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珍+禮征楠+李麗

【摘要】 目的 探討聯合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體(D-Dimer)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變化在腦梗死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48例腦梗死患者作為梗死組, 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36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兩組血清Hcy、D-Dimer和hs-CRP水平并進行比較。結果 梗死組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分別為(13.61±4.72)μmol/L、(10.65±4.58)mg/L、(0.89±0.45)mg/L, 均高于對照組的(8.61±4.92)μmol/L、(0.63±0.18)mg/L、(0.35±0.13)mg/L(P<0.05)。大面積腦梗死患者較小面積腦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升高(P<0.05)。結論 Hcy、D-Dimer、hs-CRP含量與腦梗死的發生和嚴重程度關系密切。
【關鍵詞】 腦梗死;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超敏C反應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24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 是由各種原因所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 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 進而產生臨床上相應的神經功能缺失表現。該病病死率、致殘率極高, 且近年來發病呈年輕化趨勢[1]。在導致腦梗死的主要因素中, 動脈粥樣硬化是常見原因之一, 而Hcy是動脈粥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危險指標。hs-CRP是區分低水平炎癥狀態的靈敏指標, 在體內參與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的病理過程, 是重要炎性因子[2]。D-Dimer是交聯纖維蛋白的特異降解產物, 患者發生血栓性疾病, 血漿D-Dimer水平明顯增高。本研究聯合檢測Hcy、D-Dimer及hs-CRP水平, 旨在為腦梗死的診斷和疾病嚴重程度評判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12月神經內科腦梗死患者48例, 將其作為梗死組, 其中男26例, 女22例, 年齡45~78歲, 所選患者經顱腦CT和(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證實為腦梗死, 排除重要臟器功能異常、免疫性疾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其中, 26例為小面積腦梗死(梗死面積≤5 cm2), 22例為大面積腦梗死(梗死面積>5 cm2)。另外選取同期門診健康體檢者36例作為對照組, 男16例, 女20例, 年齡42~7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于分離膠促凝管中、2 ml枸櫞酸鈉抗凝管中, 混勻后4000 r/min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應用循環酶法檢測血清總Hcy、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和D-Dimer。Hcy和hs-CRP使用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 試劑盒購自寧波普瑞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Dimer應用SYSMEX7000血凝分析儀, 試劑購自德國德靈公司。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梗死組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大面積腦梗死患者較小面積腦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升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Hcy在急性腦梗死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檢測血清Hcy水平能反映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嚴重程度。本研究中梗死組患者血清Hcy、hs-CRP、D-Dimer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大面積腦梗死患者Hcy水平明顯高于小面積腦梗死患者(P<0.05), 提示Hcy濃度與急性腦梗死是否發生以及發病后疾病嚴重程度相一致。
CRP是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急性蛋白)。研究表明[2], CRP直接參與了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近年來, 由于方法的改進測得的CRP稱為hs-CRP, 是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更敏感的指標。
本實驗結果顯示腦梗死患者血中hs-CRP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表明炎癥對腦梗死形成起重要作用;而且大面積腦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明顯高于小面積腦梗死患者, 表明hs-CRP可作為腦梗死病情嚴重程度的生化指標。
D-Dimer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交聯后, 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 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指標。有研究發現:凝血的激活是腦梗死一個獨立因素, D-Dimer的水平和腦梗的程度線性相關。在本實驗過程中發現, 腦梗死患者血中D-Dimer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提示腦梗死患者纖溶功能增強, 且D-Dimer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 檢測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對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和分型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紅文, 李新, 崔瑩. 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中國實用醫刊, 2010, 37(22):72-73.
[2] 郭毅, 姜昕, 陳實, 等. C反應蛋白——缺血性腦卒中預后的重要標志物.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3, 37(2):102-104.
[收稿日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