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敏
(渤海大學 管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分析與審計對策
王弘敏
(渤海大學 管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逐漸向更深層次滲透,審計工作在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逐漸上升,隨之而來的財務舞弊問題也相繼暴露出來,對我國金融市場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從長遠角度而言嚴重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相對穩定的社會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我國應從基礎的理論研究入手,到人才的培養,對內部控制的完善和審計市場的規范等方面投入關注,防微杜漸。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折射出企業的運營管理、金融市場的經濟變動等諸多問題,因此,防范根除企業中存在的財務舞弊行為,對公司的治理結構的完善、國家經濟市場秩序的安定而言意義重大。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原因;審計對策
在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國審計行業的相關法律不夠完善,加之上市公司的審計力度依然較為薄弱,導致現有的審計方法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為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可乘之機。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防范財務舞弊體系,所以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象頻繁發生屢禁不止。針對這一問題,企業將審計應用到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防范中,發揮審計真正的職能作用,同時也從根本上消除滋生財務舞弊現象的生存環境,斬草除根。財務舞弊的防范工作是審計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變幻莫測的今天,如何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的改進完善現有的審計政策和審計方式成為防范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不變話題。治理和防范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現象,意義重大。首先在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惡劣影響下,其直接受害者是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他們的利益會因財務舞弊現象而受到直接的損害。其次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對財務舞弊現象進行解決,將會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之路上的絆腳石,同時對我國金融市場調控下的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造成一定沖擊,不利于我國經濟實現長遠可持續的發展。
(一)上市公司未形成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首先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缺失和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善有著直接的關系。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作為協調各部門之間工作交叉點的重要媒介工具,在企業各部門實現分工合作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在公司實現上行下效統籌兼顧的管理模式中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為公司正常的生產運營保駕護航。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留于形式,沒有從根本上出發結合可能導致財務舞弊出現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防范。其次,董事會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這也導致了股東的控制權被擱置,而董事會對公司資產的調動權無形中被放大,這種一邊倒的治理模式,為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創造了便利條件。第三,導致內部控制失效的另一原因,就是企業的權力過于集中,導致獨立董事會被架空。董事會和管理人之間相互制衡的關系被打破,由企業的管理人對企業的生產決策和資金流向進行直接的控制和管理,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概率。如何通過完善現有的審計體系,完善企業內部的控制制度,成為解決當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象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企業以財務舞弊方式牟取私
部分上市公司為謀取私利,在利益的驅使下選擇以財務舞弊的方式來完成企業的績效考核目標,獲得融資渠道和注資機會等等。首先部分上市公司為了給股東交一份更好的答卷,選擇財務舞弊的方式,夸大企業的經營業績。同時在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的背景下,企業管理者為了個人利益實現個人的業績,通過財務舞弊來粉飾財務報表,從而獲得更高的業績評價。第二,部分上市公司為了籌取更多的資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財務舞弊為手段,無疑成為企業打出的一張王牌。通過虛假財務報表真實情況,將企業的利潤蛋糕做大,從而哄抬股票價格,并在該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投資。這也是上市公司之所以鋌而走險,為謀取私利選擇財務舞弊的原因之一。而對于未上市公司來說,上市無疑為該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前
景,也為公司提供了新的資金來源途徑。部分企業為了在短時間內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獲得資金支持,將希望寄托于金融市場。因此,通過財務舞弊粉飾財務報表,獲得上市的機會來籌集所需資金,也是導致財務舞弊現象屢禁不止的另一原因。
(一)現有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存在紕漏
企業自身內部控制結構不夠完善,為財務舞弊問題提供了生存的溫床。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和制度的缺席,在財務舞弊問題上,依然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在財務舞弊的防范問題上,由于現有的會計準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為企業的不法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由于核算方式并不適用于企業該階段的經營成果或是核算范圍和空間,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應企業該階段的生產經營成果。企業借此機會利用關聯方,實現財務舞弊目的。因此,如何在經濟日益發展的當下,根據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調整更新,完善現有的會計準則,健全現有財務舞弊控制方式,成為打破這一僵局的重要關卡。第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相應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在逐漸的被建立起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在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完善和建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我國還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會計準則,這也為審計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顯然現有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滿足市場變化的日益需求。因此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文件的強制手段,解決長期以來存在于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成為新的建設方向。
(二)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方向較為局限
上市公司的企業會計之所以財務舞弊問題屢禁不止,與社會職能部門監督力度不到位,監管方向存在一定局限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可以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目前我國的各職能監督部門,專業人才的缺失。這就導致了在監管企業財務狀況的過程中,職能部門一直處于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不能及時的對企業出現的財務狀況,進行及時的發現和披露。另外,由于專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不足,沒有對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薄弱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財務舞弊防范。加之現有的職能部門的監管人員職業道德素質沒有得到良好的保障,在利益驅使下被企業內部操縱財務報告的內部人員所收買。第二,目前我國在監管方面,沒有切實可行的法律政策,這就導致了其權威性受到了挑戰。加之現有的法律,大部分借鑒于,西方發達國家較為成熟的法律體系,造成了我國,對于會計行業相關法律體系領域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的缺失。因此如何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現有法律文件中的模糊點進行補充和解釋說明,對企業發生財務舞弊行為通過法律的強制性手段,加大懲治力度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從根本上杜絕企業利用法律漏洞,逃避法律懲處的行為。第三,我國證監會制度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且透明度相對較低。因此如何將證監會的制度趨于公開透明,并應用于現代企業的管理和監督中顯得至關重要。
