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許昌市業余體校,河南許昌461000)
探討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實現
王玲
(許昌市業余體校,河南許昌461000)
在我國的行政事業管理體制當中,事業單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非營利性組織機構,事業單位在社會中為人們提供相應的服務,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因此,其財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過分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提出強化收支管理控制;完善內部財務制度等措施。
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實現
在我國社會的發展當中,事業單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能部門,對于社會的文化、經濟、政治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很關鍵。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暴露出的財務管理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在事業單位的未來發展當中,確定財務管理目標問題,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是至關重要。基于此,為了更好地發揮事業單位的作用,應當認識到其財務管理的特點及問題,注重財務管理目標與實現,從而確保事業單位更好地發揮職能。
新時期我國的事業單位取得了極大的發展與進步,針對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事業單位在國家的指導下,不斷創新和改革財務制度。隨著事業單位不斷深入的財務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收入支出措施、預算管理體制等內容。[1]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基于不同的單位性質,也會具有很多獨特的特點。
(一)預算編制不健全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為了更好地指導和輔助事業單位制定資金計劃支出,應當合理地編制預算。但有一些事業單位對于預算編制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也缺乏專門的領導機構,對于事業單位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情況缺乏考慮,因而時常面臨經費不足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很多具體的工作都沒辦法得到良好的開展。[2]財務人員對于本年度需求、實際支出情況等問題,往往缺乏系統的調查和匯總,因而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缺乏有效的指導性。在很多事業單位都面臨著經費超預算的不良情況。
(二)財務制度不嚴格
針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我國財政部門曾在相應的規范和意見當中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會計工作秩序,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會計制度,完成報賬、算賬、記賬等工作,并盡早在事業單位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會計工作。[3]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很多事業單位的財務處理行為仍然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例如,核算不規范、缺少手續、弄虛作假等問題還會經常性的發生。對于財務管理的作用、職能等,也不能有效地發揮,因而造成了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嚴肅性、規范性的缺失。
(三)管理體制不完善
在事業單位資金運行的過程當中,對于資金控制、內部會計業務等方面的內容,一些主管領導缺乏應有的重視,因而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內部管理體制也較為落后,難以滿足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也不能有效地監督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因此,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資金流失和資金浪費,使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管理失去控制。[4]在新時期的發展中,很多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中并沒有考慮到市場發展規律,在財務管理方面,也缺乏良好的發展理念,因而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十分欠缺,導致很多事業單位員工消極怠工的情況發生。
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事業單位資金來源、單位性質等方面的特點,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應當設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財務管理目標,從而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指明道路。
(一)基礎目標
在新時期事業單位的發展中,財務管理的基礎目標是確保高效、充分的應用國家資源,維持事業單位良好的運行狀態。事業單位主要是通過國家財政撥款獲取資金和資產,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當對財政資金進行高效、充分的應用,對國家設定的會計規章制度、財經記錄法規等,應堅決予以執行,對基礎操作規范、會計職業道德等,也應充分遵循。[5]在國家、社會的財務檢查、財務審計中,應進行積極配合,更好地監督與控制事業單位的財物管理情況,實現國家資源高效利用。針對事業單位自身的目標及職能,應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改善,使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更具可行性,更好地為社會和人民提供服務。
(二)發展目標
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發展目標是對投資和籌資工作進行加強,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事業單位為了更好地發揮社會服務職能,不但要對自身的整體服務能力、水平等進行不斷的提升,同時也必須具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具有決定性、關鍵性的意義和影響。對于社會形勢和社會需求,事業單位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要轉變傳統單純依靠財政獲取資金的形式,對市場、社會等資金來源和渠道進行擴展,從而改變過去政府辦事業的情況,形成社會辦事業的發展。
(三)最終目標
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最大化的績效。事業單位的目的并不是盈利,不過在當前社會的發展中,事業單位的運行逐漸受到市場的影響,雖然其根本性質仍然是社會公益和社會服務性質,但是事業單位仍然需要先確保自身的生存和發展。[6]在確保社會公益事業職能的基礎上,事業單位也要重視經濟效益。在新時期事業單位面臨的內部經濟業務活動、外部環境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不能再局限于預算資金收支管理,而是應當在財務管理中,將績效作為新的導向,在成本管理中,充分發揮績效最大化的作用,在事業單位的事業發展中,繼續投入事業單位所得,從而形成良好的發展循環,在事業發展中,實現共同的發展與進步,從而達到最大化績效的目標。
(一)強化收支管理控制
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編報工作的過程中,應當符合國家的相關制度和規定,在財務預算方案的制定中,要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事業活動進度等,在資金分配當中,也要嚴格遵循預算管理秩序。對于事業單位當中的投資管理活動、內部業務資金活動等,應當進行嚴格的劃分,對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員工之間的收入分配,要進行合理的管理與調節。[7]可以對一些企業當中的員工激勵制度進行借鑒,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等,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對于收支管理隊伍,應當進行穩定維護,更加高效地開展收支管理工作。
(二)完善內部財務制度
在新時期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不能只依靠傳統的財政資金,而是應當對籌集資金的渠道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向市場、社會等方面轉移籌資目標。例如,可以通過債權人籌資、教育投資、服務費用、科研成果收入、社會捐贈等形式,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事業單位的日常運行。對于固定資金,應當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中,應制定合理、科學的流程和制度,建立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固定資產實物管理。
(三)加強資金支出管理
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資金管理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應當由專人負責管理國家財政撥款的資金,對財政資金使用制度進行嚴格的制定,同時對使用方法、使用范圍等加以明確。[8]相比于其他的業務活動,事業單位應當將資金管理進行獨立,對崗位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不能出現一人多職的情況。對于所有的事業活動投入成本和產出,財務管理人員都應當進行準確的統計,對成本構成結構進行深入細化。同時應對所有對成本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考慮,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從而盡可能使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并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利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績效,從而實現最大化的績效目標。
事業單位是我國行政事業管理體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中,都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由于事業單位屬于非營利性質的單位,其運營目的是為社會公眾提供相關的服務。事業單位的資金大多來自于財政撥款,往往較為有限。基于此,應當對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目標及實現進行研究,確保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
[1]劉媛.關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目標及實現的具體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1).
[2]巨超.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創新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0):199-200.
[3]段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8):76-77.
[4]張莉.論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與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2):161-162.
[5]羅成.淺析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0):55-56.
[6]張雪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及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8):171-172.
[7]黃利強.實現戰略性財務管理——對創新公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探討[J].交通財會,2010(9):14-20.
[8]董新新.對《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解讀——基于水利基建管理事業單位會計目標視角[J].新經濟,2014(2):62-63.
[責任編輯:王旸]
F235
A
1005-913X(2016)10-0087-02
2016-05-24
王玲(1970-),女,河南舞陽人,經濟師,研究方向:體育經濟,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