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互聯網+戰略已經上升至國家層面,目前,浙江省鄉村旅游體系基本成熟,然而關于”互聯網+鄉村旅游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項目從“互聯網+”的角度入手,提出新時代的鄉村旅游發展對策,并在鄉村旅游理論梳理的基礎上,分析互聯網+對休閑鄉村旅游的影響。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2015年“互聯網+”正式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思維的快速發展也深刻影響到旅游產業的各個環節,尤其是鄉村旅游業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將新一代通信技術與傳統產業鏈及營銷、服務環節融合起來,從而加快提升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1996年美國創立的Expedia是全球最大的在線旅游公司,其業務約占全球在線旅游市場的三分之一,成為在線旅游的航母。而1999年國內創立的攜程旅行網為代表的互聯網旅游企業對傳統旅游業發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他們不僅為旅游行業飛速發展注入活力,而且從整個產業鏈上重新整合了旅游產業。繼傳統旅行社之后,OTA(比如攜程、途牛)和垂直搜索平臺(去哪兒網)先后出現,隨后大型平臺電商平臺(比如淘寶旅行、QQ旅游、京東旅行等)也開始涉足旅游市場,而近年來,旅游UGC網站蓬勃發展,它們從內容、心理的層面與用戶進行著近距離的溝通。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都給旅游產業增添了更多未知的可能,在鄉村旅游產業鏈的各個鏈條存在著大量潛在的機會。
二、浙江省鄉村旅游現狀分析
浙江省的鄉村旅游起步于20 世紀90 年代,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和結構升級,鄉村旅游應運興起。目前,浙江省的鄉村旅游發展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已經形成類型較為多元的城市近郊“農家樂”、高科技農業觀光園、古鎮、具有文化氣息濃厚的古村落及農業新村等。比較典型的三種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是:整合優勢資源構建大產業格局的遂昌模式、高起點打造高端鄉村旅游產品安吉模式、新思路構建鄉村旅游發展新機制的德清模式:這三種模式依托地方的本土與優勢發展鄉村旅游, 取得一定的發展績效。浙江省也是全國非遺項目最多的省份之一,鄉村本土文化很多尚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在開發的過程中,又普遍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在經營規模上普遍偏小,經營者的品牌意識非常淡薄。隨著鄉村旅游發展的深入,特別是信息化時代的來領,浙江省鄉村旅游升級問題也迫在眉睫。
三、互聯網+與鄉村旅游的基礎研究
(一)互聯網+背景下浙江省鄉村旅游導航平臺的實現
(1)導航是利用地圖服務和導航服務,進一步擴展到景點類、酒店類、餐飲類、生活服務類的預訂方式。利用流量數據整合我省的航空公司、公路鐵路客運、酒店、旅行社、景區、餐飲等鄉村旅游領域的重要環節,打造專注于鄉村短途旅游主題的在線導航平臺。(2)依托導航地圖服務將消費信息深度覆蓋浙江省鄉村旅游吃、住、行、玩。除了傳統地圖功能外,增加預訂與支付功能,以及鄉村旅游的特色文化關鍵詞標注。(3)創建浙江省鄉村旅游導航手機APP,推送最新鄉村旅游信息,建立垂直搜索平臺,增加旅游用戶真實點評、建立鄉村旅游社交群。聚集其他O2O領域的平臺,如拉手網、大眾點評等,對接租車、短租、天氣、拼游等應用,基本滿足旅游用戶需求,進一步完善我省鄉村旅游LBS(移動位置服務)生態圈。(4)線下完善旅游服務與用戶體驗。線上線下良性對接的O2O大潮帶動鄉村旅游更加蓬勃發展。
(二)互聯網+背景下浙江省特色文化與旅游經濟的鏈接
(1)加強鄉村特色文化資源內涵建設,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創建生態+傳統文化+智慧鄉村旅游新思路。(2)完善建設移動基站、建立免費WIFI、智能導游、APP信息推送、二維碼電子講解、智慧眼鏡等互聯網應用,打造智慧特色文化鄉村旅游。(3)互聯網思維下,特色文化必須體現鄉村本土特色,利用網絡、自媒體、微博、微信等形式進行推廣傳播。浙江省傳統歷史文化資源免費向游客開放的同時,建立與此相關的微博、APP軟件、線上網站、線上博物館、線上紀念館、以及實體博物館、實體紀念館、體念中心等,一來是提高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二來也是全面推動特色文化鄉村旅游傳播的途徑。
(三)互聯網+背景下浙江省鄉村旅游營銷模式升級
(1)完善鄉村農產品+文化旅游+電商模式,如淘寶專為遂昌打造的中國遂昌館,憑借豐富的物資資源,遂昌將特色農產品融入了生態體驗游。(2)綜合集成?;ヂ摼W思維下我省鄉村旅游與在線旅游企業的互動、鄉村旅游與電商平臺的對接、鄉村旅游與搜索平臺的鏈接(百度、必應、谷歌等)、鄉村旅游與政府行政推送的結合。
(四)現階段浙江省鄉村旅游大數據分析
按不同的地域特征、旅游經濟形態、特色文化資源遴選出5個鄉村進體數據分析、研究。(1)依據特色文化資源、特色產品、地域特征、旅游品牌等數據分析結果,提煉出適合互聯網對接的鄉村旅游數據。(2)依據城鎮傳統特色文化,地域環境、地方特色產業、旅游資源信息等數據分析,制定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發展階段性方案。
四、利用互聯網+來推動浙江省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
互聯網思維正在為特色文化鄉村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將從三方面推動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1、智慧鏈:互聯網+通過整合創意、硬件、軟件、資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極大包容性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商業生態系統。2、平臺鏈:互聯網+提升和重塑了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產業的平臺經濟,以“便捷”和“開放”作為廣泛吸附的終極武器。3、數據鏈:鄉村旅游產業正在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采用可量化的多角度數據,推動了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1)建立完整的移動互聯網線上平臺,推進線上預訂支付、線上咨詢、線上導航、APP古鎮旅游推送、微博營銷等。隨著互聯網端的推進,通過注冊、電子門票等多渠道收集旅游動向信息,形成各類數據分析。比如旅游人年齡、旅游方式、旅游者身份的分類,可以根據旅游方式的不同,跟團游、自助游的區分進行分別信息推送;根據旅游者的年齡、旅游目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移動信息推送。(2)湖州市南潯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燦若云錦,民國建筑保存完好。結合物聯網科技,比如聯想一款可穿戴設備new glass暢游古鎮,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全方位感知古鎮的前世今生的穿越式生活體念。(3)“青瓷文化之鄉”的慈溪上林湖,如編排傳統戲劇,整合演出場所、電商平臺、O2O模式線上線下售票、系列越窯講座、戲劇情境結合動漫游戲等線上線下二者結合、交互聯動的諸多方式,打造青瓷文化產業園區,推動具有千年歷史的越窯文化可持續發展,促進慈溪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
五、結語
本文從具體調研中得出客觀結論,提出互聯網+推動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發展的各種可行性,探究其深層原因,通過廣泛的學術交流,以互聯網為手段,在前期傳統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上,將大量客觀存在的實例提煉成精煉的理論,對特色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有所裨益。信息化時代的來領,浙江省鄉村旅游升級問題迫在眉睫,因此只有鄉村旅游融合城鎮特色文化,結合互聯網思維,整合旅游領域生態鏈,提升和完善旅游產品的服務端,才會有鄉村旅游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