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汝思
基于社會性平臺的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行動
◎敖汝思
針對當前高職教育提倡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本文從應用型人才需求為出發點,提出基于社會性平臺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依托各種社會性平臺的合理應用,為學生構建新型的課程體系和實訓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技能水平。
教高[2006]16號文《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教育具有“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必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工作過程系統化和教學做一體化改革,是我國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根本舉措。因此,我們開展“基于社會性平臺的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行動研究”。通過研究探索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動態課程體系、工學結合教學策略、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體工作經驗的實訓模式以及開放式人才培養合作模式。
社會性軟件。社會性軟件是構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絡之上的應用軟件,在功能上能夠反映和促進真實的社會關系的發展和交往活動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動與軟件的功能融為一體。
社會性軟件包括“協作和通信工具軟件”、“個人出版和聚合軟件”、“計算機協同工作軟件”等,具體有:E-MAIL、MSN、QQ、博客、微信、云盤、維客和威客等。社會性軟件充分利用了網絡的互聯性,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性和互動性,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驚人的親和力,延伸到INERNET的每一個角落,成為網絡時代發展的新焦點和網絡教育的支撐點。
社會性平臺。威客網是威客模式得以實現的平臺和基礎,是一個“知識市場”和“經營精神產品的中介”。利用電子郵件作為異步互動工具,可以傳達各種類型的信息,利用QQ、微信等進行同步的實時或異步非實時的互動進行各種協作學習。“威客”的英文是“Witkey”(wit智慧,key鑰匙)。在網絡時代,憑借自己的能力(知識、智慧)在互聯網上幫助別人,從而獲得報酬的人就是“威客”。通俗地講,威客就是在網絡上出賣自己無形資產(知識商品)的人,個人和企業只需在網站上發布任務,公布報酬,感興趣的人無論是在哪里都可以通過競標來接下任務。“威客模式”就是用戶通過互聯網的互動問答平臺使個人的知識、智慧、技能實現價值的一種模式。“威客網”是指提供智力產品在線交易的網站,如“K68創意產業平臺”、“豬八戒威客網”、“一品威客網”和“任務中國”等。目前全國范圍有上百家威客網站,威客人數達千萬人左右。
因此充分利用“威客、博客、QQ、微信”等社會性軟件構筑最優化的社會性學習平臺,以一攬子改革方案解決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實習實訓、雙師型教師培養、學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通過構建一種高效的高職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對促進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通過融合職業性項目構造社會性平臺,動態更新課程內容,構建基于工學結合的全新專業課程體系。
當前,計算機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不是很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還沒有緊密結合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需求,沒有及時反映市場的動態需要。具體體現在:課程內容落后,非同步及時更新;課程項目不具有真實性。
高職教育是為生產一線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專門教育,應該要充分了解社會和企業對高職人才需求,還要明確教育對象的需求。找準社會、企業和學生的發展的要求與高職教育之間的結合點,是學校專業和課程設置的必要前提。計算機各專業的改革與建設必須緊跟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步伐,在課程體系結構上要有較大的改革,課程體系和結構是改革和建設的核心。針對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現代教育技術以及動漫設計與制作五個專業,通過人才市場及各大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畢業生就合理的五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相應的課程體系。
同時課程標準以及課程內容的設置,通過走訪相關企業的各種相應的工作崗位對各種技能的需求,同時,通過分析威客網的各種類型的項目需求,進行分類匯總,制定相關課程的課程標準和課程的項目內容。這樣的課程內容的是通過威客及其它的社會性平臺融合職業性項目構造的,可以動態更新,基于工學結合的全新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融合職業性項目構造社會性平臺,以新方式實施教學做一體化,全力提升高職計算機類專業課程實施的質量。
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方式等,還沒有跟上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步伐。課程實施存在硬傷,學生專業必需的核心技能,很難養成;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實現簡單的模仿,“單調與乏味”充斥著教與學的全過程。而傳統的課程評價,則往往體現不出工學結合的要求。而實施的不合理,導致不能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正在融合的問題。
通過融合職業性項目構造社會性平臺,利用威客網及其他的社會性平臺制定了課程內容,老師可以打破傳統的的教學理念。在傳統教學理念中,以教師為中心,只重視教師及教師活動,忽略學生及學生活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更多在課堂上根據授課內容,鼓勵學生開展多種的學習活動。老師們通過參加各種教學研討會以及進修,培訓學習,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課堂更加豐富和有趣。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使掌握和鞏固知識,以便更好地進行各種技能創作。
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手段,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學生不再是對課本陳舊的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而是通過不斷更新的項目,甚至是不同主題的項目,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選取威客網上的不同的案例和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因為有真實的項目內容和要求,學生可以通過頭腦風暴的創作。在設計類課程中,學生要設計海報的某一種效果,為了實現這種效果,學生的學習就變成了主動,會通過查閱資料,提問老師等方式找到相應的答案,這種自主學習要求老師的角色是一個輔導者,支持者、幫助者。
教師通過一些課堂游戲,討論活動甚至是競賽,讓學生通過相互研討,開展合作性學習。計算機很多課程是要考驗團隊的協助能力的,老師根據課程需要,選取合理的項目,提出要求,讓學生以團隊或小組的形式完成。這樣,學生可以課堂合作互研的來解決問題。
通過融合職業性項目構造社會性平臺,另辟蹊徑,以開放、合作的方式構建一種全新的計算機類專業的實習實訓模式。
計算機類專業的實習實訓整體是不合理,普遍存在實習分散、指導困難、實習內容不對口的問題。針對這一狀況,除了課堂上選取威客項目作為課堂講授案例,課后同樣可以安排威客上的項目作為學生實訓內容,學生通過對項目的真實性了解,課后通過團隊商量,利用各種社會性軟件并建立各種討論群,進行相互的交流和協商,設計出滿意的作品。這樣的實訓項目方式,不僅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學生也可以把創作的作品提供給需求者,還可以獲得一定報酬,實現創作和創業的共贏。同時在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意思,要求每個成員具有合作的精神,同時為了保證記錄更新的有效性 ,也需要成員具有較高的道德精神,這恰恰滿足了21世紀對新型人才的要求:既能合作共事又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
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專業實習時,因為他們掌握了各種專業技能,不一定要到企業或公司去進行實戰性的工作也能很好的方式完成實習任務,他們可以網上發布及接受各種行業的訂單,同時也可以在威客上選取相應的項目創作設計,還可以發布承接各種項目的需求,讓需求者直接找上門下單。同時互聯網衍生出各種微店,微商、淘寶網店等各種互動的平臺大大的滿足了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習需求。學生也可以足不出戶,完成各種實習任務,如淘寶美工、網店設計等崗位就是讓學生在家就可以進行各種實習。
基于社會性平臺的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行動研究是有效可行。在課題的研究推動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技術水平,鼓勵學生通過實際項目的鍛煉,積極參加各種全國大賽。同時在研究實施的推動下,為專業建設相應的工作室,創業基地,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實訓環境。通過工作室平臺承接技術服務和基于社會性平臺的計算機類項目開發,把社會性平臺直接引進到校園里來,為校內實訓基地,實施企業模擬,開展項目教學,進行崗位能力訓練和團隊建設,提高老師的技術能力和雙師技術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項目來源: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社會性平臺的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行動研究”(項目編號:20120202110)
(作者單位:陽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