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再才
?
高等職業院校新校區建設籌資的具體方法分析
文/楊再才
摘要: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就其發展現狀來看,教育投資已經成為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而且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建立新校區,拓寬校園面積,對本部的建設規劃進行調整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任務。但是在新校區的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建設籌資問題。為此,本文從闡述高等職業院校建設新校區的重要意義出發,對當前建設籌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建設籌資的路徑進行了具體探討,希望可以改善新校區建設融資的現狀,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新校區;建設籌資;具體方法
20世紀50年代,我國對全國的院校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整,對高等職業院校進行了裂變,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加高等職業院校的數量。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在相關政策的調整下又開始聚合,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經過合并等方式的調整,數量大幅度減少,導致其中很多院校的校區位置比較分散[1]。之后,我國的高校教育發展迅速,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隨著我國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為了適應這一趨勢,滿足招生需求,紛紛開始建設新的校區。新校區的建設促進了高等職業院校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非常顯著的重要意義,但同時也給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新問題。例如,新校區和本部的距離比較遠,如何實現新老校區的協調建設和高效管理,促進健康發展,是目前高等職業院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下面,我們將新校區建設籌資作為研究對象,從如下三個方面展開具體討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及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為了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需求,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展開了如火如荼的新校區建設,并成為其發展的主要特征,其原因和重要意義具體如下:
(一)為了滿足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需求
高等職業院校之所以開始大規模的建設新校區,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招生數量迅速上升。在這種擴招趨勢下,原有的建筑和教學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現實發展需求,教育壓力不斷增加,所以進行新的投資是適應高等教育形勢的必然要求。從理論角度來看,招生數量的增長速度越快,高等職業院校新校區的建設規模就越大,建設的速度也就越快[2]。
(二)是改善教學條件和后勤設施的必然選擇
目前,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的傳統建筑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在我國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下,校舍的建筑面積以及室內條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和生活需求,具體表現如下:第一,改善教學條件的需要。由于招生增加,學生的數量迅速增長,就需要增加教室,所以就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樓以及科研場所進行改造和擴建。同時,由于我國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教學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建設計算機機房以及體育設施等。由此可見,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都必須有足夠的土地來興建教學設施,所以建設新校區是其必然選擇[3]。第二,改善住宿條件的需要。首先,學生數量的增加要求有更多的宿舍來滿足其住宿需求,而且學生對住宿條件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其次,師資力量不斷增加,職工宿舍的需求量也有所上升。因此,為了能夠滿足學生和教師的住宿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勢必要擴大相關的建筑設施。
(一)建設籌資的主要渠道
所謂籌資渠道,就是指建設資金籌措的主要方向和通道,主要體現的是資金的來源和流量,主要有如下幾種:(1)銀行的信貸資金。這是高等職業院校新校區建設籌資中最常見的渠道。(2)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和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都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它們可以直接為新校區的建設籌措部分資金,因為它們會為了一定的目的進行融資,或者是融資融物,又或者是承銷證券[4]。這種建設籌資所提供的財力雖然不及銀行,但是卻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3)其他企業的資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的資金閑置,也可以為新校區的建設提供短期借貸。(4)民間資金。新校區的建設籌資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上大量的閑散資金。(5)外來投資商的資金。這一資金渠道主要是指來自國外、港澳臺灣地區的投資者帶來的資金,同時也是外來投資商資金的重要來源。(6)自有資金。該渠道主要是指高等職業院校通過提取公積金、計提折舊和沒有進行分配的利潤等方式獲取的資金。
(二)建設籌資的主要形式
掌握不同籌資方式的具體類型和相關屬性,能夠促使高等職業院校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目前,籌資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1)銀行貸款。高等職業院校可以通過和銀行金融機構簽訂貸款協議的方式來籌措建設資金。(2)發行股票。高等職業院校可以采用發行教育基金股票的形式,吸引企業和民間的閑散資金。(3)吸收直接投資。通過和其他實力比較雄厚的企業法人進行商談,吸引他們進行教育投資。(4)發行融資債券。(5)發行債券。(6)利用自身商業信用。(7)租賃。高等職業院校在建設新校區后,可以將原有校區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地段進行租賃,用租金籌集建設資金。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籌資渠道和方式都非常豐富,而且不同渠道和方式籌措資金的資金成本、難易程度和需要面臨的財務風險都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對多種籌資渠道和方式的優勢和不足進行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渠道和方式,降低新校區建設籌資的資金成本。
