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威 李 甘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煤基活性炭制備中化學添加劑的應用觀察
魏 威 李 甘
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備過程中,化學添加劑對于制備的質量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為了比較不同類型化學添加劑對制備的影響,我們選取了不同比例的KOH和ZnCl2添加劑,對它們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備中,對煤揮發性、產物的微晶結構的影響進行了實驗對比研究。
煤基活性炭;化學添加劑;應用觀察
目前,將煤作為活性炭制備的主要原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而且已經成為活性炭制備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隨著工業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煤基活性炭的制備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中加入化學添加劑是制備活性炭的主要方法。為了探討不同化學添加劑在制備中的應用價值,本文進行了實驗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一)選取煤樣本
將我國唐山開灤礦山的長焰煤作為實驗原料樣本,其煤炭指標以及煤灰的成分構成如表1所示。

表1 煤樣本的工業以及化學分析表
由上表可知,該煤樣本的絲質體含量很低,幾乎不含有無機礦物,但是鏡質組織的含量很高。正是因為其具有上述特點,成為活性炭制備的理想原料,不僅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化學添加劑對制備活性炭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對制備的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二)活性炭制備方法
對煤樣本進行研磨,并使用300目予以篩選。其10份水,28份焦油和62份煤混合配置,在其中分別加入濃度為0、1%、5%、10%和25%的KOH和ZnCl2。完成數字編號之后,將活性炭的料條分別置入不同編號的試管,碳化到600攝氏度,在該溫度下保存50分鐘,然后逐漸將溫度加熱到900℃,制備出活性碳。采用濃度為5%的HCL酸洗液,對制備出的活性炭進行浸泡,清除殘留的KPH和ZnCl2,然后檢測碘值,分析其比表面積。
碳化物的結構,采用X射線衍射儀(三星,YYT-3型)進行檢測,對微晶的表現大小進行計算。活性炭比表面積則采用自動吸附儀檢測,碘值則采用化學法檢測。通過分析各項檢測以及計算結果,對活性炭的石墨化程度進行評估,比較不同化學添加劑對煤揮發性、產物的微晶結構的影響。
(一)化學添加劑對煤揮發性的影響
將煤樣本和不同濃度比例的化學添加劑混合之后,當添加劑的濃度為0-5%時,隨著添加量的增加,煤樣本的揮發性會逐漸降低。但是當添加劑的濃度達到10% 及以上時,其揮發性呈上升趨勢。我們在相同的實驗環境下,對KOH和ZnCl2的工業指標的揮發值進行了計算,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煤與化學品的混合物工業分析結果
由上表可知,和實際測量值比較,煤樣本和化學添加劑混合之后的理論揮發性較低。導致該結果出現的主要原因為,煤樣本的變質程度較低,在加入化學添加劑之后,部分揮發會受到抑制。由此可知,KOH和ZnCl2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備中,具有抑制揮發的作用。
(二)化學添加劑對煤產物的微晶結構的影響
X射線衍射儀對碳化物的結構檢測的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煤樣本和不同比例化學添加劑混合后的碳化物微晶結構特征
由上表可知,當煤樣本加入KOH和ZnCl2之后,添加量越多,碳化物微晶層片的堆砌厚度以及直徑都有所下降,而且石墨化的程度也在逐漸降低,但是碳化物微晶層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加。這一研究結果提示,在共碳化過程中,KOH和ZnCl2生成的碳化產物具有較低的石墨化程度,微晶的大小減少,間距增加,生成了無定形炭為主的炭前驅體,會隨著化學添加物添加量的增加而顯著增加,二者呈正相關,表示KOH和ZnCl2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備中,對于煤炭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在煤炭化過程中加入適量化學添加劑能夠對整個過程起到控制作用,而且KOH的影響要比ZnCl2大,這是因為在煤的炭化過程中,KOH和ZnCl2具有不同的化學作用。
[1]張中華,解強,王燕等.煤基活性炭孔結構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3,17(03):448-453.
[2]邢寶林,黃光許,諶倫建等.高品質低階煤基活性炭的制備與表征[J].煤炭學報,2013,23(S1):217-222.
[3]邢寶林,諶倫建,張傳祥等.KOH活化法制備褐煤基活性炭的活化機理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4,25(06):1038-1045.
[4]姜勇,張慶偉,王勝等.中孔煤基磁性活性炭的制備及性能表征[J].潔凈煤技術,2015,21(03):1-5+10.
T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