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思思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中寧縣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等管理現狀及處置現狀,反應出中寧縣現有的固體廢物管理處置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面臨的嚴峻考驗,并對此提出對策建議。調查表明,按照中寧縣人口以及經濟發展趨勢,現有的填埋場越來越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沒有針對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合理規劃來指導采取有效的辦法進行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因此對中寧縣帶來巨大環境污染壓力。
【關鍵詞】 固體廢物 處理 現狀
隨著中寧縣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入推進,使得各類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持續增加。中寧縣堅持以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原則,結合地區實際,以固體廢物循環利用和無害化為目標,以促進固體廢物減排、完善固體廢物處置設施和強化監督管理為主要任務,大力實施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重點工程,切實減少固體廢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中寧縣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1 中寧縣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中寧縣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現狀
中寧縣固體廢物主要以工業固體廢物為主,還有城市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工業固體廢棄物以錳渣、粉煤灰、脫硫石膏、硫鐵礦制酸渣、鎳渣等為主,城市生活垃圾以餐廚垃圾、建筑垃圾和電子垃圾為主,農業廢棄物主要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和農田殘膜為主。
中寧縣的固廢處理處置工作起步相對較晚早,現有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主要有中寧縣工業廢渣場和中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中寧縣工業廢渣場設計處理規模為119.4萬噸/年,其中I類工業廢棄物為19.4萬噸/年,II類工業廢棄物為100萬噸/年。I類渣場全場有效庫容為250萬m3,使用年限可為13年;II類渣場一期填埋有效庫容為240萬m3,使用年限為2年,全場有效庫容為1260萬m3,使用年限為17年。2014年廢渣場防滲層鋪設完畢,已開始收存工業廢渣。中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總庫容為140m3,一期庫容為70萬m3,填埋規模為100t/d,使用期為2003~2015年;二期庫容為70萬m3,填埋規模為120t/d,使用期為2016~2025年。中寧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按照中寧縣人口以及經濟發展,該生活垃圾填埋場能夠滿足中寧縣城居民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107.6噸,含餐廚垃圾)以及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填埋量。
1.2 存在問題
進入“十二五”時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從全縣和長遠的發展看,仍存在如下問題:
(1)固廢產生量大,缺乏合理規劃。近年來隨著中寧縣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業固體廢物也隨之逐年增加,不僅有當年產生的固體廢物還有多年來歷史遺留的,不僅有大量工業固體廢物,還有大量的農業廢物、市政固體廢物以及建筑垃圾,使本來就相對薄弱的固廢處理處置難度更大,矛盾更加突出。預計到2020年,全縣工業固體廢物總量可達564萬噸,較2014年工業固體廢物將增長297.18%。這些工業固體廢物將給全縣帶來巨大環境污染壓力的同時,也給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帶來了前所未有挑戰。工業固體廢物以電解錳渣為代表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均低于同時期全國平均水平。全縣沒有針對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合理規劃,來指導對歷史遺留和未來產生的固體廢物科學、有序地采取有效的辦法進行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
(2)處理處置不規范,存在環境風險。中寧縣以電解錳生產過程產生的含鉻污泥、電解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修渣為主的少量危險廢物,主要為臨時堆存和依賴寧夏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有限公司)(填埋處置),處理方式較為單一。隨著中寧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僅依賴與處理能力有限的填埋處理,存在潛在的環境事故安全隱患,環境風險較大。各類固體廢物的簡單堆放(既無覆蓋、圍堤,也無防滲和導排氣系統)和不規范處置,增加了環境風險。畜禽糞便產量大,未做無害化處理就施入農田,導致進入農田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富集,引起地表水的富營養化及黃河水體以及地下水的污染,導致影響到附近居民的飲用水安全。生活垃圾產量大,加之村鎮對于生活垃圾管理回收不到位,處理處置設施不完善,長期堆存會對土壤、地表水甚至地下水資源產生嚴重污染。
(3)綜合利用水平低,資源浪費嚴重。中寧縣目前對畜禽糞便、農業秸稈、餐廚垃圾等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主要是還田、直接堆放或填埋,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水平低,缺少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監管及無害化處置規范;資源綜合利用社會化服務體系和投資體系不完善,還未形成有效的評估、投資、融資機制;產生的農用薄膜回收率低,且回收后的農用薄膜其再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既影響周邊環境,又浪費了大量的資源,不利于縣城種植業、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寧縣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途經僅限于水泥或建材,附加值不高,大量固體廢物不能充分利用或者處理,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不健全。
(4)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滯后。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的處置能力與固廢產生量不匹配,中寧縣企業2014年前產生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措施主要采取廠區堆放處理,部分企業堆放場未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599-2001要求建設。中寧縣工業園區固廢處理廠占地面積99.8萬平方米,項目設計庫容2000萬方(噸),填埋使用年限約為30年,該項目建設能夠更好的提高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目前,項目土石方清場工程已基本完成,固廢廠的排洪暗涵、攔渣壩、滲濾液收集及導排、防滲膜鋪設的一期已完成,已完成投資約12000萬元,二期工程也在有序進行。但由于資金缺乏,影響了工程進度。
2 對策建議
固體廢物的處置利用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業,應從保護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來給予重視,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做到“自產自消”與“自產自銷”相結合,減少和控制工業固廢對環境的污染。
2.1 落實企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規范處置的主體責任
企業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要求,負責落實已堆存工業固體廢物規范處置和綜合利用的制度、措施等。企業在申報擴容增產項目時既要落實原有項目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措施,又要對新項目明確可操作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途徑,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推進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管理。
