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1)
?
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對醫院預算系統及醫院成本控制的探討
李姍姍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衡陽421001)
近年來為了規范醫院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醫院會計制度不斷修訂,新醫院會計制度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展需求,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和監督,規范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對醫院預算系統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簡述了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變化,進一步對目前醫院預算系統和成本控制做深入剖析,最后在新醫院會計制度背景下,提出完善醫院預算系統和成本控制的建議,這對醫院實行新會計制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新醫院會計制度;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系統;成本控制
2016年我國醫療體制進行了全面改革,其中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作為重要的改革內容,對醫院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加強成本控制是完善醫院成本核算,推進醫藥衛生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從新醫院會計制度的基本思路來看,公益性特性要求更加突出,對醫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要求更加嚴格。一是改變了資產的攤銷模式,根據長期資產補償機制,新醫院會計制度提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攤銷的長期資產補充機制,進一步反映實際價值;二是取消了藥品加成核算,實行醫院藥品零差率,破除舊的醫藥機制,要求按照藥品實際成本作為醫療業務成本的部分做會計處理,加強了醫院成本控制和考核;三是健全了醫院財務報告體系,新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財務報表要有會計報表和附注,還要按照編制時間制定年度財務報表和中期財務報表;四是進一步增強了醫院成本控制管理,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對業務開展情況、年度預算執行情況、資產利用、負債管理情況、成本核算及控制情況、績效考評情況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做出詳細說明。
從醫院新會計制度的特點和變化來看,醫院新會計制度強調了醫院的公益特性,新會計制度的變化都主要圍繞公益性展開,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包括醫院所有的收支、地方管理特性、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分析,還包括對成本控制的目標管理。就新醫院會計制度的變化來看,醫院預算系統與成本控制是保證醫院公益性的內在要求,而醫院預算系統與成本控制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分析預算系統和成本控制對醫院銜接新舊會計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醫院預算就是醫院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也是對計劃年度內財務收支規模、資金渠道和結構做出的一種預測,還是計劃年度內醫院各項事業發展計劃和工作任務在財務收支上的體現。醫院預算系統主要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而成本控制是預算管理的一種實現方式,也是預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要求下,醫院預算系統無論是全面預算管理意識,還是預算的編制、執行和評價監督等都還存在許多問題,預算系統還不夠完善,預算管理方式也不夠有效,預算系統的管理效益更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一)全面預算管理意識薄弱,預算基礎環境不充分
醫院的預算工作基本就是向上級管理部門進行審批報告,醫院編制預算也主要為了申請相關經費和完成上級布置的一系列任務,對醫院內部發展需求和公益性的考慮較少,因此醫院預算管理沒有被足夠重視,只是作為財務部門的一項年末工作。此外,對于預算編制的執行以及結果分析也不能和醫院的戰略規劃相匹配,同時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以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為一體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其預算管理系統沒有健全的預算基礎環境(也就是文化基礎、組織體系、管理制度和信息平臺等),導致醫院預算管理無法與醫院內部治理結構相配套,無法實現決策的具體化和依據化。由此醫院財務管理缺乏公益性和計劃性,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預算管理忙碌卻混亂。
(二)醫院預算系統內容不全面,預算管理方式不健全
