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剛

古村落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集中展現了我國風土人情和民間藝術,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歡。以文獻資料法,認為政府長遠的規劃、古村落的古韻特色,建筑風貌獨特、巨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和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交通條件優越是廣東省古村落旅游發展的驅動力所在,并對廣東古村落旅游未來的發展提出來若干建議。
由于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處于水泥森林中的城市居民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開始渴望去閑暇寂靜的地方放松身心,釋放工作壓力,鄉村旅游也由此應運而生。在人們青睞鄉村旅游的同時,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并激發了他們對其他鄉村生活特色的興趣。古村落旅游是鄉村旅游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廣東古村落旅游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了繁華的發達地段。在充滿活力的經濟繁榮地區,制約古村落旅游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居民擁有大量的空閑時間,這同樣也是旅游業產生的條件之一。所以自1995年開始,國務院在規定實行雙休制的情況之下,還規定了可以享受長短不一的帶薪休假。從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廣東地區依托獨特的地域優勢和地理位置,古村落旅游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特征,同時也展現出了很大的旅游市場需求。
自我國改革開放至今,廣東區域范圍內的古村落開始受到政府方面的高度重視,多數企業紛紛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大多數企業不斷投入的支持下,古村落在文化、旅游以及生態開發等多個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效,比如德慶縣內的金林水鄉就曾經在獲得縣財政投入的基礎上直接交由南湖國旅行舍實施接手經營,其直接和龍母廟、盤龍峽等旅游景區形成完善的組合線路,并由此獲得了巨大的游客接待量;像開平市當中的自力村、錦江里村以及馬降龍村等古村落,就是在2007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被納入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由此獲取到了巨大的財政保障資金。而政府方面也開始由此組建,以開平碉樓旅游發展集團公司為主的旅游開發建設項目,并且預計進行國家5A級景區的申報工作;在東源縣內的蘇家圍,其繼廣晟集團實施扶貧開發工作之后,直接于2004年7月份被國家旅游局首度直接評定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殊榮,并且于2012年間為歸納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而梅縣的橋溪古韻則直接由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域內的管委會以及廣東寶麗華集團有限公司兩者共同建設而成,如今已被評為5A級風景名勝區域經典,并被直接歸納為雁南飛景區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廣東汕頭澄海區前美村也是著名的旅游古村落,其直接受到當地旅游管理部門的整合協調。這些都是當前廣東古村落旅游發展的全新亮點,但是其在開發的深度以及開發的廣度方面仍然表現得明顯不足,始終落后于浙江、云南、安徽等多個省份。
二、廣東古村落旅游發展的驅動力
(一)政府長遠的規劃
為了古村落旅游進行長遠發展,必須制定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適度超前發展理念,即在國民經濟水平落后于旅游經濟時,優先發展旅游業,從而拉動國民經濟的相關行業的發展前進。其適應條件是,旅游資源量較大并且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旅游環境優越。適應范圍是經濟基礎較強以及旅游資源豐富的發達地區。《廣東省旅游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中明確提出旅游名鎮名村培育工程建設,《廣東省十二五旅游規劃》第三章旅游發展規劃中“八大精品旅游線路”同樣關注了古村落旅游發展規劃。必將有力推動廣東古村落旅游發展。
(二)極具古韻特色,建筑風貌獨特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戶連戶,屋連屋,鱗次櫛比,灰瓦疊疊,白墻片片,黑白相間,布局緊湊而典雅。這種極富韻味的古韻氛圍獨屬于古村落,同時也是諸多古村落旅游產品當中極為珍貴及獨特化的結合部分,并且直接演變成為古村落旅游發展的主要依托。然而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其文化差異也異常明顯,目前諸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均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特點,而這些景觀特點本身也是各個區域范圍當中獨特化的景觀意象及文化表現。古村落本身屬于一種較為特殊化發展的鄉村文化類型,其具體是經過當地多年的歷史發展條件及有效的生產關系所衍生出來的重要產物,其具體在空間形態的演變以及構景風格的特色方面和現代的多數村落文化以及景觀方面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距。比如古村落的建筑群其在建筑的外觀?內部結構以及藝術裝飾上,直接和現代村落民居風格表現出極為明顯的差異性,古村落更為古樸,風格上古韻意味十足?
