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
前言
縱觀世界經濟,旅游業是很多國家的支柱產業,對于我國的意義也尤為重要,其在未來將成為拉動我國消費經濟增長的新亮點。《2015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2015全年全國旅游業對GDP的直接貢獻為3.32萬億元,占GDP總量比重為4.9%;綜合貢獻為7.3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0.8%。旅游直接就業2798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1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并且據世界旅游組織給出的數據顯示,市場經濟中與旅游業相關的行業總共約144個,其中直接相關的約24個,間接相關的約124個,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創業者,能夠提供6-8個就業機會,這就大大的吸收了社會勞動力,同時也降低了社會失業率。
一、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
(一)鄉村旅游類型
1.市場目標型。在鄉村旅游中,城鎮人是其目標客戶,因此大城市是鄉村旅游的目標市場。我國目前市場潛力最大、發展最成熟、最普遍的鄉村旅游類型就是將都市的郊區利用起來進行鄉村旅游的發展。營造休閑場所提供給都市居民進行游玩是目前我國鄉村的旅游的定位標準。為吸引游客,鄉村旅游通常會開展捕釣、采摘等農村特色活動,讓游客體驗完全區別于大城市的村落或田園生活。
2.景區拓展型。鄉村旅游中,景區拓展型是依靠景區開展一系列活動的,一般如果鄉村位于著名景點周圍,就會將該景點的客源和名氣利用起來,發展旅游配套服務,如購物、餐飲以及住宿等,除此之外,還能對銷售當地土特產起到促進作用。
3.資源利用型。在資源利用型的鄉村旅游中,存在許多的村寨,這些村寨都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在吸引游客時憑借的就是其人文、建筑、生態等特色資源。由于遠離都市,這些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村寨基本上外界沒有接觸,交通的不便使其與外界接觸較少的一個主要因素,而正因為如此,這些村寨沒有被外面的世界所同化,保留了特色的鄉村氣息。
(二)鄉村旅游項目
1.度假村。度假村通常建立在生態環境優越、自然環境優越、氣候舒適的地方,換句話來說,就是比較高檔的提供給游客度假、休閑的鄉村旅游場。
2.民族民俗風情園。民族民俗風情園一般由少數民族或鄉村建立,其風情特色十分顯著,體現在其活動、生活方式和建筑等方面,能夠有效地吸引游客前來游玩。
3.農家樂。這種旅游形式是農民自己發展出來的,他們借助自家房舍、農家庭院附近的自然風光,將來自城鎮的游客吸引至這里進行游玩、觀光。農家樂所包含的產品有很多,例如觀光園、農家菜、農家旅館等,對于農民來說,這種旅游模式風險低、收益快、投入少,十分受其歡迎。
二、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
(一)政府干預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其含起到阻礙作用,目前政府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在規劃旅游產業時也會考慮到鄉村旅游發展,使得管控、培育、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強。
(二)進行多元化的投資
鄉村旅游的發展潛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投資鄉村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鄉村旅游項目的經營包含了村集體投資、合伙經營以及農民個體經營,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一些大公司也陸續加入了進來。
(三)實現品牌、特色發展
在投資鄉村旅游的經營者中,最初的經營者除去已經失敗的,其他經營者已經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其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將其旅游規模進行擴大。但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一行業中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若想讓自身的旅游業在眾多旅游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實現錯位競爭,在鄉村旅游業上開發其中的特色,將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使得品牌逐漸做大,被人們所熟知。
(四)自助游會越來越多
在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鄉村旅游,也逐漸對鄉村旅游生出喜愛之情,但這些愛好者已經厭倦了老套、模式固定的旅游項目。而自助游可以實現這些旅游愛好者的需求,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旅游,發現新的旅游點。隨著旅游模式和目的地范圍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通過自助游的形式進行鄉村旅游。
(五)游客來源進一步擴大
因為宣傳、經營沒有落實、人們不了解等原因,鄉村旅游在最初出現時,僅有附近城市居民前來游玩。但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經營者為實現規模的擴大,經濟效益的提升,開始學習如何進行品牌建設和宣傳,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游玩。目前,許多鄉村旅游項目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也已經走出當地,面向全國甚至國外,在鄉村旅游中,前來游玩的游客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游客也會前來游玩。在為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其游客來源也會越來越廣,游客量也會越來越多。
三、結語
我國當前的鄉村旅游類型可以分為市場目標型、景區拓展型以及資源利用型,度假村、民族民俗風情園、農家樂的等是鄉村旅游的主要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游玩,游客可以體驗到不同于平常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環境,因此鄉村旅游十分受城市居民的歡迎。[4]目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已經進入了一定的階段,具有十分光明的發展前景。
(作者單位:酉陽桃花源景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