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曦+屈凡柱+張吉強
摘要:指出了現行的《清潔生產》教學中仍存在實踐教學環節少、教學評價方式簡單及教師缺乏清潔生產工作經驗的問題。提出了通過實施虛擬項目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教師參加培訓及考核評價體系改革等多手段教學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更容易掌握清潔生產審核的工作程序,適應相關的工作崗位,對建設應用型大學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清潔生產;虛擬項目教學;多手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1-0147-02
1 引言
清潔生產起源于1960年的美國化學行業的污染預防審計。而“清潔生產”概念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至1976年歐共體在巴黎舉行的“無廢工藝和無廢生產國際研討會”。在1979年4月歐共體理事會宣布推行清潔生產的政策。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與環境發展規劃中心開始在全球推行清潔生產政策,經過20多年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2003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頒布和實施,《清潔生產》課程被納入高等教育,成為環境科學或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
該課程重點在于掌握清潔生產審核的方法和過程。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可以降低能源與原材料的消耗,削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率。結合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理論教學與課堂實踐訓練并重的原則,使學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論,也能夠適應與《清潔生產》課程相關的工業崗位,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2 《清潔生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實踐方面的要求
查閱文獻發現,現行的教學方式仍以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為主,有的學校甚至沒有案例教學,更沒有安排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過于沉悶,自學能力與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培養的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導致在就業中缺乏競爭力。
2.2 教學評價方式簡單
課程的評價方式大多都采用的是平時成績占30%,考試成績占70%的方式,這種評價過程及考核方式過于簡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往往都是靠考前突擊、死記硬背通過考試,沒有學到真本事,與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的不符。
2.3 教師缺乏清潔生產的工作經驗
多數學校的授課老師本身不從事清潔生產方面的研究,也沒有清潔生產的工作經驗。導致在講授案例時,抓不住重點,不具有吸引性,降低了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鼓勵授課老師參加清潔生產審核培訓,并到企業掛職,在清潔生產審核管理員和清潔生產審核員崗位上進行鍛煉。
3 多手段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針對《清潔生產》課程存在的問題,課程教學小組對課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的基礎上做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增加虛擬項目教學模式
虛擬項目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設計出符合教學的項目,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讓學生成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分工協作完成整個項目,最終達到提高興趣,加深理解,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可以設計一個關于“魯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磷銨廠清潔生產審核”的具體項目來讓學生完成。學生自由搭配分成3組,每一組選出組長,成立審核小組,制定出詳細的工作計劃。通過企業給的資料,評價產污、排污狀況,確定審核重點,對審核重點進行物料平衡分析,分析廢物產生原因,提出解決思路,形成實施方案,并進行可行性分析。最終形成清潔生產審核報告,制成PPT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教師及其他組作為評委,給出合理評價及建議。
3.2 進行實踐教學
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檢測課堂學習及虛擬項目教學成效,就必須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就是增設實訓課時,由于學校所在城市沒有清潔生產審核中心,安排到山東省清潔生產審核中心不方便。故實踐教學主要是聘請省清潔生產中心的專家給學生進行講座,若正好有濱州市的企業需要做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時,可參與到審核工作中去。
在清潔生產審核的教學中,對企業提供清潔生產審核方案是比較核心,但同時也是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因為企業所在行業不同,包括造紙行業、印染行業、水泥行業、冶煉行業等等,各行業之間的生產工藝也不同,每次清潔生產審核所面對的現狀更不同,這就需要學生掌握好審核的方法思路。學生在參與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時,首先需要進行前期調研,主要包括企業概況、生產狀況、環境保護狀況及國內外同行的情況;然后進入企業進行實際考察,詳細了解企業的能源消耗、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廢棄物產生、生產管理狀況等,重點考察能耗、水耗、物耗大的部位,污染物排放多的部位,設備陳舊部位,事故多發部位;接著通過對現場考察與現狀調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與國內外先進同行之間的差距,從生產過程的8個方面找出原因,提出清潔生產方案。通過這樣一次清潔生產審核工作,能夠舉一反三,使同學們的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明顯提高。
3.3 授課教師參加清潔生產審核培訓
授課教師必須參加由環境保護部清潔生產中心組織的“清潔生產審核培訓班”,取得“清潔生產審核培訓合格證書”,并切實參加過清潔生產審核項目。執教教師也要多關注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的趨勢,關注“中國清潔生產網”,以更好地完成清潔生產課程的設計、教學及課后答疑工作。
3.4 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由以前簡單的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成績模式,改為平時成績(20%)、考試成績(30%)、虛擬項目成績(20%)、實踐成績(30%)的考核模式。虛擬項目成績主要是由教師和其他小組進行打分,實踐成績是由省清潔生產審核中心的專家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打分。新加入了虛擬項目成績和實踐考核成績,強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及滿意度有了極大的提升。
4 結語
在《清潔生產》教學改革中加入多手段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清潔生產》的教學方式,為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打下了基礎,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曲向榮.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李芬芳.《清潔生產》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3(24):161.
[3]張 婕.清潔生產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方環境,2011(23):252.
[4]劉春濤,于秀娟.清潔生產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1):63~64.
[5]李福生,邱冠文,呂春艷.現實與展望:虛擬項目化實踐教學與大學生自主學習激勵機制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70~71.
[6]鄧 劍.基于虛擬項目的新能源課程教改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8):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