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新玲/哈巴河供電公司
?
電力營銷線損管理方法初探
閆新玲/哈巴河供電公司
【摘 要】電力行業關系著國計民生,在我國經濟發展建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目前電力營銷在線損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隨著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行業也在不斷改革創新,在配線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文章首先對電力線損做簡要概述,接著分析我國電力營銷線損管理現狀,再次闡述電力營銷線損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改善線損管理優化給出策略建議,以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電力營銷;線損管理;優化措施;策略建議
電力行業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做出巨大貢獻,隨著電網系統不斷擴大,管理難度也隨之提升。我們知道管理過程有很多細微的環節容易出問題,在電力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很大損失,因此我們必須預防為先,盡量避免出現問題。在電力營銷發展過程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配網線損問題的管理也愈發的受到重視,在我們發現客戶更新不及時、維護拖沓、系統信息殘缺等情況后,立刻要給予解決方案,并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尋找新方法中做出嘗試,力爭減少線損,提升管理水平。
我們常說的線損主要是指電網在傳輸和分配電能過程中,在傳輸設備間發生的電能損失現象。產生電力線損的原因有很多,如當電壓超過110V時會產生電力線損,當變壓器升壓或降壓時會出現線損,可見如果不加強管理,線損率一定會升高,線損率是損失電量在供電中的百分比,我們常用線損率反應電力企業的線損管理水平。因此我們提升線損管理首先要控制線損率,用數值體現提升管理的貢獻。面對線損我們要找到重點問題,并合理規劃科學管理方案,力爭促進電力企業提升經濟效益。
電力是能源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做好優化配置有利于國計民生,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減少線損將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目前我們對于電力營銷線損管理主要有幾個方面:
首先從管理組織方面看,電力企業有專門的線損管理組織,即線損管理小組,小組組長通常由總經理擔任,涉及到各個部門的管理工作的,由各部門抽調人員進組,通常進組人員為部門負責人,小組選取一人專職負責線損管理日常工作。
其次從管理改建方面看,隨著電力企業對線損管理要求的不斷提升,管理方面不斷改進,供電企業會收集數據,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計劃,對重點線路或易發生線損線路做重新調整或重點監控,部分線路通過降低配電變壓器負荷降低線損。
再次從應用新技術的方面看,在管理方面應用新技術主要集中在集抄系統、負荷管理系統等方面,通過使用補償裝置降低線損。各級用電企業都有在減少線損方面投入資金,但由于規劃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很多時候工作做的不到位,客觀上有遠程輸電、迂回供電等限制,主觀上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的水平有限也是個問題,因此整體提升線損管理問題刻不容緩。
再次從基礎管理角度看,目前我們已經有新技術注入電力企業,幫助其提升發展動力,可以說電力企業整體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在設備巡查與維護方面還是主要依靠人工,部分線路規劃不是很科學,浪費人力物力,值得一提的是線路絕緣水平偏低,電力線損居高不下說明電力系統基礎管理太薄弱。
最后從運營狀態方面看,電力企業也要顧及經濟運行,目前我們的電網供電半徑太大,重大設備運轉不靈活,檢修勢必影響用電,老化的設備影響節能系統的運作,造成更大的線損,直接影響電網的經濟運營,久而久之形成惡循環。
(一)線損管理組織部門工作實施不到位
一方面,電力企業線損管理部門對線損了解并不透徹,在分析事情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差,一味的聽取匯報,沒有親自調查就按照報告分析問題會造成思維定式。管理部門對于線損給出的策略不能很好的控制狀況,使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另一方面,一些地區在確定線損指標時相對偏激,沒有科學的指導,對線損置之不理,從認知上就沒有高度,沒有了解與深入學習,工作勢必被局限,在線損管理方面很難有突破。
(二)計量設備老化、控制線損設備投入少
要處理好線損,電力企業首先要收集足夠有效、精準的數據,我們常用的計量裝置是需要管理與維護的,該設備測量結果影響到線損指標的精準度,目前許多單位對計量裝置管理不夠重視,計量裝置本身就有問題,基本上測量不出準確結果,線損指標也不精準,影響工作。除了計量設備外,無功補償設備也是需要維護的重要設備,我們依靠它控制線損,部分地區布線不科學,影響整體布局,高額成本使企業無力投資更多的無功補償設備,線損難以控制。
(三)管理制度待健全
線損管理是有難度的,既需要技術含量又需要制定相應的獎懲計劃配合工作有序進行,很多電力企業忽視了這一點,并不重視以獎勵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線損管理制度直接關系線損管理工作的成敗,電力線損工作的成敗沒有精確的界限或者說明確的標準,這就不可能貫徹落實獎懲制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線損管理人員水平待提升
電力營銷線損管理需要既有技術又有能力的綜合性的管理人員,很多電力部門線損管理人員很難做到遇事自省,將問題歸之于惡劣環境,只看到技能能緩解線損,沒有意識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從根本上控制線損,可見很大程度上綜合素質強的管理人員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調整管理組織結構
線損管理組織部門的領導應不斷堅持學習,提升觀念,線損小組堅持科學管理路線,完善線損管理網絡,制定高效管理機制,在管理過程中,要明確各方面的職責,落實到單位個人,優化組織結構,從思想意識到工作執行都要協調一致,定期對線損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探討改進管理方法,推動管理走上良性循環。
(二)強化、改進電力測量裝置,科學設計無功補償設備
保證電力測量裝置的精準度是提升測量質量的基礎,對于精度低的電表應及時淘汰,全面推廣普及防竊電自動抄表且精度高的電表,從而控制計量損失。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避免人為因素,有必要對部分地區使用智能電表對誤差進行糾正。值得一提的是,關于降低計量裝置導致的線損的軟件還要盡快研發并配發使用,科技時代做好信息技術管理能夠提升工作效率。科學設計配電變壓器的無功補償是有必要的,通過使用電容器,變壓器功率被提升,從根本上避免了變壓器過度負荷導致線損。
(三)健全線損管理制度
首先從用電普查方面看,完善制度能夠有效控制營業漏洞,杜絕偷電,這里既要開展大規模的普查也要不定期開展特定地區的檢查,總表與分表都要檢查,總之采用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做好營業普查工作;其次從竊電懲罰的角度看,偷竊電的現象始終存在,我們要提升打擊力度,不定的檢查,一旦發現要照章辦事,對竊電行為予以處理。
(四)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管理人員要定期學習,吸收新精神新觀念,不斷提升業務技術水平,我們知道線損率不斷升高大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員積極性不高,工作推脫敷衍,對此我們應提升管理人員的思想與工作能動性,使之更主動的投入工作,而不過分依賴增加投資更新設備等方法。相信只要我們的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升,電力線損率一定會有所控制。
參考文獻:
[1]袁建梅.線損管理現狀即改進措施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01.
[2]楊成.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大眾用電,2012,05.
[3]付曉斌.淺議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信息化建設,2014.11.
[4]李田英.基于電力影響信息化的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信息系統工程,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