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振興,葉曼如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1)
淺談我國P2P網貸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葛振興,葉曼如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1)
近幾年,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互聯網不斷地孕育出新生力量,出現了P2P互聯網金融。P2P在中國互聯網金融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為零散的投資者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許多潛在風險也暴露出來了,這將對網貸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對P2P網貸產生的風險與防范進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鑒于此,指出我國P2P網貸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風險,然后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為我國P2P網貸的規范發展提供借鑒。
P2P網貸;現狀;風險;防范措施
近些年,我國市場上的網貸平臺已經比比皆是,據統計,每天有2—3家新平臺涌現于市場,針對已經存在的網貸平臺狀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P2P平臺數量的增長趨勢放緩
據統計,從2015年3月新增262家到12月份只增加了69家。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P2P平臺數量的增長趨勢在逐漸放緩,行業的發展開始有序地進行,這主要是得力于相關政策的出臺和法律的完善。到2015年12月,P2P網貸的總體貸款金額已經達到了4 394.61億元,同比去年年底(1 036億元),增幅達324%。雖然P2P平臺的數量增長暫時放緩,但總體來說依然在健康成長。
(二)P2P網貸的成交額創歷史新高
2016年4月份,P2P網貸行業達到了1 430.91億元的成交額,與2016年3月相比,增長了4.9%,是2015年4月份交易的2.59倍,單月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從中可以看出投資者對P2P網貸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截至2016年4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額達到了18 881.18億元,2016年1—4月累計成交量為5 228.97億元,與去年前四個月的成交額比較,增長了3.01%,去年同期的累計成交額為1 737.01億元。
(三)P2P行業區域發展不均衡
由于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該地區的平臺數量大致占到了全國的62.9%,占全國大部分;中部地區占的數量就比較少,大概占13.6%;西南地區則占到了7%,東北三省的數量最少,僅僅只占1.6%。根據這些數據,說明P2P網貸行業區域的發展很不均衡。
(一)法律風險
監管主體不明,涉嫌非法操作。目前,我國P2P網貸行業還未有一個明確的監管機構,對該行業的監管尚處在探討階段。P2P網貸成立的門檻相對較低,中間資金賬戶普遍處于監管不明、責任不清的狀態,平臺仍有權訪問和分配資金。近日出現了不少卷款跑路、挪作他用的情況,許多平臺涉嫌非法操作而“越界”經營,開始提供一些金融服務,使得許多問題平臺層出不窮,并且P2P網貸也容易導致非法集資犯罪,這體現出P2P網貸行業存在著管理風險。
建議完善截污管網系統,使城市生活污水不直接下河,同時,部分生活污水可直接進入污水管網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減少了秦淮河的負擔;同時,搬遷污染企業,減少企業污水對秦淮河水體的污染。
(二)信用風險
1.信息不對稱。在P2P網貸模式下,平臺需負責借款人的信用審核、持續監督、逾期催討等。P2P網貸風險的控制和承擔是分離的,即平臺管控風險,投資者承擔風險,這樣易造成平臺與投資者之間的不融洽。由于借貸雙方對信息的了解存在差異,容易導致平臺不能確定借款人是否有還款能力,只能根據信用評級大概了解到借款人的貸款利率,使得平臺不能正常運行。當平臺的管理處于比較放松的情況下,借款人的信用會有一定的風險,容易產生毀約的情況。
2.審貸不嚴,風險測評水平差。為了有效防范信用風險問題,前提是要做好審貸工作,以確保資金安全,降低壞賬率。可從現實角度來說,這并非一件易事。由于P2P網絡借貸并不是專業的金融機構,與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相比,P2P平臺的從業人員素質、行業經驗以及風險測評方法和技術都是很難與之抗衡的,因此導致評估錯誤頻繁出現。
(三)經營風險
1.流動性風險。只要資金處于持續流動的狀態,P2P平臺就能更容易地得到資金,這樣平臺才能穩定地發展。嚴重的流動性風險可能會引發擠兌,導致資金鏈斷裂,最嚴重的導致平臺的關閉。根據從P2P門戶網站網貸之家發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11月,倒閉的網貸平臺達到了70多家,究其原因是平臺在經營過程中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2.資金安全風險。從資金安全風險的角度來講,借方對于借貸資金的使用情況應與其申報貸款時登記的用途相同,否則會發生借款人利用資金來投資高風險的活動。很多P2P網絡借貸平臺并沒有建立起嚴格的監管追蹤機制,相關借款用途的審核程序形同虛設,并且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此進行管控,這極易引發資金風險。現實中,許多貸款人通過利用自己的信用等級在銀行辦理的信用額度對P2P網貸平臺進行放貸投資,從中賺取較高的收益,這種行為將會使跨行之間的資金風險急劇擴散。
