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寶
摘要: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是現代英語教學思想的產物,是新大綱、新教材的要求,也是語言學習規律的體現,需要廣大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為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實施開辟有效途徑。
關鍵詞: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教學環境
在邁向21世紀,迎接信息化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中,外語水平在國民文化素質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英語的作用尤為突出。學校要實施素質教育,學科教學必然要體現素質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小學英語承擔著提高學生文化科學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重要任務。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如何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素質教育的重點呢?筆者認為開展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
下面談談本人對英語語境實踐教學的認識和體會。
一、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是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需要
英語語境實踐教學強調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相聯系,通過活動,給學生創造充分地 實踐語言的機會,使學生的言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諸多方面的素質,這些素質的形成不是靠教師的講獲得的,而是靠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的。英語學科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未來的現代公民應具備最基本的外語知識和運用能力,如具有能應付起碼的涉外情景的口語能力,能識別現代生活中常見的英語標識和文書。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必須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無論從教學內容的選取,還是課堂活動的設計組織和課堂情感氣氛的調度都應體現出鮮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英語學科素質教育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掌握,要嚴格遵循英語教學的客觀規律開展教學活動,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英語語境實踐教學體現了上述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英語語境實踐教學的實現形式
英語語境實踐教學過程與功能法的教學過程相一致,即①接觸:在逼真的情景中接觸包含多種語言形式的自然對話。②模擬范例練習:從對話中選取個別語法內容進行模擬練習,不斷重復,并根據語言規則創造出大量的句子來,通常使用自然的問答對話方式。③自由表達思想:提供情景,讓學生用所學的語言形式自由表達思想。英語語境實踐教學的核心是:教學環境和學生實踐。教學環境可分為社會環境、語言環境和課堂小環境。
社會環境對初中英語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社會環境包括學校環境以及學 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區環境,也包括國家教育政策和經濟文化發展的現實環境。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環境對英語教學十分有利,當代社會中商務、科技、旅游、文化等領域國際交往的日益增多,直接導致了對外語人才的大量需求。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外語不僅僅是學校里的一門學科,更是日后社會生活和個人發展的一種必需。
語言環境與小學英語教學具有緊密的聯系。語言學得和語言習得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環境。前者指掌握了母語的人由不會使用另一種語言,通過在學校環境中的正規學習途徑到學會使用這種語言的過程。而后者指人類學習母語的過程,即一個人在母語環境中自然而然學會母語的自然學習途徑。學校主要是“學得”目的語的場所,但它缺乏“習得”目的語的環境,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設法營造和改良語言環境。
1、“硬環境”。創設所謂“硬環境”是在室內設置英語墻報、英語標語、英語畫刊(報)等 ;在室外,開辦“英語角”,強化對各種物品的英語名稱的識記,以此體現和強化一種外語 氛圍。
2、“軟環境”。創設“軟環境”就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課內外經常使用英語,教師 用英語教英語,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會話等。學生英語實踐主要體現在“軟環境”中。
第一,課前交際5分鐘。每節課前留給學生5分鐘時間進行Free talk,起始階段主要談論當天的天氣、學生出勤情況和自我介紹等簡單話題。
第二,課中情景助教學。為了使學生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聯系,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
三、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英語語境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有些學生膽大,加上基礎較好,每次都能勇躍參加,如果教師不能有效調控的話,時間一長,活動就成了這部分學生的獨角戲,其他同學成了聽眾、觀眾。教學中要發揮不同學生的特長,要耐心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2、教師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英語語境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學生語言的準確性,更要注意到流暢性和得體性。對學生在口語實踐中出現的小錯誤,不要有錯必糾,以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只要學生開口講英語,就要讓他說完,如果出現錯誤,教師可說出正確的,讓學生重復一遍。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鼓勵,使他們樹立信心。
英語語境實踐教學是現代英語教學思想的產物,是新大綱、新教材的要求,也是語言學習規律的體現,需要廣大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為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實施開辟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