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艷華
(1.貴州財經大學 公管學院,貴陽 550025;2.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沈陽 110031)
威廉姆斯與克萊因的比較:基于不完全契約理論
齊艷華1,2
(1.貴州財經大學 公管學院,貴陽 550025;2.遼寧大學 經濟學院,沈陽 110031)
威廉姆斯以交易作為基本分析單位,從資產專用性的特征對契約進行分析,并依據交易的不同類型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機制,認為一體化是最優的解決方式。克萊因在其基礎上,在資產專用性、后契約機會主義行為、私人治理機制等方面,發展了威廉姆斯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對不完全契約理論進行了實踐的檢驗。
不完全契約;機會主義;資產專用性;私人治理機制
通過對威廉姆斯與克萊因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分析,可以看出克萊因在資產專用性、契約治理機制、契約自我執行機制等方面,發展了威廉姆斯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并對不完全契約理論進行了實踐的檢驗。
威廉姆斯在交易的基礎上,分析了交易中存在的沖突因素,并依據交易的類型,選擇交易的治理方式,認為一體化是最優選擇,其理論核心是降低交易成本,最終實現經濟效率。
(一)契約分析
威廉姆斯把交易作為分析的基本單位,并率先提出“交易維度”的思想,并指出區分各種交易的主要標志是資產專用性、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
1.資產專用性。威廉姆斯認為交易之所以能稱為交易,最為關鍵的條件就是資產具有專用性。在資產專用性較小時,適合于市場交易;當資產專用性很大時,適合于企業制度。所以,在交易常發生的情況下或者交易頻率多時,不完全合同與資產專用性最終會導致企業出現縱向一體化合并。
2.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指對未來環境的不確定性,并認為造成難以交易的中心要素之一就是人對未來的不確定環境的預料即制定適應環境改變的詳細契約能力不夠[1]。由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導致的外部性沖擊和行為不確定性,共同形成事前交易與事后交易不可預料的情況。不確定性是引起有限理性的主要原因。
3.交易頻率。交易的頻率只影響進行交易方式的相對成本,不影響進行成本的絕對值。凡是交易頻率少而治理結構差別大的交易,就應把需求相同但相互獨立的交易作為一個問題來整體考慮。在這時,若交易發生糾紛就不能由法院進行判決,而要由仲裁庭進行調整,即仲裁庭可對專用資產交易要求的連續性給予更多的關照[2]。
(二)契約治理機制
契約人假設的邏輯歸屬是治理,治理也是契約分析范式的目的。治理的基本原則是交易類型與治理結構相匹配,核心是節約交易成本。
威廉姆斯認為,簽訂合同的成本分為簽訂合同之前的交易成本(簽訂合同之前的成本指擬定合同、對合同內容進行談判和保證合同履行所付出的成本)與合同簽訂之后的交易成本(簽訂合同之后的成本包括:不適應成本、討價還價成本、啟動與運轉成本、保證成本)。
1.交易類型與治理結構。威廉姆斯將治理結構與交易特征相結合來滿足效率的目的。如果是通用性資產,不管交易頻率如何,相適應的治理機制是市場規制結構,這時發生的是古典契約關系。如果交易頻率只發生數次,資產是專用性或者混合性的,相適應的治理機制是三方規制結構(交易雙方加上第三方參與),借助于第三方的幫助(如仲裁)解決糾紛,這時發生的是新古典契約關系。如果交易經常重復性發生,而且資產是非通用性的,這時發生的是關系性締約活動。在資產是混合性時,相適應的治理機制是交易雙方機制的結構;而當資產是專用性時,相適應的治理機制是由一方當事人統一規制的結構。
2.縱向一體化。威廉姆斯認為,契約的事后支持制度是重要的。他認為,契約不完全會導致契約在履行過程中出現不適應,并進而造成履約的無效率。縱向一體化的優點是它能適應一系列連續變化,而無須不斷地尋找、設計或者修改臨時性協議。只要交易雙方所有權統一起來,就能保證交易雙方都得到最大利益。威廉姆斯認為,實行縱向一體化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易成本(Williamson,2004)。
總之,威廉姆斯認為,交易作為分析的基本單位,把交易
作為一種契約。由于有限理性、機會主義,還有交易的資產專用性,訴諸于第三方(法院)來解決糾紛,成本巨大,而且可能法院根本無法證實契約條款。這就需求助于治理結構或者一種私人秩序,為保證交易能順利實施,交易者須依據交易的不同類型確定不同的治理結構,以減少交易頻率的損失。所以,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在交易類型與治理結構之間實現有效適應,一體化是最終解決途徑。
克萊因對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分析,無論在論述不完全契約的理論基礎,形成原因還是對契約的分析與治理機制方面,都始終貫穿著交易成本節約的思想,最注重的是對契約的私人治理機制。
(一)契約分析
克萊因契約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后契約機會主義問題。
1.可占用性準租(可占用性準租,指假設一項資產為某一個人所有并租給另一個人,這項資產的準租金就會超過其殘值,即超過另一個承租人次優使用的價值。準租潛在的可占用性的專用部分,如果有的話,將超過下一個出價最高的使用者的價值。也即,可占用性準租是一項資產的最優使用者與次優使用者使用這項資產是產生的價值差額)。克萊因認為,產生交易者違約風險的原因是,存在可被交易雙方占用的專用性準租,這種專用性準租使交易者可能的機會主義行為成為現實。
只要存在資產專用性,就一定存在專用性準租。資產越專用,它用于現用途的機會成本越小,即意味著產生的可占用的準租越多,占用性準租是資產專用性的函數[3]。
