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熱點問題解答
編者按:根據《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由地稅部門“代征”改為“直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繳納相比以往有了較大變化。天津地稅12366熱線歸納整理了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有關的18個重點問題,以期能夠幫助納稅人更好地理解有關政策規定。
問: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二條、第六條之規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對象是指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應當繳納保障金。
問:《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中所指殘疾人的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答:《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中所指殘疾人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上注明屬于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的人員,或者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的人員。
問:計算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時,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如何確定?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將殘疾人錄用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簽訂1年以上 (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并足額繳納社保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的人員就業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用人單位招用外省、直轄市、自治區殘疾人的,應當計入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
問:應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數額如何計算?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八條規定: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在職職工總數1.5%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
人數×1.5%-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職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以公式計算結果為準,可以不是整數。
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口徑計算。
用人單位存續不到一年的,按實際月份計算繳納保障金;成立不到一個月的,不繳納保障金。
問:計算應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時,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如何確定?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職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問: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機關是如何規定的?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九條規定:保障金由用人單位辦理稅務登記或扣繳稅款登記的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在市國稅局海洋石油稅務分局辦理稅務登記的用人單位,由市國稅局海洋石油稅務分局負責征收。
問: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如何申報上年度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十條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應于每年的5月1日至6月30日,持規定材料向辦理稅務登記或扣繳稅款登記所在地的區縣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報上年本單位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在市地稅局直屬局辦理稅務登記或扣繳稅款登記的,向市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報;在市國稅局海洋石油稅務分局辦理稅務登記的,向濱海新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申報。未在規定時限申報的,視為未安排殘疾人就業。
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申報的上年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進行審核,核定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核定的信息應及時傳輸給相關稅務機關。
問: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繳納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十一條規定:保障金一般按月計算繳納。我市暫定按年計算繳納,過渡期5年,申報繳納期為每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過渡期為2016年至2020年)。
問:納稅人如何申報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
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應向辦理稅務登記或扣繳稅款登記所在地的稅務機關申報繳納保障金,據實申報本單位上年在職職工人數、經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審核后的上年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等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達到規定比例的用人單位,免征保障金。實行網上申報繳稅(費)的用人單位,可以在網上申報后直接繳納保障金。
問: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如何辦理退庫?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十五條規定:保障金因用人單位誤繳等原因需要退庫的,由原征收保障金的主管稅務機關負責辦理。
問:小微企業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有何優惠政策?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十六條規定: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20人以下 (含20人)的小微企業,免征保障金。上述優惠政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問: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如何處理?
答:依據《市地稅局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殘聯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關于印發〈天津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津地稅貨勞〔2016〕8號)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保障金的,由保障金主管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滯納金按照保障金入庫預算級次繳入國庫。
問:用人單位申報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時,應當向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提交哪些材料?用人單位需留存什么材料?
答:依據《天津市地方稅務局 天津市國家稅務局 天津市殘疾人聯合會關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管理問題的公告》(2016年第16號)第三條規定,應提供如下材料:
用人單位申報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時,應當向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申報表格下載網址:www.jysb.org.cn;復印件須加蓋用人單位公章):
(一)《天津市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申報表》。
(二)殘疾人職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8級)原件及復印件。
(三)與殘疾人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服務協議)原件及復印件。
(四)《天津市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名冊》、《天津市社會保險繳費人員登記、變動名冊》原件及復印件。
(五)各月支付殘疾人職工工資憑證原件及復印件或《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
(六)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要求的相關材料。
用人單位應留存以下材料備查:
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審核后出具的 《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審核認定書》,用人單位應當留存備查。
(供稿:天津市地方稅務局納稅服務局)
責任編輯:傅延懌 曲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