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康
(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天津市政建設集團優化產業布局的實踐
黃永康
(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一個企業能夠獲得長期成功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它所處或所選擇的產業。產業多元化集團應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鏈條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探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從而提高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集團;優化產業布局;實踐
一個企業能夠獲得長期成功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它所處或所選擇的產業或產品。產業多元化集團應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鏈條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探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從而提高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本文介紹并分析了天津市政建設集團(以下簡稱集團)優化產業布局的做法和經驗,就有關體會和認識與讀者進行交流。
集團成立于2007年,是在天津市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過程中,由原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企業組建而成的市屬企業集團,直接管理的二層級企業11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共有全資、控股公司92家。近年來,集團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在鞏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理、房地產開發、生態綠化四個核心產業板塊的基礎上,加快向科技信息、高端養老、醫療、體育等新興產業轉型,搭建了投資平臺,培育了核心競爭能力,發展成為特色突出、多業并舉、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管控型企業集團。集團連續7年入選天津百強企業和全國服務業五百強。
集團在成立之初就深刻認識到產業發展方面的突出問題將影響集團的長期發展。
1、產業依存度單一、系統性風險偏大的問題
這一問題突出表現在集團經營效果對房地產和土地整理產業的依賴性過強。從集團主導產業對經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貢獻率來看,房地產和土地整理產業的產出規模,直接決定著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但房地產和土地整理行業的關聯性極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2008年房地產市場普遍低迷的大形勢下,集團的經營規模大幅度下滑,主營業務收入僅為2007年度的57%。如果集團的主要經濟指標維系于單一行業,那么企業將難以實現持續、均衡的增長,也不能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
2、經營規模與投資規模不平衡問題
集團的基礎設施代建和政府回購項目,多數的土地一級整理項目,大部分投資不能轉化為主營業務收入。集團以BT方式投資建設的道路,投資近50億元,按照協議約定投資總額的1%為投資回報,也就意味著在集團報表收入僅為5000萬元。集團的土地整理產業從項目立項到全部土地出讓需要6—10年時間,投資回收期過長,前期投資體量大,收入規模小。在土地出讓集中的年份,集團的經營規模大幅增長,在土地出讓較少的年份,集團的經營規模大幅下降,不能實現平穩增長。
3、部分產業經營效益低于市場水平問題
在土地整理項目內建設了大量高端酒店、商業、場館等公共配套項目,雖然這些項目為提升區域土地價值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集團內部缺乏統一專業管理,導致項目本身的創效能力較差。集團的房地產業在市場把握、產品設計、成本控制、銷售策劃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與國內一流房地產開發企業差距很大,有待進一步提高。
集團對如何解決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把優化產業布局作為提高集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1、推進產業鏈條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集團所屬基礎設施投資企業從原來的單純從事投資、代建拓展招標代理、監理、施工等業務,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目前正積極嘗試PPP、BOT等新的基礎設施投資模式,介入新城鎮建設、地鐵延長線建設等投資領域。集團所屬生態綠化企業以綠化施工為基礎,大力發展苗木種植,目前擁有1.2萬畝的苗木基地和近30萬平方米的生態大棚,投入科研資金進行高附加值品種的種植和馴化。在國家高度關注生態文明,堅持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探索介入園林綠化投資施工和園林綠化設計等領域。土地整理企業更加關注區域范圍內新興經營性產業的培育。
2、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集團積極在新興產業進行謀篇布局,在市場前景、成長潛力、引領帶動作用等諸多方面初步顯現出了優勢,成為支撐集團今后較長時期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1)科技信息產業。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是我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天津市積極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下,集團成立信息投資公司,作為智慧天津建設運營商,在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目前該公司正在實施“無線天津”WiFi項目,三年內要在全市公共區域新建10萬個無線上網接入點。集團設立天津市智慧城市研究院,作為天津智慧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和規劃研究單位。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集團已經與天津靜海區、寧河區、南開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了團泊新城西區智慧園區建設。