(一)加強對企業內部會計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
企業內部優秀的會計隊伍是杜絕財務舞弊問題頻繁發生的基礎,為更好的提高會計報告的質量,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從根本上杜絕財務舞弊財務作假等不良現象的發生意義重大。促進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保持審計單位較強的獨立性,在防范財務作假問題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要想從根本上對癥下藥,還是要從加強對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培養入手,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就企業方面而言,要加大對人員的培訓和培養,可以通過鼓勵相對從業人員深造學習,出國交流,參加理論調研等方式,不斷的豐富理論經驗,豐富工作經驗。實現在學習和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的目的,使其在企業中更好的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由點到面進行凝聚,從而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綜合水平和綜合實力,加快企業會計核算信息報表中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客觀公允地反映企業真實的運營成果。第二,企業方面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保障是從根本上拒絕外部誘惑的前提。為從根本上防止企業會計人員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成為協助企業內部人員進行財務舞弊行為的助手,只有加強對相關人員進行正確的職業引導,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發生財務作假的概率。就國家方面而言,要注重對高校人才,會計領域人才,進行專業的會計教育,提高我國會計教育水平,通過高校的教育水平來培養優秀的會計人才,為以后企業儲備優秀會計人員提供了渠道和途徑。
(二)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為從根本上杜絕企業內部財務作假行為,降低財務舞弊問題的發生概率,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程。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對于審計人員來說,是其開展審計工作的指導核心。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審計人員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把握,及時對企業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和披露。第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打破現有內控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會計報表假裝,是財務問題中最直接的表現形式。企業通過對財務報表的操作來實現在短時間內聚集資金的目的,該方式最為直接也最為便捷。雖然,一經發現財務舞弊問題企業將會面臨法律處罰,但在融資渠道拓寬和引流注資的誘惑下,有利于企業快速搶占市場份額,豐富產品結構,這是讓企業不惜鋌而走險的主要原因。在這種宏觀背景下完善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打破存在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上的瓶頸口的重要舉措。保持審計工作人員的相對獨立性,有助于對財務報
表進行及時的關注和跟蹤,及時的發現問題,來對企業內部存在的財務舞弊問題進行披露和解決,對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而言意義重大。第三,企業可以通過學習借鑒西方較為成熟的內部控制制度,再根據我國實際的國情,進行相應的改進,而不是生搬硬套。同時與該行業經驗較為豐富的專業人員請教咨詢,縮短企業內部控制理論體系理論研究時間。將構建好的內部控制體系,應用于現代企業的財務狀況管理中,從根本上降低財務舞弊的發生概率。
(三)關注審計過程中易出問題的薄弱環節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師應該標注出最易出現財務舞弊問題的薄弱環節,并對該類交易過程,進行重點跟蹤。部分上市公司通過關聯方交易的手段來實現粉飾財務報告,這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財務舞弊方式。部分上市公司,為從財務報告數據的成本、資金流向和內部資產轉讓等多方面,進行虛假數據操作,采用關聯交易的方式為企業財務作假打掩護。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審計師加大對該環節的審查力度,完善解決這一問題的審計措施成為重中之重。第二,企業要加強對其他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的跟蹤。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要對其他應收款項賬戶和其他付款賬戶,進行密切的關注和跟蹤,而不是將函證作為審計工作單一的衡量標準。雖然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在審核問題上具有較高的敏銳性,但未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存在于企業的內部舞弊行為。因此設置其他收款項和其他付款項作為重點參考指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業規避隱性存在的財務舞弊問題。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審計市場結構
隨著審計行業逐漸趨于一體化建設,規范審計市場的行業環境勢在必行。當下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制度雖然大體流程相似,但細枝末節之間存在較多的差異。求同存異,規范審計市場結構,促進審計制度逐漸趨同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促進審計市場的結構進行整合,首先可以提高審計市場的的要求。我國的審計領域發展時間較短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較大的時間跨度,時間上的差距使得我國的審計工作由于理論研究基礎薄弱,導致環環相扣的審計行業發展程度較低。因此引導國內的審計市場走國際標準化路線顯得尤為重要,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宏觀調控行業競爭合作之間的關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目前我的審計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審計市場的集中程度甚至超過股票市場的集中程度。第三要加強對審計市場的收費進行引導,監管方向同樣不能忽略會計師事務所的收費規范問題。同時也要加強對年報信息進行披露,以此規范審計收費的行為,根據現實情況進行針對性披露,督促披露信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為審計市場趨同規范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目前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問題屢禁不止,對我國金融市場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從長遠角度而言嚴重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對我國相對穩定的社會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重視存在于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問題勢在必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從基礎的理論研究入手,到人才的培養,對內部控制的完善和審計市場的規范等方面投入關注,防微杜漸。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折射出企業的運營管理、金融市場的經濟變動等諸多問題,因此,防范根除企業中存在的財務舞弊行為,對公司的治理結構的完善、國家經濟市場秩序的安定而言意義重大。
[1]王超.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及審計對策[J].西部財會,2016 (2):75-77
[2]陳瑤瑤.上市公司財務欺詐及審計對策分析[J].財會通訊,2015(10):87-89
[3]林麗.農業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及審計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8):236-238
[4]姚澤凱.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審計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20):217
[5]胡文翰.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及治理對策探究[J].中國市場,2014(6):87-88
[責任編輯:潘洪志]
F270
B
1009-6043(2016)12-0146-03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