 因此手術后除了實施抗生素預防感染外, 還要每天將尿袋更換1次, 將尿液及時倒掉, 每天用0.5%的碘伏對尿道口進行清潔和消毒, 同時保證患者的床鋪整潔, 保持患者相關部位的清潔度。
3. 4 暫時性尿失禁或是溢尿預防和護理方法 高齡患者容易出現尿失禁的危險, 在本次治療中有尿失禁患者出現, 在拔管前保證患者做好心理準備, 囑咐其多飲水, 定期開放夾閉的尿管, 這對拔管后的首次排尿順利有著較大的幫助, 同時指導患者實施提肛肌訓練, 練習4次/d, 每次的練習中進行10次連續縮肛, 高齡患者的訓練次數不宜過度頻繁, 避免出現血尿。
3. 5 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和預防 雖然電切患者需要的臥床和膀胱沖洗時間同傳統手術時間對比, 明顯縮短[8]。但是術后還是要保證充分的臥床和沖洗時間, 在這樣的狀態下肢體活動時間會縮短, 導致機體的血流減慢, 造成血液的淤積, 同手術后的藥物使用, 血流容易處于高凝狀態, 因而導致血栓的形成, 因此手術前要保證患者攝入低脂和纖維素食物, 多飲水, 在臥床期間要保證雙下肢的抬高以及伸縮活動, 實現下肢靜脈的回流, 避免出現血液郁結造成血栓, 盡量減少止血藥物的使用。
總之,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當前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有效治療方法, 但是手術后的并發癥對患者恢復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護理人員要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嚴密監視患者的情況, 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針對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的各種癥狀實施不同的護理和預防措施。減少患者并發癥的出現。通過一系列的護理, 在臨床上取得了較高臨床治愈成果, 有效避免和減少了手術后的并發癥, 顯著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徐冬冬. 中西醫結合治療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后下尿路癥狀的臨床觀察. 當代醫學, 2013(23):153.
[2] 康紅誼. 探討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術后并發癥的預防.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3, 24(7):803-804.
[3] 岳忠, 梁學志.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 中國實用醫刊, 2013, 40(11):35-37.
[4] 王祥福. 護理干預對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患者膀胱痙攣的影響. 當代醫學, 2014, 20(35):105-106.
[5] 王小華. 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術的臨床價值分析. 當代醫學, 2015, 21(34):40-41.
[6] 姚建英.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中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13(5):410-411.
[7] 仇世欽, 任永環, 于宗慧. 探討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術后并發癥的預防.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1):128-129.
[8] 陳娟.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硬膜外與靜脈自控鎮痛的應用比較. 當代醫學, 2015, 21(10):21-22.
[收稿日期: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