(四)技術風險
(一)法律風險的防范
1.明確監管主體,進行分類監管。2015年初,銀監會進行了結構的調整,一些新設的部門將會對P2P網貸起到監管作用。明確了P2P網貸的合法地位和監管主體后,就應對其進行監管從而規避風險。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網貸平臺的業務范圍和交易活動進行分類監管。例如,對于平臺經營的業務范圍應當明確或以核準的方式來管理,必須取締違法業務;在網貸平臺交易的過程中,監管機構應加強網貸平臺電子支付流程的管理,可參考央行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理方式。另外,還需要完善網貸監控系統,要求網站定期向有關部門報告;或仿照我國政府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方式,將監管權下放到地方政府,網貸平臺的實施監管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
2.制定監管規范,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2015年12月28日提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可以清楚地看到許多法律法規都在不斷地完善。《辦法》規定了P2P網貸的含義、適用范圍和一些基本準則,重新說明了網貸具有的法律地位。根據《辦法的規定,銀監會作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需要負責監管網貸業務的活動,制定統一的業務和監管規則,使網貸行業的發展變得規范有序。
(二)信用風險的防范
1.建立相應的信息披露和信息保護機制。為了避免信息的不對稱與不完全導致公眾利益的損失,P2P行業應進行定期的信息披露、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圍、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應從兩個方面著手:(1)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應該加強政府的指導性作用,在不泄露商業信息的條件下,對以下內容進行披露:財務報表、風險分析、貸款情況以及壞賬率。為了提高行業的透明度,應當定期曝光各個平臺提供的借款人黑名單,真正做到信息公開。(2)保護信息安全。P2P網貸必須加強對用戶數據的保密以及保障其自身交易的安全。通過各種方法加密數據儲存和傳輸,以防重要信息泄露,使網貸內部的安全得到保障。除以上手段,還必須要按嚴格的標準流程操作。
2.建立健全征信體系。第一,擴大信貸渠道,加強社會信用征信體系的建立,推動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的信息統一平臺建設。第二,為了使P2P網貸的風險辨別和投資者的風險掌控能力變得有據可查,應當加快建立全面的信息共享機制。第三,通過建立統一規范的信用數據庫來逐步完善P2P網貸的征信體系。這樣,網貸可以很容易地對借款方進行風險評估,從而減少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三)經營風險的防范
1.引入第三方擔保機制和保險制度。對于第三方擔保機構,選擇資金實力雄厚的擔保公司為合作伙伴,將部分的風險轉移給擔保機構,從而減輕平臺的負擔,提高平臺信譽,使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得到保障。同時,試著與保險公司開展合作,開發與之相關的保險產品,保障債權人的利益,防范借款人的履約風險。這將有利于網貸平臺的高效運行,促進P2P網貸業務的發展。
2.建立資金第三方托管機制。建立P2P網貸資金的第三方托管機制,第三方支付對暢通、方便的資金通道有著一定的經驗,這恰好滿足了P2P網貸平臺的需要。P2P網貸與第三方支付的進一步合作,主要體現在管理服務上,一方面,通過虛擬賬戶的形式,有利于P2P網貸匹配信息以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將平臺和用戶的資金分開管理,使其不能隨意支配資金,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平臺不合理地使用資金,避免非法集資。
(四)技術風險的防范
提高征信技術,建立P2P行業征信數據庫。為了降低小額信貸的技術風險,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數據開發;第二,征信技術。這樣能使P2P網貸的成本得到降低,還能通過征信技術擴大收入,從而增強平臺的創新能力。根據P2P網貸進行的相關調查,收集到了許多借款人的信用數據,因此可建成檔案供日后的交易所需。成立P2P網貸征信數據庫,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征信缺陷的問題,從而形成更加全面系統的P2P個人信用數據。
[1]劉揚.金融創新模式下的借貸——P2P網貸[J].金融視線,2014,(2).
[2]張國文.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防范與監管[J].武漢金融,2014,(4).
[3]李曉紅.P2P網絡借貸平臺運營監管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4.
[4]霍偉東,王明彬.互聯網金融:平衡監管與創新——基于P2P網貸平臺的視角[J].西南金融,2015,(7).
[責任編輯陳丹丹]
F832
A
1673-291X(2016)27-0070-02
2016-08-16
葛振興(1983-),男,江西景德鎮人,助教,從事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