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文+郭薔+程春生
【摘要】 目的 分析超聲內鏡在診斷膽胰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95例疑似膽胰疾病患者, 隨機分為A組(33例)、B組(31例)和C組(31例)。A組行超聲內鏡檢查, B組行CT檢查, C組行B超檢查。比較三組的診斷符合率。結果 A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32例, 符合率為96.97%;B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7例, 符合率為54.84%;C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0例, 符合率為32.26%。A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明顯高于B組與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內鏡檢查可以提高膽胰疾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 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 超聲內鏡; 膽胰疾病; 診斷; 臨床應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39
膽胰疾病是膽系疾病及胰腺疾病的統稱, 其發病率高,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需盡早進行臨床檢查, 以明確病情, 采用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 加快機體康復[1]。對于疑似膽胰疾病患者, 超聲內鏡檢查可以準確地診斷疾病, 減少誤診率與漏診率, 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6年4月 95例疑似膽胰疾病患者, 隨機分為A組(33例)、B組(31例)和C組(31例)。A組行超聲內鏡檢查, B組行CT檢查, C組行B超檢查。行超聲內鏡檢查的A組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較高,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6年4月本院門診收治的疑似膽胰疾病患者95例, 隨機分為A組(33例)、B組(31例)和C組(31例)。A組男19例, 女14例;年齡31~76歲, 平均年齡(51.92±8.03)歲。B組男18例, 女13例;年齡32~77歲, 平均年齡(52.16±8.37)歲。C組男20例, 女11例;年齡30~75歲, 平均年齡(51.55±7.82)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組進行超聲內鏡檢查, 即應用FG-36UX型超聲內鏡, 參照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頻率, 病灶不同, 頻率也有所不同, 常用的頻率為5~10 MHz, 同時應用全身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前需靜脈注射山莨菪堿與安定注射液10 mg, 檢查方法與常規內鏡檢查相同, 檢查結束后引導患者休息1~2 h。B組進行CT檢查, C組進行B超檢查。三組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 比較三組患者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33例患者中, 診斷為膽囊結石5例, 膽管癌4例, 膽囊息肉5例, 膽管炎性狹窄1例, 膽總管結石4例, 胰腺癌4例, 慢性胰腺炎6例, 胰腺囊腫2例, 胰島細胞瘤1例, 未檢出1例, 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32例, 符合率為96.97%。B組31例中患者, 診斷為膽囊結石4例, 膽管癌3例, 膽囊息肉2例, 膽管炎性狹窄1例, 膽總管結石3例, 胰腺癌3例, 慢性胰腺炎5例, 胰腺囊腫1例, 胰島細胞瘤1例, 未檢出8例, 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7例, 符合率為54.84%。C組31例中患者, 診斷為膽囊結石3例, 膽管癌3例, 膽囊息肉1例, 膽管炎性狹窄1例, 膽總管結石3例, 胰腺癌3例, 慢性胰腺炎2例, 胰腺囊腫1例, 胰島細胞瘤1例, 未檢出13例, 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0例, 符合率為32.26%。A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明顯高于B組與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膽胰疾病臨床診斷中, B超檢查與CT檢查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兩者均能診斷一些重要的膽胰疾病, 但易使膽總管成像或胰腺成像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 臨床診斷準確率不高[2]。近年來, 隨著我國影像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 傳統的B超檢查及CT檢查在膽胰疾病臨床診斷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 超聲內鏡檢查逐漸取代B超檢查與CT檢查, 成為膽胰疾病患者首選的診斷方法[3]。
超聲內鏡主要指將高頻超聲探頭裝在內鏡頂端, 在臨床檢查過程中不僅可以利用內鏡對相關病變進行嚴密的觀察, 而且可以利用高頻超聲探頭對相關部位及毗鄰的臟器進行全面地掃描, 其充分發揮了內鏡及超聲的雙重作用, 因此可以獲取更清晰、更全面的超聲圖像信息, 提高膽胰疾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4]。國外文獻報道, B超檢查可以診斷腫瘤直徑>3 cm的疾病, 其陽性率>90%, 但在腫瘤<1 cm的疾病中, 其陽性率通常≤50%, 而CT檢查診斷膽胰疾病的準確率通常≤70%, 超聲內鏡檢查診斷膽胰疾病的準確率>95%, 而且其對腫瘤<1 cm的疾病有較高的敏感性[5]。本院在膽胰疾病臨床診斷中, 依據完全隨機分組法將95例疑似膽胰疾病患者分為三組, A組33例進行超聲內鏡檢查, B組31例進行CT檢查, C組31例進行B超檢查, 結果顯示, A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32例, 符合率為96.97%;B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7例, 符合率為54.84%;C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10例, 符合率為32.26 %。A組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明顯高于B組與C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實超聲內鏡檢查診斷膽胰疾病的準確率高于傳統的B超檢查與CT檢查。
綜上所述, 在膽胰疾病臨床診斷中應用超聲內鏡檢查方法, 可以提高患者診斷的準確率, 對患者的疾病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葛振遠.超聲內鏡聯合CA242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評估.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 18(1):115-116.
[2] 王邦茂, 方維麗.超聲內鏡在胰腺疾病診治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4, 34(9):856-858.
[3] 方軍, 冷芳, 徐玲燕, 等.超聲內鏡在膽道及胰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江西醫藥, 2015, 50(12):1505-1507.
[4] 岳玲艷.超聲內鏡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4, 18(3):475-477.
[5] Gornals JB, De ISC, Sánchezyague A, et al. Endosonography-guided drainage of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s with a novel lumen-apposing stent. Surgical Endoscopy, 2013, 27(4):1428-1434.
[收稿日期: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