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桂君
?
虛列支出私設“小金庫”之審計方法初探
文/劉桂君
“小金庫”是指:違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應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賬簿的各項資金(含有價證券)及其形成的資產。“小金庫”具有普遍性、隱蔽性、違規性的特點,其設立由來已久、屢禁不止,近年來隨著檢查力度的不斷加大,被審機構為規避檢查,其手段不斷翻新更加隱蔽。如截留收入或虛列支出后的資金多以間接回流的方式套取資金,越來越難以發現,也越來越成為審計監管的難點和重點,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斷,通過縱橫對比、實地觀察、內查外調、多視角多維度查找蛛絲馬跡和疑點線索,運用一定的技巧追蹤資金流向、鎖定審計證據、明確相關責任。現將虛列支出私設“小金庫”的審計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通過總體分析,對不合常規做法的列為疑點。普通辦公用品及電子耗材等物品,盡管種類繁多,但市場上都能買到且價格公開透明,如果發現被查單位舍近求遠從外省、市購置大量普通物品,可將其列為疑點鎖定查證。此類支出的報賬資金一般直接支付外地供應商存款賬戶,僅從報賬資金的去向難以查實交易的真實性,審計人員可從貨運單、出入庫登記簿、領用單、實物監盤入手,通過集中采購的內部運作資料,查找供應商的相關信息。此類供應商通常是被查機構的長期合作伙伴,以上門推銷的方式為被查機構提供小額的商品服務,通過多開發票或虛開發票為被查機構提供套取資金“便利”,通常以現金方式回流虛列的報賬資金。
審計檢查一般時間緊、任務重,加上支出項目種類繁雜,可找出薄弱環節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篩選,對支出異常科目列為重點進行審計。如車船使用費支出,若數額較大,可根據百公里油耗和單價,折算日均單車行程,明顯有悖常理的應重點突破。一年按365天全年無休進行折算,若單臺車輛日均行使達400公里,再通過車船管理臺賬、派車單、車輛行駛儀、加油卡充值清單進行比對,即可查實虛列車船使用費的問題。
對已確定的疑點線索,為進一步確認交易的真實性,有條件的應到實地進行查看。對既無經營場所,由無法提供供應商品來源的供應商,應實地延伸檢查。如某機構下屬企業的取暖用煤支出數額較大,經了解供應商均為個人,其既無固定的經營場所,也無與前手的煤炭交易證明,到取暖用煤單位實地查看,其冬季取暖早已采用集中供暖方式,虛構買煤取暖系虛列支出、套取資金的問題浮出水面。
對外地供應商,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等途徑收集企業相關信息來搜尋蛛絲馬跡至關重要,從外圍尋找到突破。某單位年末購置某設備百余萬元,僅從授權審批和集中采購的內部運作流程上看不出明顯瑕疵,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和百度,對邀請招標單位進行查詢,發現有兩個單位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為同一人,進一步查證其中之一的中標單位則提供發票虛假,經查資金暫時存放被查單位的其他應付款賬戶。
就是審計人員按照相關業務發生的軌跡“情景再現”順藤摸瓜。對既無線下實體店面也無網上商店的商戶,可要求被查單位配合審計人員,就此商行進行實地模擬采購,虛構交易的事實不攻自破。使用此種手法虛列支出的,一般由“關系供應商”代開發票虛列費用套取資金,報賬資金通過供應商賬戶,套取資金私存私放,特征之一為年末集中購置的大額商品。
對疑點線索從報賬資金入手,按照交易資金的流向一查到底。會議費支出多數單位實行的是定點協議結算,會議費一般直接轉給定點單位。如發現將定點單位的會議費轉入員工賬戶,必須查實資金去向,必要時可擴大對經手員工經手的報賬資金全面檢查,要求其提供墊款的資金來源和佐證資料,無會議通知、參會人員、會議內容,也無個人墊款證明,基本可確認為虛列支出。
對被檢查單位進行突擊監盤庫存現金,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要對被檢查單位的基本情況、崗位職責、內部分工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等情況進行了解,做好監盤前的準備工作,根據掌握的線索突擊檢查,監盤時要對保險柜中的所有物品進行全面檢查和登記,現場監盤的所有現金、全部物品都要由監盤人和出納當場簽字確認,如有多個保險柜的,應同時進行,無法同時進行的應監督被審計單位用封條將保險柜封存,防止監盤前保險柜內物品發生變動。以出納名義開戶的銀行賬戶存在一定的舞弊嫌疑,發現賬款、賬實不符和長款的,應查明資金來源。
通過公示審計檢查組的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賦予群眾監督的權利,獲取知情人的舉報信息,在對舉報信息進行初步判斷的基礎上,再對舉報涉及的經濟事項和相關的人、財、物決定是否進行進一步查證,舉報屬實的應注意對舉報人的保護,不得將舉報內容和舉報人的基本信息泄密、失密。
掌握“小金庫”的人員較少并相對固定,多數情況下領導都知情,掌握大量證據后,審計人員即可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以明確責任,根據問題嚴重的程度,決定是否移交相關部門。
虛列支出手段的不斷翻新、內外聯手、操作流程的表面合法,給“小金庫”的查證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綜合運用內查外調相結合、現場與非現場手段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蛛絲馬跡層層剝繭、窮盡現有的檢查手段,可查證被查單位虛構交易、虛列費用、套取資金、私設“小金庫”的舞弊行為,從源頭上切斷滋生腐敗等各種財務風險、道德風險和法律風險,遏制屢查屢犯、屢禁不止的違法違紀行為,督促被審計單位從制度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管控措施,依法合規經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09〕18號).
[2]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財政部、審計署關于印發《關于在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辦法》的通知(中紀發〔2009〕7號).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審計局上海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