2.敲竹杠。克萊因認為,敲竹杠發生的充分條件是可占用的專用性準租。克萊因認為,資產一旦成為專用性,交易雙方就會有去掠奪專用性資產的準租金的激勵[4]。只要在不完全契約下,交易者進行了專用性資產投資,并產生了可被占用的專用性準租時,即當可占用的準租收益超過私人的制裁成本時,敲竹杠行為一定發生。
(二)契約治理機制
在各種治理方式中,克萊因最先考慮的是一體化,但是縱向一體化不能完全地消除敲竹杠問題,而且成本并不是最低的一種方式。克萊因認為契約主要的治理方式為:
1.第三方機制。第三方機制,是指法院強制執行契約條例的治理方式。克萊因認為,交易者需要將法院強制執行的書面契約和私人強制履行的非書面契約條款相結合,才能確定契約關系制度履行的范圍[5]。
2.自我實施機制。對交易者能夠處理敲竹杠威脅的只有自我實施機制,它是能不依靠法院強制執行的成文契約條款,作為對付沒能在契約條款中說明的但交易雙方都理解的在契約安排中所有要素的治理方式。所以,克萊因認為,自我實施機制是解決不完全契約治理方式的最重要方式。
總之,克萊因認為,契約之所以是不完全的,是因為交易雙方具有有限理性、機會主義與交易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和正的交易成本存在等阻滯因素。在契約具有不完全性時,交易的資產具有專用性,就會出現可占用的專用性準租,當交易雙方對可占用的專用性準租有索取的收益超過成本時,就會產生機會主義動機與行為,促使交易一方或者雙方去敲交易另一方的竹杠,為消除后契約機會主義行為,縱向一體化、長期契約、第三方強制機制與自我實施機制等方式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但最優的治理機制是契約的自我實施機制。
威廉姆斯與克萊因對不完全契約理論的研究,都是從有限理論和機會主義出發,并以此作為不完全契約的理論基礎。但是,克萊因是在繼承威廉姆斯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基礎上,尤其是在法學領域—合同法的適用上,對其理論進行了發展與創新。
(一)相同點
1.在契約中存在的適應性。適應性是契約雙方之間保持契約關系,維護其他締約人商譽的做法,是降低締約交易成本的必要條件。適應性表現在契約條款內容有缺口,可以在情況發生變化時,雙方重新協商調整契約條款,以適應情況變化。
2.注重契約爭議的私人治理秩序。威廉姆斯與克萊因都認為,契約締結以后的治理方式是事后支持制度,把契約的糾紛解決,轉向私人秩序。人們在契約發生爭議時,由于從比較的角度選擇解決方式,有利于減少交易成本的方式,私人秩序解決糾紛就能受到重視。
(二)克萊因對威廉姆斯理論的發展和創新
1.克萊因對威廉姆斯的資產專用性進行了拓展——可占用的專用性準租。威廉姆斯的資產專用性是一個不好適用的概念,克萊因對威廉姆斯的研究進行了拓展,把資產專用性具體化為可占用性準租。在進行一項專用性投資后,就會產生可占用的專用性準租金,這種情況下,出現機會主義行為的可能性就更大。克萊因主要強調了可占用性準租在契約履行中的作用。
2.后契約機會主義行為的發展——敲竹杠。研究敲竹杠(hold-up)相關問題的開始者是威廉姆斯。其認為,敲竹杠是由交易成本、非對稱信息和“犯罪與欺騙”而造成的。克萊因認為威廉姆斯的說法并不很準確,克萊因最早用敲竹杠來描述因為契約的不完全性,引起的對資產專用性準租進行攫取的后機會主義行為。在敲竹杠導致的后果上,克萊因認為是會造成投資不足,而這也是敲竹杠的一個主要結果。
3.對企業契約理論的突破——發展到商業契約關系。威廉姆斯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只停留在對企業的契約上,而克萊因對契約的分析卻突破了企業的契約理論,更多地關注于商業契約關系。威廉姆斯以交易作為分析的單位,但是克萊因是以商業的契約作為分析的單位,擴大了威廉姆斯的分析范圍。
4.發展了私人治理方式——契約的自我履行機制。威廉姆斯認為,運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減少事前沖突與事后糾紛,就能產生利益[2]。克萊因并不認為第三方強制執行機制,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克萊因指出,在契約發生糾紛時,可以通過將個人懲罰條款施加于違約者身上的方法,即在契約一方違約時,可以終止與其的契約關系或者運用聲譽方式,使違約方聲譽受到損失,使違約方以后進行交易的成本增加,來迫使違約方履行契約。
[1]Oliver E.Williamson.Market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5.
[2][美]奧利弗·E.威廉姆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96-230.
[3]本杰明·克萊因.作為組織所有權的縱向一體化,費雪車身公司與通用汽車公司關系的再考察[G]//[美]奧利弗·E.威廉姆斯.企業的性質.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93.
[4]Benjamin Klein&Crawford.Robert G.&Alchian.Armen A,“Vertical Integration Appropriable Rents.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ournal of Law&Economic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October,1978,(2):297-326.
[5]Benjamin Klein.“Why Hold-Ups Occur:The Self-Enforcing Rang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Economic Inqui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y,1996,(3):44-63.
[責任編輯吳高君]
F016
A
1673-291X(2016)22-0011-03
2016-06-08
2015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L15CGL010)
齊艷華(1975-),女,遼寧沈陽人,教師,博士后,從事法經濟學研究。