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金華供電公司,浙江 金華 321000)
“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稅收影響及應對措施
張冬梅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金華供電公司,浙江金華321000)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為了使經濟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也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更好的規范我國的稅收體系,我國在各地區、各行業實行“營改增”的稅制改革,這對不同行業的企業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以供電型的電力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營改增的必然趨勢和電力企業營改增的必要性,對比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提出電力企業應如何正確應對“營改增”帶來的機遇和風險。
營改增;電力企業;兩稅并存
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行業內信息高度透明,傳播速度很快,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尤為殘酷。為了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完善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調整企業納稅環節的重復和混亂,我國進行了稅制改革,將征收營業稅統一調整為征收增值稅,實現了我國的稅收法制化。為了經濟的穩定性,也為了提高企業的接受度,營改增采用的是試點方法,將經濟最為繁榮度上海做為第一個試點城市,由上海向北京、天津等多個省市推行,逐步在全國完成這一改革,征稅范圍從交通運輸業延伸至郵政業,最后實現了除金融業、電信業等少數行業外等全部行業都完成了營改增。
在營改增稅制改革之前,我國稅制出于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局面,增值稅的征收對象主要是貨物,營業稅的主要對象是服務,出現了“兩稅并存”的局面。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兩稅并存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增值稅的增值額是根據銷售收入計算出來的,是銷售收入與稅率的乘積扣除可抵扣的外購成本的進項稅額的差額來征稅。而營業稅是全額征稅,征稅基礎是營業收入,營業收入與稅率的成績即為納稅額,這兩者的納稅基礎和稅收計算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使得行業間的稅負分擔嚴重不公,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營改增之后,原來征收營業稅的電力企業被納入到征收增值稅的過程中,這樣電力企業便能夠抵扣進項稅額,避免重復納稅,大大降低電力企業的納稅負擔,縮減營業成本,提高企業的積極性,也能有效的避免逃稅漏稅等行為。但是,另一方面,雖然營改增在廣大產業全國范圍內普遍實行,但是,仍然有一小范圍的企業沒有被納入增值稅納稅人的范圍,企業在外購原料、資源時,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導致企業的運營成本偏高,利潤減少,無法取得預期的成效,造成無謂的損失。
增值稅是流轉稅,是對流通過程中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額進行征稅,是價外稅,營業稅是對應稅交易的全部收入進行征稅,實行價內稅,每增加一次流轉,就全額繳納一次營業稅。這就導致了征收增值稅的企業與征收營業稅的企業進行交易時,不能抵扣進項稅額,加重了部分企業的納稅收負擔。而且,對于電力公司這種服務企業而言,需要的固定資產、機器設備、原材料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整個企業運營成本中占著絕大部份,導致電力企業的利潤非常單薄,企業無力更換陳舊的設備,運營成本高。營改增在改變這一狀況的同時,也并非減輕了所有企業的稅務指出,可以說,對電力企業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1、積極影響
從長遠來看,營改增規范了行業的納稅流程,避免了重復征稅的現象。特別是對于供電企業來說,企業購買固定資產、大型機器設備等的進項稅額能夠抵扣,大大縮減了供電的成本和營業成本,在有限利潤的基礎上,有更多的資源去購買更先進更大型大設備,為企業擴展運營規模創造了條件。供電企業的固定資產是出于生產狀態下的,新購入的固定資產的增值稅是被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中,固定資產又在企業的資產中資金占有率很大,因此對企業的資產結構也有較大的影響,能夠合理的調整電力企業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比列,是企業的資本結構更加合理。增值稅的稅務處理在我國更加規范,會計人員業更容易計算稅務工作,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稅收的規范性。
2、消極影響
營改增并非是將所有的企業都納入了改革的范圍,特別是那些小企業,若企業從小企業購買設備,只能抵扣3%的增值稅,遠遠低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金額。營業稅的稅率大大低于增值稅的銷項稅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的收入。重要項目的進項抵扣類型,包括不動產大修理、商務輔助服務(含企業管理服務、經紀代理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安全保護服務)、保險服務、文化體育和住宿服務、車輛通行費等提供了大量的進項稅額抵扣,同時也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帶來風險。由于增值稅與營業稅制度的差異,電力企業簽訂的各種合同條款勢必需要進行完善和補充,特別是新老合同價格的含稅與不含稅問題、是否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計稅方式和具體執行的稅率問題,以及涉及發票遺失的應急處理案等。增值稅核算體系比營業稅復雜,特別是原材料進項稅額抵扣和固定資產項目不同計稅方式下的進項抵扣和轉出更加的復雜,如果不加強增值稅會計核算管理,將影響增值稅申報的準確率,產生申報風險。
