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慶勇
淺談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稅務會計管理工作對策
文/孫慶勇
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體系也時常發生改變,并且,由于市場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相應地稅收措施在執行上更為嚴苛,更易引發多層的納稅問題。一旦建筑施工企業對其稅務風險管理不慎,必定會導致風險吞噬利潤的情況發生,造成建筑施工企業無法實現既定目標。當前,稅務風險是我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因其經營范圍廣,納稅環境也常常發生變化,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稅務風險的幾率也更大。本文結合建筑行業現狀,并對當前存在的稅務風險問題展開分析,旨在為企業稅務管理提供可行對策。
建筑施工;稅務會計;管理
我國市場經濟在取得快速發展與完善的同時,也影響了一些政策環境的變化,其中稅收法律的影響最大。然而,有的建筑施工企業由于對稅收法律中各規定并未足夠重視,進而形成了諸多稅務風險,極大地制約了建筑施工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因此,持續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會計風險管理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一)缺乏風險控制觀念
由于我國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企業所獲得的利潤空間大幅縮減。基于經濟利潤的考慮,很多企業并未形成牢固的納稅觀念,或是積極性明顯不足,缺乏稅務風險的控制觀念。并且,建筑施工企業也未專門創設相關的稅務管理機制,即便設立了,相關稅務會計人員的職能也僅限于報稅,并沒有按照不同稅務風險實施針對性的管理,稅務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
(二)并未設置預警機制
建筑施工企業中的稅務會計管理工作應當以稅務風險防范為重點,故而,必須要建設健全風險預警機制。但是,我國絕大數量的建筑施工企業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稅務風險預警機制[1]。換言之,企業未建立一個動態的稅務風險識別、分析、評估的預警體系,無法及時發覺風險的存在。尤其,在開展工程施工項目招投標的決策中,不能有效的利用風險評估來提高決策的合理性;很多企業往往會把稅務風險的印象停留在“事后控制”的層面上,對于一些潛在的稅務風險而言,無可靠對策予以應用。毫無疑問,這對建筑施工的行業特性來說,亡羊補牢式的補救根本無法降低實際損失。
(三)管理監督失位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是實施稅務風險監督的重要部門,對避免稅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風險形成有重大作用[2]。然而,建筑施工企業通常并未設置獨立于企業行政部門以外的內部審計部門,或是審計部門的權力并未正常行使,職能無法發揮,導致審計部門在具體的工作中只能夠從事財務管理的基本工作。在面對我國稅務機關的檢查時,企業內審部門往往只會想如何應付檢查,而從未意識到檢查的重要性,因而對建筑施工企業整體的稅務管理無法提供有效建議。
(一)樹立風險控制意識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明確的意識到稅務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經營發展,以及既定目標實現程度的重要性。只有從觀念上重視稅務會計管理工作,方可創設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財務管理機制,才能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企業需不斷加強對內部的稅務風險管理宣傳,并打造文化圈。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讓稅務會計管理工作更加有據可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需重視的是,在樹立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工作中,一定要先在企業的領導層中進行,以此來發揮企業管理班子的模范帶頭作用。建筑施工企業將稅務文化的建設納入到整體文化建設工作中來,提高企業員工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二)成立專門稅務管理機構
稅務風險防范工作能夠得以保障有賴于建立健全的稅務管理機制,同樣,稅務管理機制的落實,就必須要有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作為載體才能實現[3]。因而,企業必須要建立一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并確保部門的獨立性、嚴肅性、權威性。并且,配置專業化程度很強的管理人員來統籌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會計等相關事務,對實際工作進行必要的指導。需要重視的是,部門在成立之后,在設置崗位時,應當絕對保證崗位分離,定期地對稅務管理人員實施換崗,加強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
(三)重視預警體系
稅務管理部門必須要清楚的意識到,事前控制對于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尤其對于建筑施工企業這類涉及范圍非常廣、資金投入大、人員參與多的企業而言,建設健全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提高對稅務風險的事前控制,可以最大限度上把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從而進一步降低風險給企業所帶來的不良影響。要加強對稅務風險環境的動態評估,并按照建筑施工企業所在的行業特點,各工程項目的實施特點等,對企業經營活動施以科學的評估,并預測風險出現的可能性與因素,力圖在稅務風險發生后將危害最小化。
一般來說,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的出現基本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企業在決策過程中,匱乏對必要信息展開風險決策,通常是按照歷史數據來判定今后每種后果的可能性,使決策具有風險;其二,是企業在財務決策容易受到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如,市場宏觀政策的調整、市場的繁榮度,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這種種因素都是影響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因素。對此,應當正確地意識風險存在的客觀性,健全財務決策風險防范機制,健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四)加大監督力度
對企業稅務風險控制制度加以監督,可以保證制度得以順利執行。與此同時,觀察并督促企業制度的落實情況,也有助于發現稅務風險控制制度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地予以改正。可以肯定,對稅務風
下接(第1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