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喆+梁培可
摘 要:2013年,基于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近年來,在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帶一路”戰略在經濟發展、人文交流、區域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的發展歷程,深入分析了這一戰略對我國的深遠意義,并結合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研究;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03
1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背景概述
“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它有賴于中國與其他沿線國家的已存在的合作機制,利用區域合作模式和經濟、文化發展平臺,深化開展與有關國家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努力創造經濟上融合、文化上包容的利益共同體。
1.1 歷史背景
絲綢之路開始于古代中國,它是古代中國與外國進行貿易的歷史最為久遠的商業路線,“絲路”在古代主要用來向外輸送我國產出的絲綢、香料、茶葉、瓷器等商品,后來逐漸成為了東西方在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交流的主要橋梁。
1.2 時代背景
隨著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在悄然發生著變革,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影響著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進程,經濟發展問題仍然很嚴峻。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旨在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資源高效率地自由配置和市場的進一步融合。它旨在促進亞歐非地域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構建一個互聯互通的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也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 “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分析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沿線基礎設施建設、人文交流、貿易進出口的發展、物流業的發展、開創了地區之間的新型合作模式、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等等。
2.1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沿線基礎設施建設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公路的建設。2015年12月,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與巴基斯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簽署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建設合同。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鐵路的建設。2016年2月,由伊朗工程集團MAPNA和中國中機公司承建的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開始開工建設。該項目預計建設時長為42個月。項目竣工后,將有70輛中國機車在該段鐵路上行駛。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水電站的建設。2016年1月,由三峽集團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該項目為絲路基金第一個對外投機項目。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能源設施建設的發展和完善。“一帶一路”促進了天然氣、石油等能源管道建設,拓寬了輸電的渠道,促進了能源輸送方式的多樣化,保證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2.2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人文交流
戰略,加強了我國與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
一是文化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在“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包含了優秀的歷史文化元素,還融入了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當代文化元素,從而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現有絲路品牌成果優勢,借助于旅游業的發展,精心打造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動,形成建設“一帶一路”的合力。
二是教育合作與交流。我國要依托現有教育資源,促進人才交流項目,建設長期穩定的教育人文機制。與此同時,與沿線國家密切協作,建立并完善教育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人文交流長期合作穩定發展。
2.3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貿易進出口的發展
由表1可知,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過程中,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了我國與沿線各國的貿易合作,貿易進口量、出口量、貿易總額呈增長態勢。一帶一路拓寬了貿易領域、挖掘了貿易新增長點,鞏固和擴大了傳統貿易。
2.4 “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
(1)隨著公路、鐵路等交通網的建設,促進了物流規模、物流運輸效率、運輸周期等方面的大幅提升。
(2)“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使港口、運輸企業采取適應“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相關舉措,進一步完善大陸橋物流運輸相關基礎設施,多式聯運模式發生變革:海陸、海鐵聯運的聯運體系也會日益完善。
2.5 “一帶一路”戰略開創了地區之間的新型合作模式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等新興理論的發展,創新了經濟合作的發展模式。“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倡導共建、共商、共享原則。它是繼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第二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戰略,給國際合作帶來了新的理念。
2.6 “一帶一路”戰略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由圖1可以得出,在2006年—2015年中,人民幣國際化表現出了起步較晚、增長迅猛的特點。自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并逐漸進入實施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大幅提高。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龐大,刺激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一帶一路”經濟帶以內的經濟貿易活動的增加,這必將提高人民幣的使用范圍,更有力地促進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3 “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現有問題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都得以擴大,與此同時,我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也隨之出現,這些問題使“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有了一定的難度和風險。目前來看,“一帶一路”相關地帶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實施,需要建設更加完善的交通網、信息網、水電網、物流網、能源供應網等。我國還需要在相關的建設進程中對軟件和硬件方面進行不斷地改革和創新。而這些設施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要素。而這些,則依賴于國家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為在進行“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和推進過程中,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這些難度體現在:各國海關制度、金融政策、貨幣政策、勞務制度等方面都不盡相同。如何真正地實現貿易自由化、減少貿易壁壘、簡化通關流程、簡化過境流程等等問題,則需要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積極溝通、協調。
(3)“一帶一路”戰略的規劃,還僅僅是一個基本的結構框架,需要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逐漸充實內容并使之具體化。因此要開展與沿線各國的各種研討會議,以達成相關戰略共識。建立固定性跨國協商機制,制定一系列戰略實施規劃。同時在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讓這些理論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和理論層面,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實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積累寶貴的直接經驗。
(4)實物貿易摩擦和金融摩擦升溫。“一帶一路”戰略范圍包括東亞、東南亞、東歐等國家,由于各國國情和利益訴求不盡相同,使得在實施規劃中的局部利益無法完全契合。同時,我國加強沿線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與日本、德國等工業出口國的貿易摩擦加劇。2014年10月24日,由我國倡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這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但它影響到了亞洲開發銀行在亞洲的發展戰略,引起了美國和日本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敵視”。
4 “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建議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項重大發展任務。對于如何更好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我們給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發展建議:
(1)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網、信息網、水電網、物流網、能源供應網。加快貿易通道建設,目前我國與沿線國家的陸上貿易通道還不夠順暢,加強互聯互通建設更有利于我國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深化發展,從而更有利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開展和實施。
(2)加強沿線各國人文交流,實施人才戰略。在該戰略實施過程中,強化合作交流,創建人才和智力優勢;促進與相關國家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深化同有關國家的深情厚誼;充分利用我國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產業;以人才培養為突破口,推動優秀人才建設,為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3)我國在制定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要立足于我國的國情,同時結合沿線各國的發展現狀,以實現政策的一致性、科學性、實踐性和客觀性。勇于應對已經出現了的各種問題,在制約實施的各種機制體制問題上,要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在制度環境、人文環境、行政環境等方面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保障。
(4)提高我國企業的創新精神,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依托人力資源優勢,占領技術制高點,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我國出口企業的科技軟實力,以更好地應對貨物貿易摩擦。
為有效應對金融摩擦,政府要做好政策溝通協調工作,營造良好的合作環境;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引導和服務作用,優化信貸結構,為進出口企業提供多樣的融資渠道;國家間的銀行部門要在匯兌、結算等領域合作,創新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推動金融服務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沈利生,吳振宇.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3,(11):33 41,70.
[2]余道先,王云.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國際收支視角[J].世界經濟研究,2015,(3):3 14,127.
[3]戴東生,鄧雪.寧波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陸聯運樞紐的路徑分析[J].寧波通訊,2014,(19):42 43.
[4]韓永輝,羅曉斐,鄒建華.中國與西亞地區貿易合作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背景[J].世界經濟研究,2015,(3):89 98,129.
[5]張莉.“一帶一路”戰略應關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J].中國經貿導刊,2014,(27):13 15.
[6]丁曉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性與可行性分析——兼談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全面合作[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4):73 80.
[7]徐習軍.新亞歐大陸橋陸域開發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12.
[8]郭周明.新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J].當代財經,2013,(5):99 108.
[9]王慧,劉宏業.國際貨幣的慣性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J].經濟問題,2012,(5):110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