預算管理應該是一種全過程、全員性的管理活動,預算系統的內容應該是全面的,不僅要包括醫院財務和業務的全部,還應當建立三級預算體系(責任預算、院級預算、總預算),而目前醫院預算體系基本上都是院級預算層面,也主要限制在業務收支預算和項目預算。而醫院總預算是在對責任預算和院級預算進行審核分析的基礎上,預算管理部門根據醫院的年度計劃、公益特性以及預算目標,在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之下做出的總體財務預算,涵蓋了業務收支預算、財務報表的相關預算內容、籌資預算、公益性項目預算等等,也就是說醫院總預算是對責任預算和院級預算的一種總結,沒有這種綜合預算管理是不完善的預算系統。總之,醫院預算系統缺乏綜合的總預算管理,其中責任預算和院級預算的管理方式也不夠全面,沒有健全成本控制這種預算管理方式。
(三)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難度大,難以運用成本控制方式
醫院預算難度主要表現為預算編制難以符合實際,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基礎,編制結果與實際的符合度直接影響后續預算工作,醫院預算編制存在數據采集不足的問題,另外醫院各個部門科室沒有積極參與預算編制工作,財務部門單獨工作難度大,可操作性差;預算審批不規范,預算審批主要集中在上級手中,上級往往考慮不周全,難以將審批過的預算執行下去,缺乏約束力和嚴肅性;預算執行力度不嚴,一方面是預算的監督控制力度不夠,各個科室部門只重視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也缺乏專門機構進行執行的監督,另一方面預算執行的內在動力也不足,醫院預算時常只是一種上級的命令,執行部門缺乏話語權,缺乏內在執行動力;預算調整難度大,預算調整是一項需要認真均衡的工作,不能過于極端,醫院預算調整無法很好的把握預算調整的平衡點;預算分析不及時,預算分析是預算反饋信息質量和時效的重要保障,醫院預算差異的分析和控制力度不夠,難以動態和及時的對政策變化和經濟環境變化作反應;預算考核不科學,主要表現為醫院考評指標的不合理以及考核制度的形式化,使預算管理無法激勵員工,不利于醫院運營活動的開展,也無法運用醫院預算管理的成本控制方式。
新醫院會計制度下,預算系統包括醫院的全部收支計劃,通過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制強化預算約束與管理,維護預算的嚴肅性,避免任何隨意調整項目支出的問題,促進醫院會計處理更加規范,資金使用和分配更加合理。而成本控制是全面預算管理方式之一,也是完善醫院預算系統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健全了醫院預算管理方法,明確劃分了不同主體的責任和權利,實現了醫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新醫院會計制度明確預算管理不僅是一種規定,還是具體化、精細化的一種要求,成本控制不僅是預算管理的重要方式,還是完善預算管理手段的重要內容。
(一)完善醫院預算系統
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下,完善醫院預算系統:一方面,動態把握預算編制的環境條件,統籌兼顧醫院各個科室、部門的不同發展需求和預算計劃。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預算編制對前一年度進行全面分析,還要考慮相關政策、環境的動態影響,在動態的編制基礎上,預算編制由醫院財務部門領導,其他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科室負責人給予充分的支持,只有預算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才能確保預算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不同科室部門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在醫院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共同編制實際可行的資金計劃,醫院內部每個科室部門都是醫院運行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兼顧不同科室部門的發展需求和實際業務計劃,是預算編制的前提。另一方面,規范醫院預算審批程序,實行集體審批制度,突出預算審批集體決策,形成內部預算編制、審批和執行的相互牽制,確保預算的實效性,避免預算執行的形式化,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需要建立專門部門進行預算執行的信息數據收集和分析,對預算計劃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審計,同時規范預算調整力度,“剛柔并濟”尋找調整平衡點,做好預算工作信息的及時收集和調整工作,最后根據預算計劃執行和調整的相關工作,通過分析預算數據和信息,成立績效考核小組,根據科學的績效考核指標,做到獎懲分明和公平合理,實現預算管理的最終目標。
(二)強化預算管理方式——成本控制
醫院成本控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實施成本控制要注重“因地制宜”,也就是說醫院成本控制必須個別設計,根據醫院特點,不同科室以及項目需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成本控制體系。強化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建立成本控制標準,而醫院預算是成本控制的依據,預算能夠作為成本控制的一項標準,成本控制標準又要求醫院預算計劃更加精細,另外還需要對成本控制業績進行審核,對成本控制所承擔的責任制定不同業績審核方式,將醫院內部各科室部門按照成本控制活動中所負責任和控制的不同,分為成本單元和收益單元進行成本控制的業績考核基礎。
[1]崔學剛.我國醫院會計改革:內容、成效與問題——兼論對政府會計改革的啟示[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5,02:25-39.
[2]莊娟,宗子荷.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和全面預算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2:141.
[3]張軍華.新《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下的成本管理優化[J].財會月刊,2011,2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