(一)堅持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的原則
這是高等職業院校建設新校區籌措建設資金的最佳途徑,能夠體現其建設籌資的主要特點。在新校區建設籌資中,其渠道和方式聯系緊密,可能一定的籌資方式只能用于特定的籌資渠道,但是籌資渠道卻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同時,基于同樣的籌資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籌資渠道,所以,高等職業院校在新校區建設籌資時應該充分結合其渠道和方式,具體的措施可用如下十二字概括,即上要政策、外引資金、內挖資源[6]。
上要政策,主要是指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爭取市級或者省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減免或者緩交征地以及建設費用,適當減免校園交換中的各種稅費,降低新校區建設的成本。另外,還可以盡量爭取貸款補貼,允許開辦一些高收費的專業等。
外引資金,就是指高等職業院??梢悦嫦蛏鐣M行多種形式的國內外合作,增加資金引進的范圍,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辦學、和企業機構聯合創辦新專業等。
內挖資源,高等職業院??梢猿浞掷眯滦^和原校區之間地皮的價格差異,置換原校區的部分土地,籌集建設新校區的資金,是當前新校區建設籌資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出讓無形資產
第一,嘗試和外資聯合辦學的方式,充分利用政府制定的教育優惠政策,實行??普猩暮献骰?,獲取收費上的優惠政策。采取這一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獲取資金,完成新校區的資金自籌,還可以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品牌,提高社會大眾對學校的評價和口碑,全面提高學校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次,出讓冠名權。新校區的建設過程中,投資者提供的資金很多都被應用在硬件建設中,資金操作的空間比較大,可以節約大量資金,實現資金的最大化利用[7]。例如,我校新校區的單體建筑超過了30棟,我們通過合理的出讓冠名權,取得了一筆可觀的建設資金。最后,高等職業院校的新校區建設還必須具備接待功能。這一功能同樣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實現,高等職業院校可以出讓一部分土地,或者是無形資產,增強投資的吸引力,更好地建設新校區的硬件設備。這里可供選擇籌資方式有三種,第一種,雙方共同參與校園管理,獲取的收益共享;第二種,我校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建筑,投資方則使用剩余的建筑,但是學校要規定投資方使用的時間,到了規定的年限之后,投資方應該立刻將這部分建筑的使用權歸還給學校;第三種,投資方參與到新校區的建設中,將一定數量的資金全部支付給學校,獲取建筑物的使用權。
(三)充分利用高校的現有資金
高等職業院校在建設新校區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原校區中閑置的建筑物進行融資。因為這一部分建筑物在新校區建成后,會有部分空閑,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可以將其進行租賃,這樣就可以獲取一定的租金。如果這部分閑置的建筑剛好靠近街道,商業開發價值很高,則可以提高租金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完成資金籌集。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高等教育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高等職業院校的規模擴張都屬于大型的工程項目,所需要的資金數額較大,只依賴自身的力量,是很難籌集到所需的巨額資金的。同時,高等職業院校耗費巨資建設的宿舍,隔離了大學生和社會的密切聯系,會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不利于其全面發展。因此,學??梢猿浞掷靡呀浕蛘呒磳㈤e置的建筑物進行籌資活動,并且在當地房地產企業的推動下,增加院校和社會的聯系,積極和周圍的社區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進行表外融資,這樣有助于消除一部分制約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的瓶頸問題。
(四)充分挖掘高校自身自然性的融資潛力
從理論上來講,自然性融資就是指,在結算程序以財務制度規定許可的范圍內,對于預收或者是費用項目保留一定的時間,允許其進行延期支付[8]。在完成支付或者償還之前,這部分費用就會自動成為單位的流動性負債,但是這筆資金卻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可以自由使用。目前,各大高等職業院都在紛紛開展“一卡通”建設,這一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顯著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除了“一卡通”之外,高等職業院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內部結算措施來進行融資。這是因為,內部結算就有全局統籌作用,可將 “一卡通”內所包含資金集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擴大資金的規模,在校園內部完成融資,促進資金的合理使用。
除了上述籌資方法之外,努力嘗試大學建設債券、采用BOT方式對后勤及學生生活區進行融資、充分利用銀行資金、接受捐贈等方式進行高等職業院校新校區建設籌資,并有待開展后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袁樂,徐黎明,周煒煒.建設類高職院校綠色校園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為例[J].職教通訊,2013,35(02):16-20.
[2]楊健.高職院校新校區建設資金籌措探析——以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時代金融,2014,18(10):244+253.
[3]王琳琳.高校新校區建設面臨的資金困境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2,08 (29):76-77.
[4]張小春.淺談廣西高職院校的籌資方式創新[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13):75-77.
[5]陳鐵牛.學校新校區建設的必要性與建設經費籌措及風險防范——以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4(25):15-18.
[6]朱慧卿.高職院校新校區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10 (10):94-95+108.
[7]孫峰云.后擴招時代高職院校校區建設資金的籌集與運作探討[J].職大學報,2011,03 (32):116-118.
[8]李小英.高職院校新校區建設背景下資產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審計與理財,2015, 01(17):46-47.
(作者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