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范亞會
【摘要】 目的 分析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82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1例。術前麻醉中, 對照組行硬膜外麻醉, 觀察組行腰硬聯合麻醉。比較兩組麻醉效果。結果 對照組麻醉起效時間(16.2±3.4)min, 疼痛評分(4.9±1.3)分, 與觀察組的(10.9±1.3)min、(2.8±0.6)分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肌松效果優良率為90.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低血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手術中, 腰硬聯合麻醉起效迅速, 麻醉效果理想,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25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為妊娠期特有并發癥, 且在臨床中十分常見, 該病是現階段造成我國產婦與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將妊娠適時終止是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主要治療方法, 而這即需要應用剖宮產手術[1]。剖宮產手術常會給產婦造成較大創傷, 術前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可確保產婦平穩渡過手術過程, 同時也是確保剖宮產手術順利實施的關鍵[2]。目前, 關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產婦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麻醉, 醫學界還未形成統一定論。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此類患者行腰硬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 發現前者效果更為理想,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剖宮產手術的82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婦, 在產婦知情同意前提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1例。對照組年齡20~38歲, 平均年齡(28.9±6.4)歲;孕周34~39周, 平均孕周(37.1±0.8)周。觀察組年齡21~39歲, 平均年齡(28.4±6.1)歲;孕周34~40周, 平均孕周(37.5±0.9)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由專業醫護人員常規處理血壓過高現象, 確保所有產婦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為產婦實施常規吸氧, 做好心率監測工作。
1. 2. 1 對照組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在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后開通靜脈通道, 對皮膚常規消毒, 在L2~3展開硬膜外穿刺, 在穿刺成功后置管, 注入0.5%鹽酸利多卡因3 ml, 術中可追加10 ml 75%的鹽酸羅哌卡因, 且按照麻醉平面對手術體位加以適當調整。
1. 2. 2 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麻醉。產婦采取左側臥位, 首先展開常規的硬膜外麻醉, 其實施方法和對照組相同。在穿刺成功之后于L3~4處實施硬膜外穿刺, 在穿刺成功之后展開蛛網膜下腔穿刺, 回吸見腦脊液之后, 一邊回吸一邊注入0.75%鹽酸羅哌卡因1.5 ml, 給完試驗量后, 通過硬膜外給予4 ml 0.75%鹽酸羅哌卡因追加麻醉, 按照產婦麻醉平面對手術體位適當調整。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統計兩組麻醉起效時間(從痛覺阻滯起效時間)、產婦清醒后對術中疼痛評分(視覺模擬VAS評分)、低血壓發生情況(從麻醉起效后、剖宮產30 min、完成手術時分別測1次血壓, 舒張壓或收縮壓比正常值低即視為低血壓), 由術者對術中效果進行評定, 優:肌松情況良好, 手術順利完成;良:患者肌肉略緊, 手術還可實施;差:肌肉十分緊張, 導致手術無法實施。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麻醉起效時間、術中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10.9±1.3)min, 疼痛評分(2.8±0.6)分;對照組麻醉起效時間(16.2±3.4)min, 疼痛評分(4.9±1.3)分;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術中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 2 兩組肌松效果比較 對照組優16例, 良12例, 差13例, 優良率為68.3%;觀察組優23例, 良14例, 差4例, 優良率為90.2%;觀察組肌松效果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 3 兩組低血壓發生情況比較 手術過程中對照組5例(12.2%)出現低血壓, 觀察組4例(9.8%)出現低血壓,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在通過剖宮產終止妊娠時, 產婦應處于平穩、安靜狀態, 隔絕所有刺激, 且產科醫師與麻醉醫師應聯合起來對其血壓進行控制, 所選取的麻醉方法既需符合剖宮產手術相應要求, 同時還應確保產婦與胎兒安全, 避免血壓驟然降低而出現意外。
硬膜外麻醉為剖宮產傳統的麻醉措施, 然而因這一麻醉方式麻醉藥物的用量較大, 極易引發不良反應, 常會給產婦與胎兒造成一定影響[3]。另外, 這一麻醉方式存在骶神經的阻滯不全現象, 術中產婦自覺疼痛嚴重, 故而臨床需探討更為有效的麻醉方法。腰硬聯合麻醉是近年來逐漸得到應用的椎管內阻滯麻醉方法, 其既可良好鎮痛, 肌松效果理想, 同時還有術后止痛的作用。同時, 腰硬聯合麻醉所需麻醉藥物用量較小, 可有效減少麻醉藥物對產婦機體的危害。也有研究[4]指出, 腰硬聯合麻醉常會對血壓造成影響, 因此很多術者對這一麻醉方式存在疑慮。筆者通過臨床實踐發現, 只要對輸液速度、血管收縮藥物使用方法及劑量予以準確控制, 即可在實現良好麻醉效果的同時減少對血壓造成的干擾, 可顯著提高麻醉安全性。
本次研究中, 兩組患者低血壓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且觀察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更短, 肌松效果更為理想, 術后經調查, 觀察組術中疼痛更輕, 說明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實施剖宮產手術時, 行腰硬聯合麻醉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注意的是, 在應用這一麻醉方式時, 需注意合理控制用藥速度與方法, 減少低血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蔣硯秋, 劉云, 崔紅美, 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剖宮產前后D-二聚體與血小板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5, 36(23):3478-3480.
[2] 賴偉榮.瑞芬太尼用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剖宮產全身麻醉術的有效性觀察.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5, 5(6):51-52.
[3] 郝雪峰.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行剖宮產術的麻醉處理.中國傷殘醫學, 2014, 22(17):98-99.
[4] 陳翠英.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行剖宮產的麻醉處理.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20):25-26.
[收稿日期: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