(2)養老產業。全國老齡化水平逐步提升,天津、北京老年觀念相對開放,養老產業需求將迅速增長,養老產業作為朝陽行業,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集團投資開發了云杉鎮宜老社區,占地總面積1490畝,建筑面積69.6萬平方米,社區由專業的經營服務團隊為會員進行細致入微的貼心服務。設有專業會所,涵蓋特色餐飲、傳統洗浴、宜老餐廳、康體娛樂等,社區醫療配有高端、齊全的醫療設備和常設科室,滿足日常醫療需求。經過幾年的培育,目前入住人數呈爆發式增長,可以預期未來將成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3)醫療產業。集團以主導天津健康產業園為契機,充分發揮政府資源、土地資源優勢,與園區引進的醫療單位進行深度合作,參與高端醫療行業。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進行的第三方實驗室合作建設,實現共贏發展和轉型發展。與引入動物研究所合作,探討介入藥物生產領域;同時研究整合血液病醫院第一期可經營資產、血液病醫院第二期(包括高級病房)、代謝病醫院、病原所(疫苗)等醫療產業資源。集團還與天津市脊柱醫學軟性技術研究所合作設立西青信泰醫院,與北京朝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天津武清朝聚眼科醫院。
(4)體育產業。集團設立了專業性強的輕資產賽事運營企業,具體負責運營賽事和管理場館。集團在團泊新城西區不斷引進體育產業項目,完成了團泊體育場、團泊國際網球中心等第一批7座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并承辦了2013年東亞運動會部分賽事,2017年全運會部分賽事也將在這里舉行。目前承辦了WTA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等四項網球賽事以及“團泊新城杯”環湖自行車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賽事。
3、探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
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推動產融結合,集團通過產融結合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集團利潤,還可以憑借融通關系發展新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1)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臺作用。開展資本運作是改善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實現集團做優做強做大的需要。集團擁有上市公司一家,即天津松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津松江”);于2015年2月完成第一次定增工作,共計募集資金17億元,極大緩解了資金壓力,改善了資本結構;于2015年5月啟動第二次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7億元,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將適時增發。
(2)打造新的上市主體,加快資產證券化水平。集團正在推動兩家企業新三板上市,其中松江科技公司股改完畢,目前正在券商協助下完成掛牌前的報批審核工作;松江生態公司完成資產剝離工作。從行業發展、上市概念、財務狀況和市場潛力等各個方面予以綜合考慮,集團的健康醫療、體育產業都具備在國內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潛力。集團正加快上市源企業的培育,“十三五”期間將力爭實現6家企業掛牌上市。
(3)設立小額貸款公司,在金融產業領域先行先試。集團以融鑫小額貸款公司運營為契機,積累金融產業從業經驗,培養金融專業人才。小貸公司于2012年2月設立,目前信貸資產近7億元,經營規模和效益在天津市小貸行業處于領先位置,成為集團價值鏈的高端。
(4)適時介入融資租賃、股權投資基金等現代金融產業領域。集團投資設立融資租賃公司,目前已開展業務。出資設立1支股權投資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5億元,設立1支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3億元。基金已經投資了兩家科技型成長企業,投資總額4億元,成為集團獲取投資收益,發現轉型機會的平臺,成為集團優化產業布局和項目融資的工具。
在未來,集團要按照協調發展、價值最大化的原則,完善產業鏈和價值鏈,發揮產業協同效應,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繼續鞏固發展區域開發平臺,切實發揮平臺作用,其他相關產業要按照集團整體部署借助平臺發展;二是鞏固和創新發展基礎設施融資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融資建設模式,大力研究推進PPP創新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拓展應用;三是加快培育科技信息、互聯網應用、健康醫療養老產業,形成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四是避免盲目多元化,更多采用并購整合策略,在集團整體戰略的引領下,實現核心產業的快速發展壯大,有效提升競爭力;五是加快專業人才、特別是新興產業人才儲備培養,支撐集團的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
[1] 郭朝先、張其仔、白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升級與空間布局[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 王岳平: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3] 張文:資本倍增:資本運作、眾籌與新三板上市[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
[4] 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制度變革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郭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