2.2 統籌規劃,明確綜合利用目標和任務
針對工業固廢類型特點,應對工業固體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進行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質量和水平。
2.3 開展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
發改、工信等部門應圍繞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再利用等,積極開展國內、國際技術研發交流與合作,吸引先進技術、人才和管理方式推動資源利用發展。制定產業導向和優惠政策,鼓勵投資固然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的高新技術、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技術研發項目,鼓勵設立生態經濟研發機構。
加強對國家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市場趨勢等信息的收集和研究,通過市場調研、產業分析和科學論證,著力謀劃一批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改善明顯的項目。編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發展計劃及項目建議書,對項目實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相關技術方案及財務效果進行具體、深入、細致的技術論證和經濟評價。認真包裝每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盡量做深、做細前期工作,并納入招商引資項目庫,大力向外推介,積極引進合作伙伴,使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項目成為招商引資的新亮點。
2.4 做好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范圍和企業的認定工作
發改、工信等部門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對粉煤灰、脫硫石膏、冶金廢渣等工業固體廢物和植物秸稈、畜禽糞便等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中屬綜合利用類資源,享受相應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按照《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對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鼓勵和扶持政策的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技術或產品,報請自治區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負責認定和監督管理。
2.5 制定積極的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政策
一是減少和限制天然石膏、石灰石等礦產資源開采,提高資源補償費標準。推廣脫硫石膏、石灰石、粉煤灰、冶金渣等綜合利用產品替代天然石膏和石灰石等。二是引導企業開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品。發改、工信等部門應從項目審批上鼓勵引導企業研發適合區情、縣性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及途徑,吸引社會資金投資開發新型固廢利用墻材。三是政府應采取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政策措施,產生工業固體廢物企業應采取措施對工業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未綜合利用部分,無償提供給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企業使用;政府投資項目和園區所有建設項目應明確提出采用新型利廢建材產品要求,在工程設計時,應優先設計采用綜合利廢建材產品,將其作為鼓勵綜合利用產品使用的一項任務予以落實。無特殊需要不得選用可替代的建材產品。禁止設計使用粘土制品和國家明令淘汰限制的建材產品。
2.6 加大政府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從技改資金、企業扶持專項資金等專項經費中安排一定的資金重點支持工業固體廢物利用新型建材產品科研、生產基地建設。對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項目予以獎勵。凡使用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應優先考慮使用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材產品,對未按要求使用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材產品的工程可不予審批。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通過制訂鼓勵開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政策,引導金融機構信貸資金流向。各類金融機構要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金融支持,向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企業提供中長期優惠利率貸款等。對開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企業,在項目資本金構成比例上可以適當放寬。
2.7 加大監管力度
要落實固體廢物排污申報制度,全面推進工業固體廢物排污申報制度,建立固體廢物信息管理平臺,核定企業固體廢物排放種類、數量;建立和完善固體廢物監管機制,建立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獎罰制度。對堆放庫存超過核定量的實行處罰,對堆放庫存減少的予以獎勵。要求企業廢物排放一定時間段內實現零增長,并制定時間表,逐步消耗。同時,對不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組織生產的企業予以取締,給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典型企業留出空間,促進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規范化、法制化。
2.8 推進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建設
針對中寧縣工業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建設中寧縣固廢處理處置循環產業鏈,以中寧縣產生的工業固廢、低品位原材料和燃料,通過水泥窯爐協同處理、有價元素回收、生物質廢渣發酵、秸稈發電等措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有效地實現固體廢物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再利用和循環經濟,降低環境污染,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推進農業循環產業鏈建設,加快農田殘膜污染整治與回收再利用,充分利用種植業和畜牧業優勢,規范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管理,減少秸稈資源損失以及畜禽糞便直接還田,提高有機質資源回收率,采取青貯、氨化、黃貯等措施進行飼料利用,發展生物質燃氣、發酵、肥料等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化肥的使用,逐步改善農田生態。配套發展規模化肉制品加工廠、林果加工業、枸杞制品加工業,形成微生物生產、植物生產、動物生產、工業加工生產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實現農作物的生態有機種植以及畜牧業生態循環養殖,減少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改善和保護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偉,袁光鈺.我國的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現狀與發展[J].環境科學,1997(2):87-90.
[2]李金惠,聶永豐.中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預測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1999,19(6):625-630.
[3]聶永豐,董保澍.中國固體廢物管理與減量化[J].環境保護,1998(2):6-9.
[4]孫漢文,安建華,梁淑軒,等.固體廢物污染狀況分析與廢物資源化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6(5):506-514.
[5]周北海,朱雷,李治琨,等.中國工業固體廢物的現狀和對策探討[J].環境科學研究,1998(3):1-4.
[6]曾光明,郭懷成.固體廢物管理行業的環境投入產出模型及其應用[J].再生資源研究,1999,19(3):1-4.
[7]張帆,楊靜.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及其管理[J].中國建材,2001,1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