(三)國內旅游市場廣闊以及旅游需求多元化
結合我國2015旅游工作會議工作的詳細報告進行評測發現,我國旅游市場預計發展至2020年間,其將直接由初步的小康型旅游大國開始向著全面發展小康型的旅游大國進步,據統計,我國年人均出游次數將直接達到5次以上;而到2050年,我國必將由此實現從全面小康型旅游國家過渡至初步富裕型旅游強國的全新發展及跨越,在此情況下,國內六要素外,像商業話、養生、學習、閑暇娛樂、情感交流等等多種全新旅游主題也將由此衍生而出,并且在此背景下的新業態、新需求以及新產品等也必將由此不斷涌現而出。
廣東傳統村落,尤其是其內部的歷史文化名村,通常都保留諸多的傳統的人文風貌以及優良的生態環境特色,充分的展示出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再加上其特別適合于自駕一族參與性的旅游體驗特性,已經越來越受到文化階層以及都市青年旅游者的關注,最終必然將由此獲得旅游快速的發展,成為旅游界的“藍海”。
(四)交通條件優越
據相關文獻研究,2010年,廣東省多項運輸方式的線路總里程直接超過190.57×104 km。而其中鐵路運營的總里程大約2 297 km,公路通車的總大約為19.0×104 km,內河航道的總里程則為1.36×104 km,其所實施的客運量直接達到了46.7億人的規模。到2014年年底,廣東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280公里,超越河南,成為全國高速公路第一大省,鐵路總里程達4300公里,加上各級公路、水運、航空等交通運輸方式,全省交通四通八達,極大增強了旅客出行方便度,也加大古村落的可達性。
三、廣東古村落旅游的未來展望
縱觀全世界的現代鄉村旅游業,已經經歷了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雖然我國與歐洲的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是共同之處在于導致鄉村旅游業繁榮的跟本原因均為,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的推進,城市居民的壓力急需釋放。在汲取學習了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基礎上,對廣東省古村落旅游未來的發展提出來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古村落旅游的科學發展依據進行探究
現代城市居民最為關注的是生活的自然與健康,古村落旅游讓他們有了回歸自然的感覺,使他們感受到了一種天然樸實的生活情趣。古村落旅游最根本的吸引力在于,緩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壓力。否則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內心追求會逐漸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而消失。到農村中來的游客,主要是追求城市中所匱乏的野味、鄉土氣息以及農園之樂等,如果將其建設為與城市公園類似的樣子,那么根本所在的魅力就會完全喪失。
保護古村落的古樸自然,倘若古村落的環境日漸向城市化發展,那么其與城市相比所存在的優勢也會逐漸喪失,不僅無法對城市居民產生吸引力,古村落旅游吸引力也會隨之消失。所以,針對于古村落旅游需要持有科學的發展理念,將農村所具有的優勢和真實性留住,才能科學地彌補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其保持吸引力,從而進一步蓬勃發展。
(二)明確古村落旅游發展的角色定位
現代的鄉村旅游始于國外,其在國外也有著極為繁榮的發展,但是在分為關注經濟的西方發達國家,旅游卻并沒有在旅游經濟中占據顯著的地位。所以,對于廣東地區古村落旅游發展的角色定位,應當從政府到農民的各個階段,務必需要先對古村落旅游的發展進行角色定位。古村鎮的旅游業無論發展到什么樣的程度,它也僅僅是鄉村經濟發展的一種補充,不該在鄉村經濟發展中位于主導位置,從而讓古村落的發展過分偏于城市化。這也需要當地政府與農村居民進行合理的規劃,構建互補的鄉村旅游項目,將鄉村旅游資源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但不可超越農業生產的主導地位。所以,應當利用更多的農閑時間,將合理的體驗項目穿插在其中,讓鄉村旅游資源的實際效果有所提升。
(三)重視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古村落旅游的發展層次與程度極為落后,在發展的模式、規范化以及制度化方面,均存在著較多漏洞。但是這也存在一些響應的潛在優勢,能夠有機會對前者進行學習與模仿,避免走過多彎路或付出太大的代價。廣東省的古村落旅游發展必須要具備可持續發展觀,不可以單純地考慮經濟的發展,否則會讓原生態的鄉村逐步城市化。這樣一來,不僅失去了古村落旅游的依托,還需要花費巨大的經濟成本去還原村落的原生態面貌。
由于旅游是一個消費的過程,衣食住行都需要對物資進行消耗,所以循環經濟是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理念的,這也是對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做出的巨大改變。所以在古村落旅游的發展過程之中,需要倡導合理消費,保護生態環境,注意垃圾的分類回收,并且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西方國家的城市化已達到了非常高的層次,但是在鄉村經濟發展中,旅游業的發展并未占據主導地位,這就是因為其對原生態資源和環境的重視達到了很高的程度。所以,古村落旅游發展的可行性是可以在摸索探究中形成一定規律的,日后可當做指導參照。這也需要相關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和鄉村居民共同參與進來,達成共識,方能發揮更加顯著的效果。廣東省村落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不可急功近利,否則追悔莫及。
廣東省作為中國發達的沿海省份,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上已經收獲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有了飛速提升,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所以對旅游方式的自主選擇也成為了必然趨勢。古村落旅游弘揚傳統文化和古建筑藝術,對振興當地經濟,促進村落繁榮復蘇,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特別是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作者單位:廣東揭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