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玲
新形勢下“散文化”在新聞采寫中的意義
◎李意玲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新聞事業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其實,在新聞事業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進步時候,一些從事于新聞事業的記者們就產生了“散文化”的新聞采寫思想觀念,而且這一觀念一直持續到了現在。眾所周知,“散文化”的寫作中心是文章中內容是分散的,但是思想觀念是統一的。本篇文章就主要分析當今新社會形勢背景下,新聞采寫過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散文化”方法,使得新聞要傳播的內容更加完整,得到受眾的好評。
首先,我們大家都了解,散文在創作上講求內容分散、中心思想統一的原則,因此新聞采寫工作的“散文化”也要嚴格遵循這一原則,在采寫中,把各個分散的新聞素材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新聞內容以更好的形式呈現給受眾,增強新聞的閱讀價值。尤其是在當今新的社會形勢下,人們的閱讀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新聞采寫工作可以不斷朝著“散文化”方向改進,通過將新聞和散文這兩種的結合,使得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更好的表達。值得一提的是在穆青等前輩的大力倡導新聞散文化的影響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報刊新聞的文風朝著新聞散文化的方向改變。
盡管從很久以前,我國新聞領域的記者們就已經有了“散文化”的新聞采寫思想,但是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一思想才有了極大的發展。在當今新的社會形勢下,“散文化”在新聞采寫中的應用已經有了明確的特征:
結構靈活多變。與傳統新聞結構的固定形式不同,新聞采寫的散文化有著更加靈活多變的結構內容,長久以來,新聞寫作格式固定成為了“導語—新聞主體—背景—結尾”這樣的形式,但是“散文化”的應用,則是要把新聞消息制作成為多段落、多寫作手法的形式,使得整篇新聞的結構像散文一樣多變。以新聞消息《胎教音樂首次在我國出版》為例,在這篇新聞中,多個短的段落,比如說有這樣一段話“優美的音樂響了,母體內躁動的胎兒逐漸靜了下來,出生不久的小孩也會張著小嘴笑。隨之,我國第一章‘胎教音樂’錄像帶出生了”。解析這一篇新聞消息,我們發現,在新聞采寫中使用了散文的寫作筆法,引領受眾隨之散文的結構深入,改變了傳統新聞結構的固定,彰顯了靈活多變的特點。
對新聞現場環境的描述。在新聞消息的采寫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對新聞現場環境的描述,以現場環境為開頭,并且以優美的語言進行描述,像講述故事似的寫作新聞消息,這樣使用散文化的語氣和文字的方式,使得新聞消息變得更加有代表性,也更加能彰顯新聞的主體內容。
貼近受眾的實際生活?!吧⑽幕钡男侣劜蓪懛绞绞且环N新型的新聞采寫方式,它能將事描述為物、將事描述為人等等。比如說在有的新聞報道中,有的將收獲諾貝爾獎的莫言說成教育事業中的“大蛋糕”、有的將惡劣的天氣比喻成為“天公不作美”等,這一系列的新聞采寫方式,都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上固定死板的新聞結構形式,此外,還更加貼近了受眾的生活,使得受眾不再和新聞之間有大的隔閡。
散文化新聞采寫的重要意義。由于一篇新聞報道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內容以及寫作形式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新聞采寫工作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新聞內容的新鮮以及形式的靈活,最大程度上避免語言死板、毫無創新的新聞采寫方式,從而提高新聞報道的閱讀價值。因此,在當今新的社會形勢下,新聞采寫方式朝著“散文化”的方向不斷改進是十分有必要的,新聞內容需要一定外在形式的表現,這樣才能更加生動形象地把新聞內容傳輸給受眾,也能有利于受眾獲得更加輕松的閱讀體驗??傊谛侣劜蓪懙墓ぷ鬟^程中,我們要重視對詞語、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手法等的合理選擇和應用,使得整篇新聞消息更加流暢、完整,增加消息的閱讀價值。
“散文化”的新聞采寫形式可以把細節使用更加生動、真實的畫面描繪出來,從而吸引受眾,這也正是廣大新聞工作人員的職業目標,確保新聞內容在真實表達的基礎上充滿散文的形象化,讓更多的讀者更好接收新聞內容,從而達到新聞采寫工作的最終目的。
做好散文化新聞采寫的具體策略。由于“散文化”的新聞采寫在當今新的社會形勢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真正做到新聞采寫的“散文化”,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新聞工作從事者的不斷努力,在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時效性等特點的基礎之上,使用散文的寫作形式,抓住散文創作的“形散神聚”特點,創作出符合新形勢下受眾閱讀需求的新聞報道。需要注意的是,新聞采寫工作必須要遵循新聞的特征和規律,不能完全的散文化,也就是說新聞采寫工作者要保證新聞內容的新鮮、真實特點,在這基礎之上才能進行散文化的寫作,牢記新聞傳遞信息的作用以及新聞價值的重要性。
總的說來,在當今新形勢背景下,“散文化”在新聞采寫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一寫作方式可以使得新聞在說理的基礎上具有感情,很大程度上提高新聞的閱讀價值,是一種很有效的寫作形式。因此,我們要重視“散文化”在新聞采寫中的應用。
(作者單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