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廣州 510006)
淺析決策風險的認知及管控
謝榮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廣州 510006)
人們通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所面臨的風險,最終做出錯誤的預判和決策,致使決策失誤乃至投資損失。這是由于人們對風險漠視、對風險的不當認知以及風險管控不當造成的,必須對決策中風險問題進行反思,以做出正確決策。
風險;收益;風險控制
去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又開始火爆,但卻出現了結構上的分化,北上深等眾多一二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可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則售賣困難,大量空置,房地產商壓力很大,投資人損失巨大。同樣,去年5月份之后發生的股災,也使眾多投資人損失慘重。房地產商及投資人之所以會出現決策上的失誤,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對風險的認知不當及管控不力。
如果有一筆錢,現在必須花出去,進行投資用來增值,是買房子還買股票?經過十多年的持續上漲,房價很顯然已經處于高位,而股指則在3 000點左右徘徊,有人認為是處于價值中樞,怎么說也處于相對低位。但選擇買房好像符合邏輯,買股票則不符合邏輯,因為要“買漲不買跌”。可明顯的是風險完全不同,一家好的公司的股票現在比較便宜,當然可能還會再便宜,可總有價值被認可、股價漲起來那一天,從投資(非短線)角度來說,安全且合算。而房子會永遠漲下去嗎?如果不再上漲,誰來接盤呢?相比較于股票投資,兩者的流動性根本不同。但仍有很多人想不明白,絕大多數人即便明白,也仍會選擇買房子而不選擇買股票。也就是聰明人會選擇買房子,而且是有錢的聰明人(沒錢是做不到的)。聰明人怎么可能會辦蠢事呢,他們都看好房價會漲,有錢的聰明人怎么會賠錢呢?可不要忘記,去年5月之后發生的股災,損失最慘重是哪部分人?大戶和私募,光是500萬元以上的賬戶就有幾十萬個被消滅了。這些人,大多數都非常聰明,可仍然犯錯。
還有更聰明的,政府及房地產開發商這個群體仍然也會有失誤,國務院有關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全國縣以上新城新區超過3 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約相當于中國目前人口規模的2.5倍,足以裝下全世界約一半人口,這種規劃顯然脫離實際。
人類的一個致命缺點是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風險。聰明人也會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在高估自己能力的時候,大多數人的眼中根本無風險。
在資金面寬松、房地產交易火爆、供應不足等各項因素的刺激下,今年的土地市場異常興旺。截至2016年8月26日,本月全國共誕生47宗超過10億元的地塊,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達到33宗。但是,火爆的市場并沒有掩蓋住風險。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債率及其財務狀況并沒有改善,國際投行和評級機構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風險以及泡沫破裂普遍擔憂,可這似乎仍然無法阻擋房地產開發企業跟蹤拿地、投資者瘋狂入市搶購的熱潮。
人們或許早已經把幾年前發生的次貸危機拋于腦后。美國的雷曼兄弟公司曾被稱為“債券之王”,曾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上獨占鰲頭,但在短時期內,其股票在1周內暴跌77%,直到最后破產。公司倒塌的表面原因是房地產價格下降的次貸危機,根本原因是對風險的漠視和對暴利的瘋狂追逐。
北極熊外表溫和而笨重,其實是很兇猛的。想通過武力獵殺它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愛斯基摩人想到了一個辦法。首先,他們準備好一桶血水混合物,并在其中放一把鋒利的鋼刀。然后,在雪地里冷凍成冰塊,再把這些冰塊放在北極熊經常出沒的地方。北極熊的鼻子很靈的,它能在很遠的地方就嗅到血腥味。當北極熊用它那肥厚的舌頭舔食血塊的時候,完全意識不到危機的存在。它不斷地舔食,享受著“美味”,舌頭也因為冰凍的緣故而慢慢地麻木了,即使鋒利的鋼刀劃破了舌頭,它也毫不知覺,流出的血散發著更濃的血腥味,這個味道刺激著它更快速地舔食鋼刀,不斷流出的血染紅了雪地,而兇猛的北極熊最終也倒在了這片血泊之中。就這樣,聰明的愛斯基摩人毫不費力地就獲得了自己滿意的獵物。
