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琴/開江縣回龍職業中學
?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陸曉琴/開江縣回龍職業中學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是為了讓教育事業更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環境,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是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的啟蒙階段,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對初中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并提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初始階段,在初中加強政治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需要初中政治教學做好學生的啟蒙工作,初中學生經過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對課程進行學習,但是政治理論課程內容相對乏味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并不緊密,初中生僅是利用自身的能力很難對初中政治課程進行有效的理解,再加之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手段單一,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各學校更為關注的問題。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師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逐步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很多初中政治教師積極的參與到其中,發揮出了在政治課堂上的引導作用,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有些教師很難改變目前的教學模式,仍舊采用原有的教學方式,一般在課堂上采用“照本宣讀”“滿堂灌”等固定模式,而政治課程內容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相對乏味,因此,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出學生對政治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無法有效提升。而有些教師卻適得其反,這部分教師為了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增強,就讓學生掌握課堂的主動權,而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與引導,完全鼓勵學生用自己方法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沒有起到提升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而且更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甚至可能由于學生學習方法不當,浪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因此,教師要認真的對新課改的要求進行研究,積極地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且要把握好引導度,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改革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政治課堂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條件,因此,初中政治教師需要不斷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增強政治課堂的生動性吸引學生的興趣。政治課程本身就缺乏趣味性,再加上傳統的政治課堂又主要是照本宣讀的授課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對現有的教學課堂進行改革,比如說:初中政治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出教學的內容,可以通過熱點新聞、民俗故事等。還可以以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去關注一些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引發學生自覺關注政治時事的習慣,從而激發出他們對政治知識的求知欲望。而初中政治教師在政治教學課堂上要運用較為生動的語言,分析每個知識點,而不要照本宣讀,以此來增強課堂生動性,讓學生對政治課堂更加感興趣,從而更好地增強在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政治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的教學觀念決定了教師是不是能夠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全面對初中政治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也決定了政治教師是不是能夠幫助學生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到政治學習中。因此,政治教師必需要改革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政治學習中,從而提升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初中政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比如說: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學生進行分組,并開展多種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提高,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另外,教師要樹立“少教多學”的理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但是少教多學并不是放任學生自由發揮不去指導,而是要求政治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與計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向指引,讓學生根據自身對政治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新的政治知識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從整體上對政治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更好的對政治知識進行探索,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增強。
(三)加強初中政治課堂的互動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初中政治課堂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從而使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使教學氛圍得到改善,從而不但斷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能夠讓學生處于與教師平等的地位,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進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師在與學生相處中,都要給予關愛,能夠平等看待每個學生,不能因為自身的喜惡,而對學生產生差異,學會以情感染學生。同時教師要充分把握初中生渴望被表揚與鼓勵的心理特點,對于在學習上有進步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與表揚,讓學生對政治課堂投入更多的熱情。初中政治教師熱愛自身的教育事業,不斷提高責任感,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創造師生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
(四)利用新媒體拓展政治課堂教學
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目標是為了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以及辨別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更好地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與煩惱。然而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各種新媒體設備不斷的到普及,比如說手機、電腦等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中取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微信微博等微技術成為當下最為流行的信息交流平臺。初中政治課堂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作為初中政治教學課堂的外延。利用微信、微博等交流平臺既能夠與學生一對一的交流,也可以通過群聊與多方進行溝通,讓學生在課堂以外的時間也能夠接觸到初中政治方面的知識內容,從而讓初中生不斷接觸政治知識內容,進而對政治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提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在學生利用新媒體交流過程中也會不斷開闊自身的眼界,提升理性思維能力以及辯解能力,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工具獲取更多的初中政治方面的知識信息以及熱點問題,更好的開展教學,從而不斷的提升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使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總之,初中政治課堂的理論知識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說確實比較乏味,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研究現有的教材內容,把握政治教育的方向與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比如說:采用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創設政治學習的情境,完善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并結合初中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融入新聞熱點以及學生關注的問題等趣味性的知識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從而更好的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利.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7).
[2]饒偉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赤子(中旬),2014(01).
作者簡介:
陸曉琴(1973-),女,現主要從事中學政治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