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王飛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今單純的學歷、經驗已經不是衡量人才的全部指標,創新型人才、全能型人才才是當今社會更加需要的,而學生要達到此種要求,其自身必須具備該方面的品質,在此方面隱性課程則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其更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以期能夠為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隱性課程;中學生;道德教育;人生觀;價值觀;養成
隱性課程并不是傳統教育課程,其是建立在常規教育基礎上的新型課程,該課程由于缺乏具體性,因此其也成為了間接課程,使學生能夠在校園氛圍中、家庭中、社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自身的道德素養產生影響。如今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各個領域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其中外國友人來我國游玩,或是我國公民出國游玩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卻總能夠被報道出我國國民素質地下的問題,此種情況如今已經影響到部分中學生,其在規范自身行為方面有很大的缺失。
一、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一直是我國教育界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也一直在向學生灌輸中學生應具備的意識、觀念以及如何區分事物的好壞等,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畢竟過于片面又過于理論化。隱性課程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傳染性,學生接觸最多的無外乎同學、教師以及家人,如果學生所處環境充滿正氣,周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并未出現扭曲,則學生自身也會向其靠攏,相反的,若其所處環境以及所接觸的人中大多數是自私自利的人,中學生一樣會被影響,只是影響的程度不同而已,若要使中學生能夠受到好的影響,學校方面也應加強對隱性課程的控制[1]。
二、促進中學生道德素養的養成
(一)避免中學生沾染不良習氣
如今社會風氣雖然得到了改善,但走在大街上依然會看到有人在大街上吵架,或是在進行虛假交易等,此種情況學生若遇見的次數多了,也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如中學生中有不少學生存在抄襲作業的情況,甚至有些學生與同學打架、辱罵教師等,此種情況表明學生的個人素質急需提高。隱性課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能夠根據學生具體的行為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而不是單純的應用管理制度來規范學生,管理制度最終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學校在實施隱性課程時需要從三點同時入手:①優化校園育人環境;②重視學習過程;③利用隱性課程完善學生人格[2]。
(二)規范中學生在學校外的個人行為
學生每年均會有兩個時間較長的假期,即寒假、暑假,此種假期也是中學生與家人外出旅游的最佳時期,很多家庭條件不錯的學生往往有機會與父母到國外旅游,但很多人都知道我國國民的個人素質被很多國家鄙視,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國民到國外旅游時不注重管理自身的行為,在與人交談方面或是在某些行為上不自覺,如在與人交談時臟話頻出且聲音極大,在個人行為方面也存在隨地吐痰、偷人家馬桶蓋,或是在公共場合寫下“到此一游”等標語,并拍照留念等。以上種種行為均屬于道德缺失的行為,但此種情況對于受教育的學生而言往往不會存在,這主要是受隱性課程的影響,學生內心中知道此種行為并不可取,甚至是可恥的。
(三)使中學生能夠正視自身缺點并加以改正
中學生因年齡以及青春期的影響,很多學生在此階段均會有人格缺陷,并且個人素質也有待提升,但是最關鍵的是中學生此階段存在很強的叛逆心理,無論是教師或是家長的教導均很難起到作用,甚至會激發學生做出更過分的事情,此時則可以發揮隱性課程的作用是,使學生自行吸收其中包含的道理,對自身行為進行反思,并且努力改正。
(四)使中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隱性課程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在對學生產生道德教育作用時往往十分抽象,旨在使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因此只要學生掌握了隱性課程教給學生的道理,學生即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如在外國旅游時學生知道隨地吐痰并不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同時學生也就會知道亂扔垃圾也屬于不文明的行為,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也是同樣,此時學生即會將不文明行為做一個歸納,有自己的評定標準,那么學生就會自覺避免自己陷入此種不文明的狀態[3]。
三、結語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隱性課程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影響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與我國中學生道德素養養成息息相關。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易波動,且容易被其他因素影響,在此階段中必須嚴格把控道德教育方面,若能夠將隱性課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則能夠為我國中學生帶來更好的改變。近年來我國對隱性課程的研究不斷深入,并在教育中有意無意的將其進行滲透,雖然此方面效果較為明顯,但依然存在可上升的空間,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葉發欽.隱性德育課程與中學生和諧人格的塑造[J].教學與管理,2011,(11)21:57-58.
[2]張戈.基于隱性德育課程下的中職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18:283.
[3]李西順.隱性課程建設應處理好三對基本關系[J].教育科學研究,2014,(0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