對風險的漠視來源于貪婪,人們進行投資的目的都為了獲取利益,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會生產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迫使人們產生極其樂觀的觀念,可以使人們忘記一切已經發生的錯誤經歷甚至致使決策失誤,可以輕而易舉地進行決策,從而不理智地思考并做出判斷。
對風險的漠視多數情況下與對風險的認識偏差有關,由于對風險的不正確理解才會使投資者做出與事實相反的決策。現實中,對風險的不正確理解主要表現如下:
(一)盲目從眾,認為多數人的看法一定正確
比較常見的是很多創業者投入一定資金做生意,看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可沒過多長時間就關門停業,又轉做別的生意,使投資蒙受損失。殊不知,一旦某個熱點出現,大家一窩蜂地涌上來,勢必造成競爭加劇,經營風險劇增。
(二)放大杠桿的作用
投資加杠桿的目的是放大收益,但加杠桿后潛在的虧損也可能放大,因此,杠桿并不能確保收益,它只是成倍增加風險或收益的機制。2008年次貸危機及去年發生于中國的股災,損失最大的都是加杠桿最重的一批人。
(三)認為收益與風險正相關,要想獲得高收益就要冒高風險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認識誤區,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人們多愿意做趨勢投資。股指無論漲多高,房價無論漲到多離譜,都有大量的投資人進行追逐,最后不幸成為拼盤俠。而巴菲特等最杰出的投資家則正相反,他們進行逆向投資,只有資產價格下降到風險足夠可控制的情況下才買入,而當價格又開始回升,大量投資人又紛紛涌入、風險激增的時候賣出,體現的恰恰是低風險高收益。
(一)決策中的情緒控制
有計劃地做事,成敗的關鍵在于控制,而控制中最主要的環節是情緒控制,因為交易行為受情緒的影響最大,處于亢奮狀態、急躁狀態、低迷狀態等情況下,都別指望很好地控制決策及交易的節奏。
人的很多習慣之所以難以克服和改正,是因為太喜歡和熱愛了,所以會不管不顧。要想成功地進行決策,必須克服這一障礙,沒有別的選擇。總結起來,以下三方面最影響決策情緒,需要有效控制:(1)信息源;(2)密切關注市場波動;(3)心態不平和,不能冷靜決策。可以通過持續地強化訓練,來加以克服。
1.關于信息源的控制。這個是情緒受影響的最關鍵因素。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沒有別的辦法,少去關注信息,功課做在前面,如果不出現系統性風險,不用去理會各種不必要的信息。
2.關于市場波動。市場每天都在波動變化,你不可能注意到并且把握每一個細節和機會,有時甚至會因為過度關注細節,反而失去了戰略思考的能力。其實,以周、月甚至以年為單位進行市場監測就足夠了。
3.心態平和。交易決策,有進有退,以計劃應對,不做破釜沉舟之決策,任何時候都保持良好心態,在系統性風險發生之際,當機立斷;否則,任憑風吹浪打,凡事有步驟地來。
(二)決策中的結構設計
塔勒布應對黑天鵝事件的策略是“杠鈴策略”,即把資金分為兩部分,絕大部分用于國債等風險極低的投資品種上,而極少部分(最高占全部資金的15%)用于風險極高的投資品種上。既然投資決策領域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黑天鵝事件,那么進行投資風險管理就應按塔勒布給我們提供的指引行事。大多時間里,投資者可能什么都不需要做,更多地需要等待機會。
2008年,乳制品行業一片哀鴻遍野,伊利股份當年更是遭遇11億元的虧損,由于金融危機,當年上證指數達到1 664點,伊利股份的股價也達歷史最低,可自此一直到2015年5月,該公司股價上漲高20多倍。這其中的邏輯其實很簡單,這七八年時間,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牛奶消費不斷增長,即便經歷了三聚氰胺事件,可一段時間后,人們該喝牛奶仍要喝牛奶,企業業績增長是必然的,股價自然慢慢體現上來了。而這里面最好的投資機會恰恰是由于三聚氰胺這個突發的“黑天鵝”事件,可能把握這樣機會的又有幾人?
[1]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霍華德·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納特·西爾弗.信號與噪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李曉群]
C934
A
1673-291X(2016)27-0173-02
2016-08-16
謝榮軍(1970-),男,遼寧阜新人,副教授,從事創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