電力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就要不斷的減輕稅收負擔,降低營業成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大宣傳力度
電力企業實行營改增后,要加大企業內部的宣傳力度,在整個企業內部普遍增值稅的基礎知識,對財務部門工作者更要加強重視,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對營改增政策的深刻認識,對銷項稅款和進項稅款進行準確的核算,掌握增值稅相關票證、抵扣的一系列流程,在合理納稅的基礎上,學會如何合理的控制企業的稅收,降低企業成本。另外,及時處理營改增之前大合同,在不違反合同規定的前提下,盡快的進行調整。
2、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調整企業對會計核算體系,完善“應交稅金”的明細科目。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帳目設置存在很大的差別,賬務處理流程也有較大的差異。相比較而言,增值稅的賬務處理更加復雜,因此企業應完善“應交稅金”這一科目,調整核算體系,與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流程相適應。完善企業的發票管理制度,增值稅特別是進項稅的抵扣依據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發票視同現金管理,直接抵扣企業稅款。如應取得而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傳遞不及時、增值稅專用發票票面不規范和項稅逾期未申報、票款物(服務)三流不一致等情形,虛假發票和接受虛開發票問題,一旦出現增值稅涉稅違法甚至追刑責。電力企業必須完善內部的發票管理制度,規范發票的管理程序,明確要求相應負責人提供完整無誤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財務人員做好監督工作。
3、選擇合適的供應商
對于供電企業來說,其原材料、機器設備、固定資產的費用是非常昂貴的,在整個企業的成本中占了60%以上,因此,供電企業的進項抵扣至關重要。營改增以前,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在技術允許的前提下,都選擇那些價格最便宜的供應商。但是,營改增以后,雖然有大量的原繳納營業稅的企業被納入到增值稅范圍,但由于行業的性質和規模大小、人才限制等種種原因,還有一小部分企業仍不是增值稅納稅人。因此,電力企業要快速的轉變其進貨觀念,不能局限于低廉的價格上,要選擇那些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價格合適的企業,這樣才能抵扣更多的進項稅額,大大降低企業的成本。
4、合理的稅收籌劃
營改增之后,供電企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稅收籌劃點,并制定完整的方案。企業可根據公司業務流量,預測哪種納稅方式對企業是最有力的,不要盲目的認為,可抵扣進項稅額就是最好的稅額,要根據企業的業務水平,進行數據的測算,選擇最合適的納稅方案。企業可就其實際運營情況,選擇是成為一般納稅人還是普通納稅人,進行簡單的計算,選擇最適合企業的納稅方式。
5、抓住機遇,擴展規模
稅制改革無可避免的會給企業帶來風向,與此同時,我們更應看到企業的機遇。對電力企業特別是供電企業來說,“營改增”可以大大降低固定資產、原材料、機器設備的購買費用,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因此,企業可以加大資金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及時更新企業的設備,擴展企業的規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另外,由于固定資產、原材料、機器設備費用的減少,企業也能投入更多的資金研發新技術,是企業走在行業的前沿。電力企業要把握住這一機遇,規避風險,揚長避短。
稅制改革不只是簡單的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而是推動了企業的轉型,有利于整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行業稅負公平。從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物價持續升高,即使在人均工資水平每年遞增的情況下,物價的上升速度遠遠高于薪資低增速。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生產流程各級稅收的累加全被轉移到了消費者的身上。另外,部分行業,特別是國營行業利潤偏低,甚至出現了負利潤的現象,造成企業維持艱難,很難提供優質的服務。營改增解決了重復征稅的問題,電力行業、交通運輸業等被納入增值稅等納稅范圍,極大的減少了原料資源的成本,利潤空間上升,使這些企業有能力更新設備、擴大規模,提供良好的服務。營改增之后,稅率大大增加,這給企業帶來了雙面的影響,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要求企業能夠合理安排進貨渠道,重新樹立發票意識。同時,增值稅的稅務處理流程也相對復雜,要求企業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這些都給企業帶來壓力和危險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機遇,企業可以根據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抵扣條件,合理的安排企業的業務。這將會給企業帶來光明的前景,也有利于企業調整資本結構,提高資金的流動性。
[1]葛慎淵、姚大勝:“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稅負影響及對策研究[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4(4).
[2]柯鑫:“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影響實證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5.
[3]韓春梅、衛建明:論“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的影響[N].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s6).
[4]蘇安梅:淺談“營改增”對企業及社會經濟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2(9).
[5]方艷:試論營改增對融資租賃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J].統計與管理,2014(20).
(責任編輯:郭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