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王宇軒
(1.綏芬河市委組織部專家局,黑龍江 綏芬河 15739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 南京 211156)
?
關于建設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的思考
王毅1王宇軒2
(1.綏芬河市委組織部專家局,黑龍江 綏芬河 157399;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 南京 211156)
摘要: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擁有完整的鐵路、公路、海運和通訊網絡,現具有哈爾濱、大慶、大連、沈陽、長春五大經濟區,根據弗里德曼區域空間發展理論,目前階段建立統一大市場,消除市場壁壘,已經進入最佳時代節點。基于闡述建設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的重大意義和可行性,提出籌建相關組織機構,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健全政務信息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運輸通道網絡建設;注重改革引領和創新驅動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哈爾濱新區;四省聯動
2015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東北地區<黑吉遼內>第2個國家級新區、中國第16個國家級新區),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旨在推動東北三省一區形成更高水平開放格局,也為未來建設中俄黑龍江自由貿易區、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一體化發展奠定了重要承載基礎。中國所處的大國戰略和周邊戰略新階段的特征,要求2016年新一輪東北振興必須站在大國開放視角,按照自由貿易區要求,形成東北地區沿海、沿邊、沿江與內陸,以及周邊國家互動開放、互聯互通、協同創新的全方位振興開放新格局,積極推進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一體化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一、建設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的重大意義
(一)有利于東北三省一區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哈爾濱新區作為黑龍江省首位城市核心樞紐節點,是東北三省一區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最佳載體。哈歐班列成為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最具商業價值亞歐鐵路運營線,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具體部署。哈歐班列的先段集貨覆蓋東北三省、環渤海地區、華北、華東以及日本和韓國主要城市;歐洲段集貨包括波蘭、捷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在中國和歐洲國家之間提供“門對門”服務,相比于海運,其送達時間短、貨物安全性高;相比于空運,其成本合理,產銷各方可實現“按需排產”和“零庫存”,降低了供需雙方的生產和運營成本;運送時間控制精度更高,運輸節拍實現以小時計算;對貨物安全做到全程監控、數據化管理,其快速高效低成本是目前國內多條亞歐鐵路運營線路中最具商業價值的線路。
(二)有利于東北三省一區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市場深度融合、區域要素有序流動
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路帶橫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俄羅斯、歐洲,與國內東南沿海各港口城市相連,輻射范圍廣。目前東北地區已經形成一批基礎好、潛力大的重點產業園區,與全球15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已經實現了跨省區、跨地域、跨行業的區域交通一體化,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在資本、技術等方面已具備走出去的實力。
(三)有利于東北三省一區優化運輸方式和協調管理機制,加快建立綜合運輸部門協同聯動機制
通過完善東北三省一區自由貿易區際交通網絡,使跨省區、跨地域、跨行業的運輸方式有效銜接高效運行,提升東北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區域共同市場的形成與發育,為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提供基礎保障。
(四)有利于東北地區深化與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經貿合作
黑龍江省同俄羅斯5個州區接壤,邊境線長3045公里,有國家一類口岸25個,是中國對俄合作第一大省,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是中國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國家貿易的重要通道省份。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呈東西走向,起自黃渤海、東南亞沿海或俄羅斯遠東港口,經大(連)哈(爾濱)佳(木斯)同(江)、綏滿、哈黑、沿邊鐵路四條干線通達邊境口岸,與俄羅斯橫跨歐亞的西伯利亞、貝阿鐵路相連,向西抵達歐洲,對外輻射俄羅斯、歐洲、東北亞國家、澳大利亞,重點是俄羅斯及歐盟;對內輻射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地區,重點是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以省會哈爾濱為核心,可輻射帶動黑河、綏芬河、撫遠、同江等重點口岸城市,形成四點一線系統化的新格局,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開放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級戰略,依托哈爾濱新區,構建現代綜合運輸走廊,將有助于消除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對外投資壁壘,擴大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規模,促進東北地區產業鏈的合理布局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為中俄兩國帶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利益,打破美國、日本等國邊緣化俄羅斯、中國的目的。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的建立,可有效推動國家對東北亞地區開放戰略具體化,促進邊境地區乃至全國對俄進一步擴大開放,使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建成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核心區域。
二、建設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的可行性分析
(一)區位條件優越
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人緣相親,位于東北亞核心區域,瀕臨太平洋,與俄羅斯、蒙古、韓國、朝鮮、日本等國接壤,是中國最早形成的國家一級經濟單元,其地緣政治、經濟環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基礎設施完善
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擁有完整的鐵路、公路、海運、通訊網絡,現具有哈爾濱、大慶、大連、沈陽、長春五大經濟區,根據弗里德曼區域空間發展理論,目前階段建立統一大市場,消除市場壁壘,已經進入最佳時代節點,這需要中央政府統籌規劃,對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行政區化進行調整,發揮組織者的作用。
(三)合作意識超前
雖然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存在內部競爭,但是各省已經意識到區域合作比區域競爭更重要,只有通過對各城市之間合理分工,明確定位,共同開發市場,優化產業布局,才能發揮東北地區整體競爭優勢。2015年12月11日,東北四省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聯合簽署了《東北四省(區)使用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目錄合作備忘錄》,并對外發布《東北四省(區)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目錄(2016版)》(以下簡稱“目錄”)。《目錄》根據國家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雙公示”的規定,對各省(區)企業信用信息項進行了統一規范。自2016年1月1日起,東北四省區主管部門將在企業信用信息征集中使用統一目錄,銀行限制失信企業貸款,四省共享企業信用信息。
(四)資源配置效率較高
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各省區存在資源稟賦差異,按照比較優勢和比較利益原則,通過以資產為紐帶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形成橫跨四省的產業鏈條,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比較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實現東北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減少重復建設,避免資源資金雙重浪費,變分割優勢為整體優勢。
三、建設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的政策建議
(一)籌建相關組織機構,啟動規劃編制工作
一是建立由四省區政府主要領導共同負責的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組織框架機制;二是以哈爾濱新區為核心,成立東北三省一區跨區域的東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北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東北汽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東北礦產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省參股、風險共擔、利潤共享機制;三是設立東北地區跨省經濟合作區專門研究小組,開展相關研究論證及規劃方案編制工作。在規劃編制中要注重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資源分布的銜接,注重港口、機場、物流園區不同運輸方式的規劃銜接,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發展。
(二)建立健全政務信息跨部門協調機制
通過提升東北三省一區信息資源跨區域、跨部門共享交流,實現行政監管互認,建立路網運行狀態信息公開機制以及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口岸跨部門、跨區域的大通關協作機制。
(三)加強運輸通道網絡建設
建設互聯互通的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綜合運輸網絡體系,形成鐵路、公路、民航、水運基礎設施之間的體系連接,發展多式聯運與規范對接。
(四)注重改革引領和創新驅動
東北地區自由貿易區際聯盟(黑吉遼內)將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探索完善哈爾濱新區建設機制,健全技術創新與市場導向機制,發展綜合物流多式聯運等先進組織形式,使各式運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佟寶全,陳才.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區域整合研究[J].地理科學,2006(26).
[2]索伶俐.對俄經貿合作對黑龍江發展貢獻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14(1).
[3]黑龍江謀劃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N].上海證券報,2014-04-15.
(責任編輯:董博雯)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2-0062-02
[作者簡介]王毅(1975-),女,漢族,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對俄邊境口岸城市宏觀戰略規劃、中俄經貿合作等;王宇軒(1994-),男,漢族,本科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一體化、公共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