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圖力古爾
摘要: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教育理念在不斷進行改革,全新的教學理念已經滲透到不同的學科教學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要想真正實現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還需教師進行深入探究,持有積極學習的態度,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此外,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學情,適當改進教學方式,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還應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持有強烈的求知欲,將入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熱愛學習的行為習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啟蒙老師,學生要想積極地學習數學,就得對數學產生興趣。而數學是一門極為抽象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常給人枯燥乏味的感受,很難產生興趣,這使得教師進入教學進入困境。面對此現象,教師不得不尋求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中出現的抽象公式與復雜的理論轉化為學生輕松接受的內容,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形成多維思考的習慣。
二、形成一種全新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從內心而言,他們所學的知識需要教師灌溉而不是自己主動獲取。而在新課程中提出,教師在課堂中應扮演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這一要求,明確自己的工作范圍,幫助學生積極學習。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大膽嘗試,認真思考,形成獨立完成的習慣。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應幫助學生尋找配套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營造積極學習的學習氛圍。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獨立完成的結果進行階段性地總結與評價,糾正其中出現的錯誤,以防下次出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在反思過程中獲得進步。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與贊賞,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自信心與上進心,使得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教師在進行自我認識的同時。還應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充分地了解,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基礎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包容,與每一位學生積極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真實想法,提高學習效率。
三、針對教學難點進行各個擊破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于學習內容的高效掌握更是難上加難。因而,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對所講內容中出現的重難點進行有效講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受益,教師需要予以反思的是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有效地落實到學習和實踐當中,保證教學內容切合實際,保證教學重難點有效突破,保證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在學習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的有效理解和掌握。
例如:以“反比例函數”內容為例,首先讓學生了解反比例函數的定義、性質以及用法,講解y=(k為常數,k不等于0)可以參照例題讓學生明白。
問:如果函數y=的圖象是雙曲線,且在第二,四象限內,那么k的值是多少?
答:有函數圖像為雙曲線則此函數為反比例函數y=(k為常數,k不等于0),即y=(k不等于0)又在第二、四象限內,則k>0可以求出函數的值。
對于學生來說,反比例函數的學習和參與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參與過程中函數內容也會有所涉及。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數學教學內容做重點講解,讓學生了解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定義、應用的來龍去脈,才能真正保證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有效掌握。
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存在或運用上數學知識,如城市建筑、機械生產、商業運作、建設等等,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庭收支核算,可以說,數學在整個大千世界里,其應用最廣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結合新課標,在教學中多開展一些生動活潑的社會活動,與學生一起帶著學習工具,踏入社會,走進社區,讓學生把課本知識運用到社會實際生活中去,進行實地操作(編排,記錄,計算)觀察分析和總結,真切體驗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意義,體會知識與社會經歷所帶來的趣味性和成就感。這對學生以后融入社會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也促進了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在學習上更加努力,對知識更加渴望。
五、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和綜合能力
數學知識非常抽象,邏輯推理性強,綜合面廣,抓住邏輯推理特性,進行合理綜合,對一些綜合性題材的解決很有必要。平面幾何中的證明,主要是證明全等、相等、不等,線段比例和幾何命題等內容。而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完成一個幾何證明,不妨著重培養學生的條理性、正確的思維方法剖析和圖解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六、合理評價學生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評價水平,讓不同的學生得到相應合理的評價,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給學生評價時,應注意幾點:①評價要及時,當學生在考試或測驗取得優異成績或工作突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激勵。②評價要公正。評價要真誠,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在某方面欠缺的學生多加理解和激勵。③評價時要科學。評價時應以鼓勵為主,及時強化,鼓勵時要有尺度,也不能片面、單一。而要讓學生不斷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④評價要廣泛。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事情,任何行為,只要值得評價,就可以適當給予評價,給予鼓勵。⑤要激勵后進。任何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易于顯露高興,贊賞之情,對后進生表情上易顯示討厭。這是教師之大忌。教師是培養人才之師,人才有萬千種,不會千篇一律,要承認差異,正視差異,要鼓勵他們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 新課標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麗水學院學報,2006,05:91-93.
[2] 沈華. 芻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發展[J]. 才智,2013,26:49.
[3] 李莉.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 赤子(上中旬),2015,02:277.
[4] 陳樂社.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 華夏教師,2015,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