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然
【摘 要】閱讀是形成語文能力的基礎,也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必須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有豐富知識,鍛煉思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的作用,是打好學生語文學習基礎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閱讀是形成語文能力的基礎,也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必須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嚴重的“重講解,輕閱讀”的現象。語文教學重視閱讀教學,教會學生怎樣在閱讀中獲取信息,加以提煉、分析和綜合,來解決實際問題,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需要,重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因此語文教學一定要講究閱讀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那么,怎樣在語文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閱讀教學也要從培養興趣開始,穩定的興趣一旦形成,良好的習慣就能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教學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的一上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方面,教師要向學生強調閱讀的重要意義,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閱讀課或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激發舉的方法很多,如在學習課文時,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課文講些小故事、小幽默,課本劇表演、表情朗讀、利用圖畫影視幻燈音樂攝影等也可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另外,多鼓勵表揚也是重要方法。例如閱讀筆記做得好的、對文章理解有創意的、閱讀量比較多的,都值得表揚,成功是靠成功推進的,讓學生體驗成功會給他們的課內外閱讀帶來無窮的樂趣,也會增強學生的信心。
二、構建互動型師生關系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學: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讀書的好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通過對學生的建議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開辟一墻報,命名為“大家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受到了學生的大力支持,這樣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就能充分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快樂。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建議被教師采納, 這種自主的權力和被激發的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前奏,也成為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的一種動力,教師通過對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話題是學生最歡迎的,通過教學、教法的改進,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指導有效的閱讀方法
新課標中要求學生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種基本閱讀方法。精讀是一種通過粗讀、細讀、反復讀、一字一句地讀,直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從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閱讀方法。
指導學生精讀訓練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明確自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②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尋找參考資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內容。③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步驟和方法。④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質疑并能合作解決。教師還可設疑,讓學生通過閱讀自行解疑。⑤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如教給學生圈點、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寫讀書筆記等方法,并加以訓練。略讀則是一種運用精讀得來的方法,略去或繞過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綱目,抓住要領和主旨的閱讀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略讀訓練時,要求學生多作粗讀、泛讀、跳讀練習,以增強他們把握文章精髓目的能力。瀏覽是相對精讀而言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課外閱讀書籍和報刊雜志都離不開瀏覽。其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了解式瀏覽,即只了解其基本內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即可;一種是涉獵式瀏覽,即隨手翻開一份雜志、一張報紙、一本文集,從通覽目錄和標題中去發現自己需要的或關注或感興趣的內容。瀏覽主要采用默讀的方式進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
四、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閱讀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將為學生以后從事的事業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教學中,如果能切實抓好閱讀教學,將閱讀教學與學生以后的發展結合起來,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做好方法和能力上的準備,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